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良憶
一碗湯的幸福
文/韓良憶
一年四季,除了燠熱難耐的酷暑三伏天,我每隔一段時日,就會選個清閑無事的周末午后,熬上一大鍋高湯。
周末,我多半11時左右才出門,常是一個人,偶爾和丈夫同行,曬著暖陽,浴著習習涼風,一路晃悠,散步到菜場。按慣例,先上二樓小吃街,點碗清湯面,要兩盤小菜,舒舒服服地吃上一頓早午餐,這才滿足地下樓,到相熟的攤販那兒看看今天有些好貨色,再決定這一回該熬什么湯,做什么菜。
快中午了,過了菜場人潮最擁擠的尖峰時刻,買菜用不著爭先恐后,我就也不著急,從這一攤逛到另一攤,貨比三家。我考量不光是價錢,還留心眼前看來美不勝收的生鮮農(nóng)產(chǎn),是否為本土生產(chǎn)的當季貨色;那些反季節(jié)的農(nóng)產(chǎn),沒必要絕不買,我專挑有“旬味”的果蔬或海鮮下手。一來是由于當令蔬果得天時地利,種植時無需下太多農(nóng)藥就長得好,讓人吃來稍安心,又較利于環(huán)保;二來則是,既然當令,產(chǎn)量就大,數(shù)量也多,于是價格比較平,如此物美又價廉,精打細算的“煮夫煮婦”何樂不為?
煮湯的原料和接下來數(shù)日需要的食材都備置妥當,最后來到菜場里沒設(shè)座椅僅有立位的咖啡吧,點一杯地道的意大利濃縮咖啡,靠在吧臺邊上,一邊喝著濃郁香醇的咖啡,一邊和臺后沖煮咖啡的年輕店東小聊兩句,才拎著這會兒已沉甸甸的購物袋,慢慢走回家。
進門休息片刻,喝杯茶,先緩一口氣,再鉆進廚房,開始洗洗切切,準備熬湯。雖說市場上有現(xiàn)成高湯塊、湯粉和罐頭清湯,但里頭免不了有人工合成的化學調(diào)味料,我老覺得這種“方便湯”的滋味,不如自己用真材實料熬出來的湯那樣天然又鮮甜。
我倘若這一回做的是中式高湯,過一陣子就改煮西式高湯,有時甚至一次熬上兩鍋雞骨高湯,中、西式各一鍋,反正兩種做法大同小異,一開頭的步驟又都一樣。將─雞骨架放入冷水鍋中,煮滾就熄火,撈出,用冷水沖去雜質(zhì)后,放在一邊備用;換一鍋清水,煮開,再把前頭洗好的雞骨放入滾水鍋里。
接下來,中西做法出現(xiàn)差異:熬的若是中式高湯,可加姜片和料酒,文火熬個45分鐘到1小時,撈掉骨頭和姜即可;想煮西式口味的話,別擱姜片與酒,改加洋蔥、胡蘿卜、西芹和香葉,熬煮約一小時,過濾。
這時,別急著把高湯倒進保存容器中,先放涼,待油脂浮至湯面后,盡量撇掉,再把湯分裝成小份,部分冷藏,部分可冷凍。前者可保鮮一周左右,后者能夠保存一兩個月。
趁高湯在爐上熬煮的時候,我要么讀讀散文書,每讀完幾篇,回廚房看一下湯煮得如何,是不是該調(diào)整火力;要不就上上網(wǎng),讀電子報,或逛逛朋友的臉書和微博。有時,不看書也不上網(wǎng),放一張CD,輕松聽音樂,同樣地,每聽幾首樂曲就回廚房轉(zhuǎn)轉(zhuǎn)。
除了燉上一大鍋的肉,我真想不出還有什么廚務(wù),能像煮高湯這樣,讓我感到家常的幸?!蛟S不該說是廚務(wù),而是我深深喜愛的周末休閑活動。下廚的人不必擁有多么高明的廚藝,僅需備上幾副便宜的雞骨、豬骨或牛腿骨,加上尋常的胡蘿卜、包心菜和洋蔥等煮后能釋放甜味的蔬菜,還有平凡無奇的清水,讓它們一同在爐上慢慢地煮、細細地熬,時間便會施展神奇的力量,為掌廚者變出一鍋美味的湯汁。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這是多令人安心的一件事。
由此看來,高湯,其實是時間的魔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