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形式比較單調、模式較固定,以教師講解為主。采用這種教學手段,教師根本無法將教學內容形象、生動、充分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更難提供相關的語言環(huán)境,從而使可理解程度降低,參與的動機受到抑制。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地位難以得到保證,師生之間的存放互動關系難以建立。因而學生學習主要靠老師不斷地灌輸,學生不斷地強記。
一、問題提出
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形式比較單調、模式較固定,以教師講解為主,課堂氣氛較沉悶教學手段主要還是“chalk+ blackboard”的形式,采用這種教學手段,教師根本無法將教學內容形象、生動、充分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更難提供相關的語言環(huán)境,從而使可理解程度降低,參與的動機受到抑制。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地位難以得到保證,師生之間的存放互動關系難以建立。因而學生學習主要靠老師不斷地灌輸,學生不斷地強記。不少學生學習很費勁,語言運用更是力不從心。而新課標更加強調師生的平等關系,改變教師唱獨腳戲的現(xiàn)狀,采用互動式的課堂教學模式。
二、何為“互動式教學”
“互動式教學”的核心思想充分體現(xiàn)了教學過程各要素的整合,尤其是抓住了在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師”與“生”這兩個主體。著重研究如何充分發(fā)揮其相互作用,達到優(yōu)化教學過程,對實現(xiàn)最佳教學效果進行探索,最終走向“教”與“學”兩個主體的互動整合。
在我們的課堂中,“互動式教學”則是指教師和學生這兩類角色相互作用和影響的過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主體性作用,科學地完成學習任務,同時也使其教學互動性不斷發(fā)展?!盎邮浇虒W”強調師生交往,構建互動的師生關系、教學關系。
三、在英語教學中,如何構建有效的師生互動
1. 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是構建積極、有效互動的基本前提
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要使之有效地進行,就要建立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師生之間互相理解,人際關系和諧。要改變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的舊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尊重熱愛學生,對學生持肯定、接納的態(tài)度,能緩解學生內心的緊張,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思維和想象力,而學生則對教師表現(xiàn)為尊重、信任,積極配合教學。教師對學生要有信心和耐心,尤其對學習有心理障礙的學生更要善于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熱情。
只有建立起師生之間溝通的綠色通道,才會有教與學之間的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才能為師生互動創(chuàng)造條件。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幫助者,要吃透大綱、教材,把握重點、難點,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fā)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在課堂教學的互動中,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活動參與者,他們既是信息的發(fā)送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
2. 師生雙方特別是教師在互動中保持關注也是構建積極互動的必要條件
中國的國情決定了班級人數較多,而在課堂上教師忙于教學,不可能面面俱到,比較注重那些思維活躍、性格較外向的學生或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而對于那些性格內向的學生或學習后進生關注較少,這就需要教師對這部分性格內向、不善于表達的學生付出更多的關愛和鼓勵,多給他們具體的指導和幫助。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后進生同樣有進取心,讓他們獲得某一種成功,設法滿足他們的成功欲,不僅可以使他們看到自己的潛力,增強進步的信心和勇氣,還可以激起他們對更大成功的追求,并由此引發(fā)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和毅力。這種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會對學生產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學生減少膽怯心理,充滿自信地投入到各種教學活動中去。
3. 任務型教學及小組活動是有效互動的平臺
如果說師生平等是互動式教學的前提,是一種教育原則或理念,那么任務型教學就為互動式教學搭建了平臺。所謂任務型教學就是“以具體的任務為學習動力和動機,以完成任務的過程為學習的過程,以展示任務成果的方式來體現(xiàn)教學的成就。”任務型教學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以及真實運用英語的實踐情景和機會。任務型教學又是師生雙邊或多邊的互動式教學活動。在任務型學習中,學生有較多的人際交往,有較多的機會思考、決策、應變。因此,任務型教學為學生提供了較大的互動式教學實踐空間。其中,小組合作活動是任務型教學中一種比較有利的模式,但并不排斥其他活動形式。
4. 形式性評價為互動式教學提供了保障
形成性評價就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出的感情、態(tài)度、策略等方面的發(fā)展做出評價;而不是通過期中、期末、結業(yè)考試等終結性評價來考察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形成性評價有利于學生從被動接受評價轉變成評價的主體和積極參與者。如何評價學生在互動式教學中使用所學知識進行學習活動?形成性評價為互動式教學提供了保障。學生通過參與評價,反思自己的學習狀況,使教師了解學生處理信息技能、思考能力、學習態(tài)度、小組活動表現(xiàn)以及創(chuàng)造力等多方面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