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麗麗
當孩子逐漸長大,他們會希望像大人那樣去承擔一定的義務,擔負一定的責任,他們渴望自己更像一個英雄,可以主宰自己的“小社會”。老師,是孩子們身邊至高無上的英雄,他們在私下無數(shù)次的模仿、學習。作為大班孩子的老師,我在思考,設計一個怎樣的活動?可以讓所有的孩子擁有一個英雄的夢,推動自己,成就自己,于是萌發(fā)了“我要做班長”的競選活動想法。旨在鼓勵幼兒展現(xiàn)自己最好的一面;學習與同伴溝通、交流、合作的能力并學習體驗自己的各種情緒,懂得當有不良情緒產(chǎn)生時,愿意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
一、“我要當班長” 的活動觀察與記錄
二、“我要當班長” 的活動小結
從老師公布“我要做班長”活動之日起,家長們就踴躍參與到活動中來,為孩子出謀劃策,孩子們則更多了正能量的表現(xiàn):助人為樂的情況多了;活動中積極思維的人多了;主動承擔值日的人多了。
而家長在此次活動中的協(xié)助類型則分以下3種:
1.全權包辦型
這些家長積極鼓勵孩子參與競選,為孩子寫演講稿,把結果看得很重,勢在演講稿上艷壓群芳,講稿中不免成人語言,且略感冗長,因為對講稿缺少理解,強化記憶,所以孩子的臨場發(fā)揮非常緊張,不斷出現(xiàn)停頓,有的干脆說一半就匆忙結束了。
2.理智指導型
這些家長其中一部分,會跟著孩子一起擬定演講內(nèi)容,每日練習時找不足、提建議。會適當引導鼓勵孩子敘述自己的想法——幼兒口述形成演講稿,孩子運用自己的語言也更容易記憶、朗朗上口。在家長指導下的孩子臨場表現(xiàn)也更大方、自信,不易出錯,其中加入才藝表演的也多是這部分家長指導下的孩子。
3.完全放手型
這些家長積極鼓勵孩子參與,也珍惜競選的機會,但并不會過分關注競選的記過,他們更在意孩子參與的過程及過程中對孩子更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相比起其他的家長他們更信任自己的孩子。他們在平日的聊天中完成對孩子的關注與引導,并相信自己平日的教育足夠孩子應付這次的競選活動。孩子在競選現(xiàn)場能創(chuàng)造出輕松愉快的互動效果。
由此可見,家長已經(jīng)不知不覺的影響到了孩子的臨場發(fā)揮,同時也可能因此影響到孩子遇事的處理方法、態(tài)度。
三“我要當班長” 的活動反思
“我要做班長”的活動,不僅僅只滿足了個別孩子的班長夢,更多的是給予了孩子一個實現(xiàn)夢想的可能性,鼓勵了所有有目標的孩子大膽的去爭取,把想法變成行動,成現(xiàn)實。通過對第一次活動實施的總結,我再次對“我要做班長”的活動進行了改進。
1)活動周期由2個月/次改為1個月/次,競選名額由1名改為1男1女各1名,旨在讓盡可能多的孩子體驗成功。
2)在投票的最后加入老師投票的環(huán)節(jié),目的是在必要時可以均衡票數(shù)和避免重復中選。同時考慮到可以讓零票數(shù)的小朋友收獲一票的安慰。
3)投票過程由面對面進行,改為被投票人的背對接收貼紙投票,被投票的小朋友只需接收結果無需親歷過程。
4)競選活動流程由原來前期準備→競選演講→投票推選,改為前期準備→競選演講→投票推選→心理疏導。增設的“心理疏導”部分,旨在活動后及時疏導幼兒的不良情緒。組織社會活動——“說說我的心里話”,給孩子機會讓孩子把心里的想法說出來。準備故事《坐在路邊為別人喝彩小孩》引導幼兒學會欣賞別人的優(yōu)點,等等。
5)建議家長在過程中盡量少的參與,給予孩子更多的信任與鍛煉的機會。
競選活動“我要做班長”的活動在不斷的完善中,讓我愛上了它,也更愛上了我的孩子們,作為老師我甚至每天是渴望見到這樣一群“發(fā)著光的孩子,因為他們不是班長,就是在去往班長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