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麗鳳
【摘要】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廣,古詩詞作為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已逐漸受到教師的廣泛關注與重視,且越來越多的教師也開始著手于進行古詩文教學的研究。但同時,在古詩文的教學現(xiàn)狀中仍存有一些問題影響著教學質量的發(fā)展,令廣大師生十分擔憂。本文主要對當前高年級古詩文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并針對相應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措施,旨在能夠加強古詩文教學質量,提高古詩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古詩文 教學 問題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166-02
在高年級的語文教學中,古詩文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教學內容上也占有較大的比例,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重點和難點。此外,古詩文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學好古詩文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等能力,對高年級學生的知識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古詩文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師應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以利于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
一、古詩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對古詩文教學缺乏重視程度
在高年級古詩文教學過程中,其教學效果并不盡人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影響著教學質量的發(fā)展。其中對教學課程缺乏一定的重視程度是大部分教師普遍存在的問題。例如,在實際教學課堂中,部分教師認為古詩文內容較為簡短,學生可以很容易地掌握與學習,因此教師并不花費較多的時間進行講解,且只單單對學生的背誦情況進行一定的要求。一方面教師只注重高年級學生的考試狀況,而背誦古詩文是其中的要點;另一方面教師對掌握古詩文的學習方法沒有給予一定的重視,對古詩文文化的學習缺乏正確的認識,從而使教師對古詩的積累、鑒賞、運用等思維能力缺乏一定的教學,進而阻礙了古詩文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與落實。
2.教學方法較為落后
在新課程的古詩文教學過程中,大多數(shù)教師仍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注重古詩文教學方法的研究,對教材的個性化理解、設計也缺乏充分的認識。實際上,教師應抓住藝術性的表現(xiàn),而不是將教學過程視為一種技術性的展現(xiàn)。例如,在大多數(shù)的古詩文教學課堂中,教師具有一套完整的教學流程,如先介紹詩人、寫作背景,然后讓學生朗讀詩文、背誦詩文、默寫詩文,最后當學生完成課后詩文的練習時,教師則完成了詩文的教學任務。這樣的教學課程缺乏一定的創(chuàng)新與新意,不僅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且沒有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對學生古詩文學習水平的提升也不能起到一定的幫助。
3.教學重點不突出
在古詩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不重視古詩的教學重點,只強調古詩文的背誦和默寫,而對古詩的朗誦沒有給予一定的重視程度。在現(xiàn)代化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shù)教師仍舊注重應試教育的發(fā)展,對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yǎng)缺乏一定的重視。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抓住詩文的內容,而對詩文的中心思想缺乏一定的分析,對古詩文的意象、賞析缺乏講解。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時對古詩文的內容缺乏系統(tǒng)的規(guī)劃,對詩文的朗讀及分析缺乏一定的重視程度。
二、古詩文教學的改善策略
1.改善教學方法
在現(xiàn)代化的古詩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在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采取創(chuàng)新型的方法開展實踐教學。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古詩文課堂教學,這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有效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在進行古詩文講解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古詩文情境,從而充分發(fā)揮出學生在學習該首古詩時的感受與想象,這不僅可以表達出學生的自我理解,還可以將學生與詩人進行有效地結合,使學生充分體會到詩人的人生境遇和人生情感,對于學生掌握詩文要點具有很大的幫助。
2.重視誦讀教學
在古詩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古詩文中心思想的講解,還應將古詩文的誦讀作為教學中的一大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誦讀教學,不僅可以教會學生如何更好地誦讀詩文,如把握詩文中的節(jié)奏與要點、古詩停頓、語氣朗讀及情感表達等方面,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古詩文語感,體會詩人的中心思想,這對于學生語文水平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3.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詩文
在高年級的古詩文教學過程中,背誦與默寫是學生的一大學習目的,但在背誦與默寫的環(huán)節(jié)中也具有一定的學習方法。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對古詩文進行一字一句的背誦,而在方法上缺乏一定的創(chuàng)新。因此,教師在現(xiàn)代化的教學實踐中,應提倡學生在理解詩文的基礎上進行背誦與默寫。在學習中,理解是記憶的基礎,也是記憶的核心,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會使學生的記憶更加準確與永久。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教師可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改善。如在學習之前,學生可對所學內容進行系統(tǒng)的預習,對其中的問題、不解之處進行相應記錄,以在課堂中通過教師的講解加深記憶。此外,教師在講解中也應對教學內容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對學生的疑難問題給予充分的講解,并提倡學生在理解古詩文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背誦與默寫,從而達到強化學習內容的目的。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古詩文的教學實踐時,教師應對詩文的意境、內涵、語言等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與講解,并通過采取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古詩文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發(fā)現(xiàn)古詩文中的意境美,從而起到提高古詩文教學效率和增強學生學習水平的目的,為學生的發(fā)展奠定一定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白娟.古詩文教學的有效性與教師的素質[J].清遠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03:109-112.
[2]方小慧.古詩文教學的三個層次[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5,1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