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軍
咸陽市教育局近日決定,在留守兒童比較集中的學校要建立“留守兒童之家”“親情連線室”等專門場所,配備專職的“代管家長”隊伍,經(jīng)常與農(nóng)村留守兒童溝通,每月與留守兒童的家長通一次電話,每學期寫一封信,通報孩子的成長情況(據(jù)4月15日《華商報》)。
“代管家長”聽起來總讓人覺得怪怪的?!按M孝”“代掃墓”“代投資”“代炒股”“代懷孕”,在“代文化”流行的今天,教育不甘落后、與時俱進地出現(xiàn)“代考試”“代寫作業(yè)”“代寫論文”。而“代管家長”,概言之就是“代監(jiān)護”。當家長法定的監(jiān)護權、育兒責任都可以找人替代履行的時候,家庭教育也就開始邁入虛偽的泥淖。
據(jù)統(tǒng)計,全國共有留守兒童6100萬。面對龐大的留守兒童群體,國家十分重視。比如今年2月,國務院公布了《關于加強農(nóng)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提出從家庭監(jiān)護、政府責任、教育任務、群團組織、財政投入五個維度著手,建立完善農(nóng)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按芗议L”也許就是這種背景下產(chǎn)生的一種釋放政府責任的形式。可以肯定,“代管家長”為農(nóng)村留守兒童搭建了一條全新的關愛、幫扶渠道。
但是,“代管家長”只是一種“代監(jiān)護”“代家教”,不能等同于真正的家庭教育?!按芗议L”可為留守兒童彌補情感上的缺失,但絕對不能替代親情相守中的快樂和幸福。作為一種替代品,非血緣的“代管家長”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可能真正撫慰留守兒童“受傷的心”。用“代管家長”來替代缺位的家長,恐怕只能是一種權宜之計。
包括代管家長、群體組織、學校等在內的農(nóng)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都無法替代親情的力量,因而也無法消除城鎮(zhèn)化進程給農(nóng)村留守兒童帶來的權益損害和情感傷害。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確實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就目前來說,只要對留守兒童有益的做法都是可取的。但是必須看到,治本之策只能是切實解決留守兒童隨遷就讀難題,只有讓留守兒童待在父母身邊,他們身上存在的心理問題、情感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因此,在留守兒童關愛工作上,我們不能滿足于類似“代管家長”“親情連線室”這樣的監(jiān)護替代品,防止舍本取末、逃避當下責任的做法。我們更希望看到政府在農(nóng)村留守兒童進城就學工作上的有效舉措。當高高的門檻一個個被推倒,充足的學位建立起來,農(nóng)村留守兒童能夠像城市孩子一樣大踏步邁進城市學校大門的那一天,就是徹底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時候。
(作者單位:湖南省隆回縣荷香橋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