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梅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3-0-01
信息技術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并非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用多媒體技術輔助完成,這就需要教師必須把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勢、語文課程資源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教師和學生才能和諧互動。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把語文知識放在一個生動、活潑、貼近生活實際的情境中去學習,更容易激發(fā)學生探索知識、解決問題的興趣,創(chuàng)設的情景要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同時要充分利用視頻、音頻、圖片等多媒體技術來呈現問題,面對眾多的信息呈現形式,學生將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一旦這種好奇心發(fā)展為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將會表現出旺盛的求知欲,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多年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常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結合學生實際,創(chuàng)設出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情境,從而使學生輕松愉悅地學習,激發(fā)學生探求新知的強烈欲望,達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如在概率的引入過程中,先利用多媒體播放商場中抽獎、體育彩票抽獎以及射擊比賽中命中點數等學生感興趣的視屏,引入概率的學習;又如,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性質的動畫演示.這些情景的設置知情融合、氣氛活躍,引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積極進行愉快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激發(fā)學生高效率地學習語文。所謂愉快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積極性,教師樂教,學生樂學。在輕松愉快、情緒飽滿、沒有精神壓力、沒有心理負擔的狀態(tài)下,大腦皮層容易形成興奮中心,激活神經系統(tǒng),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實施愉快教學是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需要,是提高學習質量和教學質量的需要,也是學校減輕學生負擔,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
二、借助動畫等技術突破抽象概念教學的難點
語文概念的學習關鍵是讓學生經歷和參與它們的形成過程,這些概念的建立往往需要嚴密的邏輯推理,多媒體技術能夠把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學生熟悉的形象,把靜態(tài)的知識轉化為動態(tài)的知識,幫助學生更加清晰完整的認知概念,已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通過多媒體的展示,動靜相結合,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對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究知識、動手操作、分析解決問題起到了推動作用。不僅幫助學生在動態(tài)中去觀察、探索和發(fā)現,而且?guī)椭鷮W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變抽象為直觀。
三、巧用多媒體技術解決生活中的語文問題
新課程標準要求語文學習內容的素材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以更好地服務生活[1]。教學中結合生活實際設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各種情景,提出真實、有思考價值的問題,真正讓語文進入生活,體驗語文在生活中的作用。設計的場景利用多媒體技術呈現,學生看到熟悉的生活情景,就會置身其中,產生濃厚的探索欲望,積極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通過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體會到語文與實際生活是緊密聯系的,從而增強他們渴求語文知識的欲望。教師通過多媒體列舉出實際生活中的例子,通過多媒體課件給學生提供題型豐富多樣、難度適中、由淺入深的練習題,進行練習。這樣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幫助學生理解知識,不僅增加了課堂的容量,而且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四、搜集資料,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能力
運用網絡可以收集各個領域的很多素材,這些素材不僅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知識,而且為提高學生的多種能力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空間。在學習知識時,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容量小,效率低;運用多媒體可以呈現大量的題目。
五、增加課堂容量,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語文新課程中把部分內容刪除了,部分內容進行了整合,但是解答閱讀部分題目卻需要這些知識做鋪墊,而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在板書、引導等過程中耗時過多,教師想讓學生了解這些知識的形成過程,卻苦于沒有時間。利用多媒體成功地突破了難點之后,部分教學程序就會簡化,課堂效率得到了提高,隨之才有可能增加課堂容量。
總之,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要吃透教材,熟知這些教育媒體的長處,找準課程資源與現代教學媒體的結合點,根據實際選好教法,讓語文課堂充滿樂趣、充滿激情、充滿活力、充滿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