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召勤
摘 要: 結合語文教學實踐作者發(fā)現(xiàn),作文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不僅使執(zhí)教者感到棘手,而且為數(shù)不少的學生對作文有一種畏懼心理。這就在教與學之間形成一道無形的屏障,影響教學計劃的順利實施和教學質量的提高,針對如何指導學生作文,實踐中作者得出自己的體會。
關鍵詞: 小學生 口頭作文 教學方法
一、培養(yǎng)小學生口頭作文能力
口頭作文是小學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陬^作文有助于提高學生正確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是學生演講技能的基礎,也是培養(yǎng)未來復合型人才的必要條件。
(一)復述課文——再創(chuàng)造。讓學生多復述所學課文內容,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一舉兩得。
(二)開展講故事活動。我讓學生自己在課余時間準備一個動聽、有趣的故事,然后在班里集中講。要講出故事的發(fā)生、經(jīng)過、結果,并繪聲繪色地說出人物的動作和心理活動。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記憶力,鍛煉膽量,又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作文要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些總結,從正反兩方面說明“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匯庫”。建立“語匯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干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并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yōu)美的詞語、勺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讀書卡片。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并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說話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于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牽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并通過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jié),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這樣,寫出的大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些思考,多一些收獲。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么、是什么及怎么樣。這樣就能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四)通過寫日記積累。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由于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聽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總之,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束地表現(xiàn)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比如:每組織學生看完一場電影,搞完一次大掃除,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形式寫出來。
三、注重作文的評價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于作文、樂于作文,因而對學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應根據(jù)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的評價,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A差的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及時表揚。記得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一個平時作文很差的學生在文章中準確地用了一個表示時間過得很快的詞?“剎那間”,于是我在批語中這樣寫道:今后能多看點書,認真做好記錄,教師相信你的作大會更上一層樓。這樣做,能讓一些“差生”得到鼓勵,看到希望。
四、注重學以致用,結合實際及時指導
小學生的知識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結合課文和生活實際及時指導很重要。《十里長街送總理》是一篇飽含深情的大章,我在教完這篇課文后,舉行了一次“我思念的 ”為主題的班會活動。要求學生把自己最思念的親人用幾句話描述出來。學生踴躍發(fā)言,其中有一位女學生是這樣說的:“每佳節(jié)倍思親。”是啊,轉眼間一年的中秋節(jié)又到了,半年前與媽媽分別的情景又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記得媽媽要去廣東的前一天夜晚,我總跟在她身旁,她出去我跟著,她睡覺我伴著,而且我緊緊地捏著她的手,生怕她即將離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發(fā)現(xiàn)媽媽提著包已跑出了家門,我連頭也沒梳,散著發(fā)就在后面追,我邊追邊喊,媽媽也邊跑邊抹淚。到了夜晚,我覺得房子里空蕩蕩的,怎么也睡不著,只好抱著媽媽睡過的枕頭聞聞她留下的體味。這樣的描寫最感人,學生也能說真話、實話。
五、教師指導,學生動手
自從任教以來,我便動筆寫文章。每當指導學生寫作文時,我總把自己的文章讓他們欣賞、借鑒。然后指導他們如何審題,怎樣確定主題,怎樣下筆,怎樣開頭,中間部分怎樣寫,怎樣結尾,哪里該詳寫,哪里該略寫,采用哪些典型材料,等等。然后讓學生動手,在較短時間內把頭腦中的素材寫到稿紙上。當他們打好草稿后,再指導他們從中選擇一個自己最熟悉的話題,用一個最簡練、最有代表性的短句做作文題目。要告訴學生,寫人不要千人一面,記事不要千事一致。寫人,讓人活靈活現(xiàn);記事,使人親臨其境。要指導學生讀寫結合,勤動手寫讀后感、擴寫縮寫、改寫、續(xù)寫、仿寫等,逐步提高寫作能力。讓學生多復述所學課文內容,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實用文體寫作,1982,8.
[2]陸志平,著.語文課程新探.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