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興麗
[摘要]高中政治教學必須要關注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究的熱情,尤其是要培養(yǎng)農村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教師應布置預習任務,創(chuàng)設多元情境,發(fā)揮引導作用,升級合作互動。
[關鍵詞]探究性高中農村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6)210059
高中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水平都達到了一定高度,具備了主動探究學習的能力。但與城市高中生相比,農村高中學生學習能力較差,需要教師給予引導。當前高中政治課堂普遍存在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情境單調乏味、合作互動形式化等現(xiàn)象,必須采取有效措施解決這些問題,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和熱情。
一、布置預習任務,鋪墊學習探究基礎
課前預習是學習過程的首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較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學生預習情況好,教學活動開展就會很順暢,學生思維能夠緊跟教師思維,從而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反之,則會阻礙教學活動的開展。與城市高中生相比,農村高中生基礎較差,主動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弱,尚未形成預習意識。這樣會加大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之間的差距。很多學生存在一種錯誤的思想觀念,認為預習和不預習效果差不多。其實不然,為了縮小城市學生與農村學生的成績差距,改變農村學生錯誤思維方式,教師要引導他們養(yǎng)成預習的好習慣。農村高中學生缺乏預習自覺性,教師要在新課開始之前布置好預習任務,以提高學生預習的針對性。高中政治課與時政聯(lián)系較強,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收集篩選相關資料,利用網(wǎng)絡、報刊等工具對課程中涉及的知識點進行查閱。
在學習《價格變動的影響》之前,教師布置課前預習任務:“整體閱讀這一節(jié)內容,歸納總結并標識出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以及重難點?!睂W生在課下認真預習新課內容。上課伊始,教師導入新課:“日常生活中商品價格的高低對你的購買是否有影響?”學生討論。有的學生說:“肯定有影響,商品價格上漲,我就會少買;如果商品價格便宜,我肯定會多買。”教師接著啟發(fā)總結:“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反季節(jié)消費現(xiàn)象,這樣的消費不僅能夠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還能節(jié)約資金?!本o接著教師引導學生觀看17頁的示意圖,學生了解并學習供求關系與價格的相互關系。有學生提出疑問:“老師,為什么價格變動會使勞動生產率提高呢?在預習的時候我就一直不懂,所以做了一個標記?!苯處熧潛P了該學生預習時使用的正確做法及其樂于思考的精神。同時為學生解答:“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交換必須以價值量為基礎進行等價交換。提高勞動生產率,個別勞動時間相應減少,獲得的利潤就會更多,在價格競爭中就會有更多優(yōu)勢。因此,價格競爭與變化,會刺激生產者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p>
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文本,文本是學習的基礎,通讀文本是一種有效的預習方式,通過閱讀文本內容,學生能夠初步掌握新授課的知識點和重難點。預習活動還可以通過練習題的形式開展,教師提前為學生出示一定量的練習題,學生在對練習題進行探究、解答的過程中,能夠實現(xiàn)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掌握。
二、創(chuàng)設多元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知識傳授過程中,如果采用多種方式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學習情境,能夠促使學生產生豐富的想象,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的熱情,加快新知識掌握速度。新課標要求高中政治教學要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現(xiàn)課堂教學生活化、趣味化。高中政治理論性強,如果教師一味按照傳統(tǒng)教學方法開展教學,無法激起學生的探究興趣。教師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多元學習情境。演示情境、視頻情境、圖表情境、練習情境等,都能夠讓學生主動探究,主動學習。
在學習《神奇的貨幣》時,教師設疑導入:“生活中常用的貨幣,你知道它是如何產生的嗎?”學生只知道平時使用貨幣,但是不知道貨幣的起源。教師接著播放貨幣產生的視頻,為學生創(chuàng)設濃厚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初步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接著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貨幣的職能是什么?”有學生回答:“錢就是用來花的?!苯處煵シ判∫曨l,學生能夠根據(jù)視頻得出,貨幣是流通的,所以具有流通手段這個基本職能。還有學生說:“商品的價值就是通過貨幣體現(xiàn)的,所以商品也具有價值尺度?!苯處焺?chuàng)設的多元化的學習情境,極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圖文結合、視頻播放等教學情境的渲染,能夠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如果教學情境符合學生實際需求,學生就會產生主動探究的興趣和動力,引起學生心理共鳴,激活學生思維,從而大大提升學習效果。
三、發(fā)揮引導作用,整合學生思維資源
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教師在教學中發(fā)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新課標明確要求,高中政治課程要增強教學的過程性,注重學生體驗過程,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主動思考,開展合作探究;注重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整合信息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要實現(xiàn)新課標的這一要求,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方法,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在學習《政治權利和義務》時,教師引導學生回顧上一節(jié)課所學,并提出問題:“我國是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公民有哪些政治權利和義務?”學生思考討論后,都不知從哪些方面入手。教師接著引導:“可以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來講?!睂W生的思維一下被打開了,有學生說:“我們村選村干部的時候,我還參加投票了呢,他們說我年滿十八周歲,有投票選舉的權利。所以,我們應該有選舉權。我爸說我還有被選舉權,只是我現(xiàn)在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不方便被選舉成村干部,但是我們是有這個權利的?!边€有學生說:“我們應該還有監(jiān)督權。老師批改作業(yè)時,有一道題改錯了,我給他提出了建議,老師欣然接受,還說我具有監(jiān)督權?!蓖ㄟ^教師的科學引導,學生思維得到了很好的整合。
高中課堂中容易出現(xiàn)諸多不確定因素,學生的答案無法預料,教師要做好充分準備,給予學生適當?shù)囊龑?。尤其是農村課堂教學,具有很強的特殊性,學生群體具有差異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各個研究專題的內容、方法進行梳理,幫助學生把握知識體系。
四、升級合作互動,增加實踐訓練厚度
學生掌握知識是為了更好地運用,要想實現(xiàn)知識點的內化,必須進行小組內的探究性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是進行探究性學習的最有效途徑,它能有效調動學生探求知識的積極性,培養(yǎng)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感情交流和默契度,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
在學習《政府的職能:管理與服務》時,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通過開展“尋找身邊的職能政府”活動,進行政府職能的學習。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南后街燈展”的視頻,并提問:“在欣賞燈會的同時請大家想一想,這次燈會是由誰組織的?”學生回答:“福州市政府。”教師接著引導:“福州市政府在燈展期間做了哪些具體工作?”學生合作討論。有學生說:“我看到那里的停車場上停著消防車,還有醫(yī)療點呢!安全保衛(wèi)工作做得真好?!边€有學生說:“老師,這是不是就是政府發(fā)揮職能的體現(xiàn)啊?組織燈會活動,讓廣大群眾享受文化大餐,豐富廣大市民的精神文化活動。”教師總結:“我們的生活與政府管理息息相關,政府不僅為我們提供竭誠的服務,還通過各種管理手段對我們進行管理。在生活中,我們要區(qū)分好政府服務職能和政府管理職能?!?/p>
合作互動的方式有很多,教師要根據(jù)農村高中生實踐能力較差這一情況,打破傳統(tǒng)合作互動方式,采用實踐訓練的方式,在增加實踐訓練厚度的同時,增強學習效果,提高學習效率。
探究性學習不僅會對教師的“教”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更會對學生的“學”產生積極影響。因此,農村高中政治教師應重視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責任編輯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