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女大學生體質發(fā)展軌跡與其心理健康狀況的關系*

2016-07-23 06:15:30蘇斌原王碧瑤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咨詢研究中心廣東廣州51061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廣東廣州51061華南師范大學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廣東廣州51061
高等職業(yè)教育探索 2016年3期
關鍵詞:女大學生體質健康心理健康

蘇斌原,王碧瑤,湯 哲(1.華南師范大學 心理咨詢研究中心,廣東 廣州 51061;.華南師范大學 心理學院,廣東 廣州 51061;.華南師范大學 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廣東 廣州 51061)

?

女大學生體質發(fā)展軌跡與其心理健康狀況的關系*

蘇斌原1,2,王碧瑤2,湯 哲3
(1.華南師范大學 心理咨詢研究中心,廣東 廣州 510631;2.華南師范大學 心理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1;3.華南師范大學 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1)

摘 要:采用基于亞組軌跡模型的追蹤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對1215名高職院校女大學生的體質發(fā)展測試及心理健康測試數(shù)據(jù)進行研究,對女大學生體質的發(fā)展軌跡及其心理健康的關系進行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1)女大學生體質健康的發(fā)展軌跡存在異質性;(2)不同體質健康發(fā)展軌跡的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顯著性差異:耐力上升組的焦慮、抑郁和偏執(zhí)水平均顯著高于持續(xù)高耐力組的女大學生。研究基于具身認知心理學的觀點,對大學生體質發(fā)展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做了論述,建議高校開展心理健康課程中應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和體驗性;具體應加強耐力類項目鍛煉,以培養(yǎng)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增強對應激壓力的承受力,可望達到提升心理素質的效果。

關鍵詞:體質健康;心理健康;女大學生;亞組軌跡模型

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健康與體質健康的發(fā)展尤其受到關注。近十幾年的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結果均顯示我國學生的體質有明顯下降趨勢[1-3],大學生自殺、自傷和傷人等惡性事件也時有發(fā)生[4]。面對大學生體質下降和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的現(xiàn)狀,國內研究者針對學生體質和心理健康的問題從不同的層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很少研究者關心或思考兩者之間的關系。傳統(tǒng)的理論強調在心理疾病的形成發(fā)展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而根據(jù)心理學發(fā)展的最新思潮“具身心理學”的觀點,身體狀態(tài)在心理疾病的形成發(fā)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具身認知(embodied cognition)是當代心理學仍至整個認知科學的一個熱點話題,代表了心理學研究中的一個新取向[5]。

因此,理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離不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即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應致力于學生的身心和諧發(fā)展。女大學生的體質狀況的發(fā)展水平如何?其不同的發(fā)展軌跡與其心理健康狀況的關系又將如何?這些是需要關心的問題。

運用基組軌跡模型的縱向追蹤研究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對1215名女大學生從大學一年級到大學三年級的體質健康發(fā)展水平進行分析,分別構建耐力類項目、柔韌類項目和速度類項目的軌跡發(fā)展模型,對女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發(fā)展趨勢的異質性及其心理健康水平進行了分析。

1 研究對象

1.1對象

樣本數(shù)據(jù)來自廣東省某高職院校1215名女大學生連續(xù)三年的體能素質測試和心理健康測試數(shù)據(jù)。體能素質測試由該校體育部統(tǒng)一組織施測,第一次施測時間為2010年10月,有效數(shù)據(jù)為1939名;第二次施測時間為2011年10月,有效數(shù)據(jù)為1807名;第三次施測時間為2013年10月,有效數(shù)據(jù)1215名。采用剔除法處理缺失數(shù)據(jù),最終得到1215名女大學生連續(xù)三年的體

1.2工具

1.2.1體質測試指標

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6]的要求測定了五項指標,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耐力類項目(800米跑)、柔韌類項目(坐位體前屈)和速度類項目(50米跑)。

1.2.2心理健康測試指標

采用心理健康癥狀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測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該心理量表由Derogatis L.R.(1975)編制,目前在國內廣泛應于精神衛(wèi)生領域[7],反映被試者在軀體化、強迫、抑郁、焦慮、敵對、偏執(zhí)、精神病、人際關系敏感、恐怖以及其他等10個方面的心理癥狀情況。采用李克特量表0(不是全部)到5(非常)級計分?;谘芯繑?shù)據(jù),SCL-90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97。

2 方法

采用基組軌跡模型對女大學生的體質健康從大學一年級到大學三年級的發(fā)展進行分析,分別構建耐力類項目、柔韌類項目和速度類項目的軌跡發(fā)展模型。以往研究者采用的傳統(tǒng)縱向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如多層線性模型(hierarchicallinear model)和潛變量增長曲線模型(latent growth curve model),只能得出總體平均的發(fā)展軌跡,而忽略個體的異質性(heterog eneity)。近年來,隨著統(tǒng)計理論和方法的快速發(fā)展,誕生了基組軌跡模型(group-based trajectory modeling)等研究個體在發(fā)展中差異的新方法,它認為總體中存在有限個不可直接觀測的子群體(亞組),該模型假設不同亞組之間的發(fā)展軌跡具有異質性,而同一亞組的個體之間具有同質性,即在發(fā)展軌跡的截距和斜率上都不存在個體差異[8-11]。基組軌跡模型最初被Nagin和Land(1993)運用于犯罪學,追蹤400多名來自英國貧困地區(qū)的男性在10歲到32歲發(fā)生犯罪行為的情況,發(fā)現(xiàn)了無犯罪,僅青少年時期犯罪,持續(xù)性的低犯罪率和持續(xù)性的高犯罪率四個異質發(fā)展軌跡。[8-9]后來基組軌跡模型被引入臨床心理學研究多種精神和心理障礙的發(fā)展,如抑郁,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和物質濫用,同時,基組軌跡模型也應用于許多其他研究,如身體質量指數(shù)和老年人生活能力的發(fā)展。

為了確定軌跡組的最佳數(shù)量,對每個項目都建立軌跡數(shù)量為1到6的模型與數(shù)據(jù)進行擬合,采用下列指標對模型進行評估:一是貝葉斯信息準則(BIC);二是貝葉斯因子(B10);三是軌跡組被試占總體比例(為了保證軌跡分組和進一步的分析存在一定的實際意義,通常要求每個軌跡組具有一定數(shù)量的成員,占總體的比例不低于0.05)[12]。此外,在確定了最佳軌跡數(shù)量后,還應當檢查每條軌跡的正確分組概率,即對于每個軌跡組分別計算屬于該組被試的后驗概率平均值,視為對被試正確分組的概率,該值介于0與1之間,根據(jù)Nagin(2005)的建議,大于0.70的正確分組概率是可接受的標準,表明軌跡模型的分組較為準確[9]。

在確定了各項的最佳軌跡模型后,將三組最佳軌跡共同納入模型進行分析,并進一步納入T1時間點被試者在癥狀自評量表(SCL-90)中焦慮、抑郁和偏執(zhí)三個維度得分的結果進行多重均值比較,分析女大學生運動能力軌跡和心理健康狀況的關系。

采用SPSS16.0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和多重均值比較,用SAS軟件中的PROC TRAJ模塊建立基組軌跡模型,外顯變量上的缺失數(shù)據(jù)采用全息極大似然估計方法在SAS中進行處理,協(xié)變量上的缺失數(shù)據(jù)通過列刪除法進行處理。

3 結果

3.1女大學生體質健康的發(fā)展軌跡

對女大學生大一到大三體質健康的發(fā)展軌跡進行分析。為了確定最佳的軌跡數(shù)量,分別對耐力、柔韌和速度三個項目成績構建軌跡數(shù)量為1到4的模型,分別對不同軌跡數(shù)量的模型進行擬合評估,最終得出三類體質健康項目的發(fā)展軌跡。

3.1.1耐力

女大學生的耐力類項目發(fā)展軌跡可劃分為兩個軌跡組:持續(xù)中等耐力組、低耐力上升組(如圖1所示)。持續(xù)中等耐力組占總體的比例為85.7%(n=1047),該組學生的耐力雖然隨時間發(fā)展緩慢下降(β1=-2.71,p<0.001),但一直處于合格甚至良好水平。低耐力上升組占總體的比例為14.3%(n=168),該組學生大一時的耐力成績很低,但在大二時快速上升,在大三時稍有下降(β2=-38.97,p<0.001)。

圖1 女大學生大一到大三耐力的發(fā)展軌跡

3.1.2柔韌性

如圖2所示,女大學生的柔韌性體質的發(fā)展軌跡可分為兩組:持續(xù)中等柔韌組、低柔韌上升組。持續(xù)中等柔韌組占總體的比例為80.8%(n=973),該組學生的柔韌性從大一到大二時有所下降,但在大二以后穩(wěn)定保持在合格水平(β2=2.62,p<0.001)。低柔韌上升組占總體的比例為19.2%(n=242),她們在大一時的柔韌性較差,但在大一到大二時快速上升,大二到大三時也有緩慢上升(β2=-20.08,p<0.001)。

圖2 女大學生大一到大三柔韌類項目成績發(fā)展軌跡

3.1.3速度

如圖3所示,女大學生的速度類項目的發(fā)展軌跡可分為持續(xù)高速度組、持續(xù)中等速度組和低速度上升組。持續(xù)高速度組占總體的比例為9.0%(n=111),她們的速度類項目成績在三年中一直穩(wěn)定保持在較高水平(β0=78.51,p<0.001)。持續(xù)中等速度組占總體的比例為79.9%(n=968),該組與持續(xù)高速度組類似,她們的速度類項目成績也很穩(wěn)定(β0=64.49,p<0.001),只是略低于持續(xù)高速度組。低速度上升組占總體的比例為11.1%(n=136),她們在大一和大二的速度類項目成績保持很低,但在大三時快速上升(β2=16.67,p<0.001)。

圖3 女大學生大一到大三速度類項目成績發(fā)展軌跡

3.2體質健康發(fā)展與心理健康水平的關系

為探討不同體質健康發(fā)展軌跡的女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異,將女大學生在耐力、柔韌、速度等項目上發(fā)展軌跡和其通過癥狀自評量表檢測的焦慮、抑郁和偏執(zhí)三項結果方差分析,用SPSS進行多重均值比較,結果如表1所示。耐力上升組女大學生的焦慮、抑郁和偏執(zhí)都顯著高于持續(xù)中等耐力組,低速度上升組的女大學生的焦慮顯著低于持續(xù)中等速度組和持續(xù)高速度組,而低柔韌上升組的女大學生和持續(xù)高柔韌組的女大學生在焦慮、抑郁和偏執(zhí)等三項檢驗結果都不存在顯著差異。

表1 不同體質健康發(fā)展軌跡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差異

4 討論

4.1女大學生體質健康的發(fā)展軌跡及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關系

體育運動的過程不僅是身體活動的過程,更是心理活動的過程。一方面,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證明,各項體育活動都需要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堅定的信心、堅韌剛毅的意志、勇敢果斷的性格等心理品質作為基礎。另一方面,大量的研究結果都顯示,體育運動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體育運動的過程不僅是身體活動的過程,更是心理活動的過程。例如 Mantisen(1993)發(fā)現(xiàn)體育鍛煉對減少抑郁癥狀有顯著作用[13]。國內的研究也顯示長期運動對心理健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盧敏等[14](2009)研究發(fā)現(xiàn)體育鍛煉通過緩解焦慮抑郁等調節(jié)情緒的方式影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情緒在運動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中起著中介效應。而有關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中,有關不同體質健康的發(fā)展軌跡對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等方面相關研究還很少。

研究結果顯示,不同體質健康發(fā)展軌跡的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顯著性差異,這種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耐力類項目上:耐力上升組女大學生在大一時的焦慮、抑郁和偏執(zhí)都顯著高于持續(xù)中等耐力組的女大學生。這反映了那些在大一時有著更多焦慮、抑郁等情緒問題的女大學生,可能更多地通過跑步等訓練耐力的運動形式來改善情緒、舒緩壓力。有調查結果顯示,79%的大學生認為體育運動對于心理健康最重要的作用是調節(jié)情緒,有高達70%認為體育運動可以緩和壓力[15]??梢?,大學生普遍認為跑步等運動對心理壓力的緩解和情緒的調節(jié)有積極的作用,它能為郁結的消極情緒提供一個發(fā)泄口,心情郁悶時去運動一下能有效宣泄壞心情。尤其遭受挫折后產(chǎn)生的沖動能被升華或轉移。在眾多體育運動項目中,耐力型運動持續(xù)時間更長,它需要鍛煉者身體進行適應性改造,包括改善個體能源物質的存貯善、提高物質代謝功能和身體各運動器官的運動功能,提高心理耐受性[16]。因此,進行耐力類項目鍛煉的過程,其實也是訓練心理耐受力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增強對應激壓力的承受力,從而達到提升心理素質的效果[17]。這些結果提示我們,通過體育運動特別是選擇例如長跑等耐力類項目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徑之一。跑步運動能培養(yǎng)自覺性、自制性和堅韌性等意志品質。同時,還可培養(yǎng)可貴的競爭意識,使人學會超越自我;運動還可幫助擺脫心理挫折。鍛煉的樂趣和群體的和諧,可沖淡心靈上失敗的陰影;運動使人們的緊張情緒得到一定程度的宣泄,能激發(fā)人的生物潛能的釋放,提高人的自我升華能力。這些心理素質對開朗性格、堅強意志和充分的自信心的形成,是十分有利的。

4.2對高校開展心理健康工作的啟示

在具身認知的心理學思潮下,重新審視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性和體驗性問題,必須關注身體素質這一長期被忽視的邏輯起點。具身心理學的核心觀點認為身體在心理認知過程中發(fā)揮關鍵作用,我們對外在世界和自我的認知是通過身體的體驗而形成的。如心理學研究表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形成與發(fā)展與他們對身體的自我體驗密切相關,青少年是基于自己身體的高矮胖瘦去比較和認識他人及周圍世界的。心理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搖頭的身體動作會強化我們消極態(tài)度,而點頭則會增強積極態(tài)度[18]。上下、左右、前后和遠近等這些關于位置的概念都是以我們的身體為基礎對外部世界進行認知的。在以身體為中心的概念上(如冷熱),我們還發(fā)展出其他更如抽象的概念(如熱情、冷淡等)。以身體為中心,我們把下面的遠的象征為消極面(如下流、貶低、疏遠),把上面的近的象征為積極面(如上座、提拔、親密)。身體為我們提供了對世界認知最原始的概念。[19]這就提示我們,高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過程中,必須需要重視和加強學生的主體性和體驗性。

雖然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也在一直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和體驗性,但在教學過程基本還是以知識的講授為主,他們更關心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課程內容大而全,缺乏體驗性和生動性,以致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流于形式,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具身認知心理學認為我們是通過身體體驗的方式來組織來理解更加抽象的知識。體驗性的學習需要讓學生將抽象知識概念化為與自身有關的具體經(jīng)驗,只有這樣學習才會變得更加有效[20]。這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個重要的啟示: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調動身體的記憶和原初的意識,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充分體驗,才能實現(xiàn)心理健康知識的有效傳遞。

因此,我們建議高校應全面開展“身心和諧計劃”,把體育運動作為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創(chuàng)造條件形成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特別是耐力類項目運動,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終生運動的意識與習慣,掌握鍛煉身體的技能與方法,增強合作互助的團隊觀念,提高應對挫折的能力,培養(yǎng)身心和諧的高素質人才。一方面,建議高校在校內全面開展陽光體育系列活動,整合體育鍛煉開展的平臺和渠道,以體育課教學為基礎,加強與體育課程的互動,使陽光體育成為體育課程教學不可或缺的延伸與補充;規(guī)范管理各類學生體育協(xié)會、俱樂部,對其功能與角色進行重新定位;大力宣傳,營造氛圍,充分利用校內的廣播、宣傳欄、微博及班會等形式,大力宣傳陽光體育活動,開展體育知識系列講座,鼓勵師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另一方面,開展心理健康課程時,需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多開展如心理劇、心理測試、角角扮演或團體心理訓練等體驗性的課程活動;實施以“互動體驗”為主的課堂教學。改變傳統(tǒng)的以知識灌輸為主、學生被動學習的教學模式,實施“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實現(xiàn)從“單向傳授”到“互動體驗”為主的課堂教學,引導學生自我探索、自我體驗、自我覺察,自我成長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王素平.關于我國青少年體能素質和肺活量15年下降的思考[J].浙江體育科學,2005,27:(6):62-64.

[2] 張新萍,楊茜.中國學生體能素質持續(xù)下降的制度反思[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7,41,(11):17-20.

[3] 許舒翔,莊弼,李斌,饒紀樂.廣東省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模式及其實施效果[J].體育學刊,2014,21,(6): 38-42.

[4] 蘇斌原,張潔婷,張衛(wèi),等.大學生心理行為問題的識別:基于潛在剖面分析[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5,(3):313-322.

[5] 葉浩生.具身認知:認知心理學的新取向[J].心理科學進展,2010,(5):705-710.

[6] 袁筱平,盧輝,喬夼.《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項目修訂研究[J].教學參考,2014,32,(20):158-159.

[7]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

[8] Nagin, D. S. Analyzing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a semiparametric, group-based approach[J]. Psychological methods, 1999, (2):139.

[9] Nagin, D. Group-based modeling of development[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0] Nagin, D., Land, KC. Age, criminal careers, and population heterogeneity-specification and estimation of a nonparametric, mixed poisson model[J]. Criminology, 1993, (31):327-362.

[11] Dekker MC, Ferdinand RF, Van Lang NDJ, Bongers IL, van der Ende JD, & Verhulst FC.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from early childhood to late adolescence: gender differences and adult outcome[J]. Child Psychology Psychiatry, 2007, (48):657-666.

[12] Ehrenreich, H., Nahapetyan, L., Orpinas, P., & Song, X. Marijuana use from middle to high school: co-occurring problem behaviors, teacher-rated academic skills and sixth-grade predictors[J].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14, (1):1-12.

[13] Mantisen, E.W. Therapeutic implication of exercise for clinically anxious and depressed patien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1993, (24):185-199.

[14] 盧敏,殷恒嬋,薛紅.情緒在運動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中的中介效應[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9,(1):51-56.

[15] 王左丹,李江雪,蘇斌原.心靈之約[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

[16] 李浩浩,不同體育鍛煉項目對女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影響的實驗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9.

[17] 于紅民,學生心理健康與學校體育[J].體育學刊,2004,(1):87-90.

[18] 李其維.“認知革命”與“第二代認知科學”芻議[J].心理學報,2008,(12):1306-1327.

[19] 葉浩生.西方心理學中的具身認知研究思潮[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4):153-161.

[20] 麻彥坤.心理隱喻的變遷與心理學的發(fā)展[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6):25-30.

中圖分類號:G647.9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6-03-14

*基金項目: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項目“基于述情障礙特點及十二步驟康復訓練方法的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行為干預”(2013JK045),華南師范大學青年教師科研培育基金項目“大學生自殺風險的識別及其影響機制的追蹤研究”(15SK15)。

作者簡介:蘇斌原(1981-),男,廣東懷集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能素質測試數(shù)據(jù),樣本在第一次施測時間的年齡為19.80±0.84。心理健康測試數(shù)據(jù)由該校的心理咨詢中心在學生入學時2010年9月進行,由學校組織在計算機中心通過聯(lián)網(wǎng)電腦統(tǒng)一施測。

Developmental Trajectory of Physical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Status in College Girl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mbodied Cognition

SU Bin-yuan1,2, WANG Bi-yao2, TANG Zhe3
(1.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 Research Center,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China;2.School of Psycholog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China;3.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China)

Abstract:This study uses group-based trajectory modeling to examine the longitudinal development of three types of physical health, i.e., endurance, flexibility, speed, of 1215 college girls as well as their mental health statu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there are distinct heterogeneous subgroup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health in college girls; (2)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ental health status between college girls with different physical health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girls with Low increasing endurance showed higher level of anxiety, depression and paranoididefition than girls with moderate stable enduranc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mbodied cognition, we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development and mental health in college girls. We suggest that the mental health cours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subjectivity and experience.

Key words:physical health; mental health; college girls; group-based trajectory modeling

猜你喜歡
女大學生體質健康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影響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的要素庫及權重分析
體育師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10:10
六字訣健身氣功鍛煉對女大學生焦慮心理的影響實驗研究
科教導刊(2016年26期)2016-11-15 20:44:34
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研究
影響西安市中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分析
體育時空(2016年9期)2016-11-10 22:06:18
有氧健身操結合瑜伽練習對女大學生體質影響的研究
體育時空(2016年9期)2016-11-10 21:43:01
我國就業(yè)中的性別歧視問題探究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6:32:07
绿春县| 怀远县| 彰化县| 克东县| 临夏市| 曲沃县| 灌阳县| 繁峙县| 靖西县| 新民市| 广宁县| 呼和浩特市| 金塔县| 延寿县| 宁阳县| 石棉县| 澄城县| 望都县| 秦皇岛市| 栾城县| 梁河县| 宁津县| 潜山县| 安新县| 牟定县| 项城市| 甘孜| 开封市| 阳谷县| 巴林右旗| 海宁市| 台东县| 宁化县| 会同县| 华池县| 轮台县| 沧州市| 牙克石市| 富锦市| 柘荣县| 准格尔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