趙媛
【摘要】農(nóng)村的小學生由于遠離城市,信息不靈,沒有網(wǎng)絡,見識較少,課外閱讀量太少。導致了農(nóng)村小學生怕作文,厭作文,感到作文難寫,寫起作文總是咬著筆桿冥思苦想,覺得無話可說,無內容可寫,無從下筆,或者平鋪直敘就像記流水賬,空洞無物。
【關鍵詞】農(nóng)村 小學作文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1-0196-01
小學的作文主要以記敘文為主,主要是寫人,寫事和描寫景物的。農(nóng)村的小學生由于遠離城市,信息不靈,沒有網(wǎng)絡,見識較少,課外閱讀量太少。導致了農(nóng)村小學生怕作文,厭作文,感到作文難寫,寫起作文總是咬著筆桿冥思苦想,覺得無話可說,無內容可寫,無從下筆,或者平鋪直敘就像記流水賬,空洞無物。如何調動農(nóng)村小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農(nóng)村小學生的興趣,開發(fā)農(nóng)村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呢?通過總結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作文要與生活相結合
“生活猶如泉水,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之不盡”?,F(xiàn)實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學生作文的思想、觀點、感情以及一切材料都來自現(xiàn)實生活。因此,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寫自己熟悉的景物、事情,再學會發(fā)散思維,展開無限的聯(lián)想,讓他們切身體會到作文就在自己的身邊。
二、作文要與閱讀相結合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廣泛的閱讀可以幫助學生開闊視野、陶冶心靈、豐富詞匯、克服不會寫的困難。學生在閱讀中獲得了間接知識經(jīng)驗,積累了大量寫作材料。然而多讀并不是亂讀,而是要選擇精品去讀,從精品中吸取精華,充實自己的頭腦。
三、作文要與自然結合
自然美具有極大的誘發(fā)力。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大自然,觀看祖國壯麗的大好河山,觀察螞蟻搬家、日出日落,傾聽鳥語蟲鳴,感受泥土的芬芳,彩虹的絢麗,能給學生美的享受而且能激起學生寫作的欲望。
四、鼓勵學生找到寫作的自信
怕寫作文已成了大多數(shù)學生的寫作通病。他們總以為自己前途渺茫,無論如何也寫不出什么好文章來,便灰心喪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勿犯一暴十寒的冷熱病。俗語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不會一口吃個胖子,老師也不能苛刻要求,一定要有步驟有方法的有耐心地進行指導和激勵。教師要在思想上及時開導學生:寫作從來就不應是神秘的,我們應該把它當成情感交流的一種工具,作文課就是同學們展示才情識見舞臺,鼓勵學生盡管大膽地把作文課當作舞文弄墨的練兵場,我們學過的課文都是作家寫出來的,作家也并不是天生就會寫文章,所有人都一樣,剛開始什么都不會,慢慢經(jīng)過后天的努力拼搏才把文章寫好的。所以我們小學生,開始寫不好作文不要緊,慢慢的一定會寫好的。相信每位同學未來都能成為大作家。
并且教師也要要及時的批改作文,不能只教不改,草率了事,以及在寫評語的時候要用貼切的用語,積極為學生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情感空間,讓學生從寥寥幾句話中感受到春天般的溫暖。這樣學生才不會討厭寫作文。
在教學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作文的題材來源于生活,也取之于生活,只要教師運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去激發(fā)農(nóng)村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加強形式多樣的寫作訓練,多采用鼓勵性的語言鼓勵學生,那么農(nóng)村小學生寫起作文來也就筆下生輝,言之有物了。
參考文獻:
[1]任長松著.《課程的反思與重建》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7月版
[2]胡明揚主編.《語言學概論》語文出版社2000年4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