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芝
摘 要:奇妙的大自然賦予我們天然的寶庫,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棲息地,也是我們學習的活教材。筆者立足于農村幼兒園的 實際,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掘農村自然資源,自制了富的體育玩具。結合幼兒園周圍環(huán)境,開展民間體育游戲,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讓幼兒體育貼近自然、社會,貼近幼兒的身心發(fā)展。
關鍵詞:自然資源;因地制宜;自制玩具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2-24
一、利用常見的閑置物品自制體育玩具
幼兒活動器材是幼兒體育活動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但現在僅靠購置現成的活動器材已不能滿足幼兒的需要了。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立足現實生活就地取材,利用生活中的閑置物品自制體育玩具,豐富幼兒的體育活動。例如,利用柳條、可樂瓶、紙箱、各種食品包裝袋等,然后動手將它們加工成各式各樣的幼兒體育活動器具。如用柳條編制呼啦圈;用線繩和易拉罐制作語音電話;用樹墩和罐頭瓶制作成梅花樁,等等。像這樣的自制體育活動還有很多,如用舊布制作的沙包,自行車內胎制作的拉力器,用紙板制作的小推車,用紙筒制作的望遠鏡,等等,豐富了幼兒的體育游戲活動。
二、利用幼兒園周圍環(huán)境,開展民間體育游戲
農村幼兒園地處農村,周邊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每天面對的就是山山水水、溝溝渠渠、紅花綠草。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創(chuàng)編了春游體育游戲、夏泳活動、秋忙摘果子等體育活動。并結合當地的風俗習慣創(chuàng)編了體育游戲。例如,“編花籃游戲”——孩子的大腿互相勾連進行跑跳比賽,也是培養(yǎng)孩子運動的協調性,同時培養(yǎng)互敬互愛的精神?!皾L鐵環(huán)”——幼兒追逐滾動的鐵環(huán)來鍛煉幼兒的自控能力,鍛煉跑的能力。像這樣的活動還有“丟手絹”“炒豆豆”“趕小豬”“老鷹抓小雞”等。這些游戲有的初步鍛煉幼兒自我保護能力,有的培養(yǎng)幼兒的機智勇敢的精神,還拉近了師生和幼兒、家長的距離。民間游戲在農村擁有廣大的群眾基礎,這些幼兒不僅和老師、同伴進行游戲,還讓爸爸媽媽和他們一起玩,這樣的親子活動,家長非常樂意,不僅鍛煉了身體,還增進了感情,一舉多得。
三、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多年的實踐證明,依托自然資源,利用常見的閑置物品自制體育玩具既節(jié)約資金,又培養(yǎng)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幼兒利用我們自己制作的體育教具開展游戲覺得很親切又愛不釋手,也提高了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最明顯的是使用廢舊物品來制作體育教具,增強了環(huán)保意識,激發(fā)了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熱情。在自己制作體育教具的活動中,幼兒養(yǎng)成了收集廢舊物品的習慣,也養(yǎng)成了在家里面自己制作體育教具的習慣。幼兒家長看著自己的孩子心靈手巧,知道了節(jié)約,又鍛煉了身體,很是欣慰。
通過自制教具活動,幼兒的合作能力和動手能力都得到了發(fā)展。制作過程中,孩子們情緒高漲,積極動手,大顯身手。如在制作飛碟教具的時候,指導老師將塑料板剪好后,孩子們爭著搶著涂顏色,貼各種顏色的即時貼來裝飾飛碟的面板,孩子們看著自己制作的飛碟在空中飛來飛去,那個高興勁就沒法形容了。
在自制體育教具活動中,孩子們的團結意識增強了,更懂得與同伴合作交流,相互幫助,協作完成任務。在活動游戲中,孩子們更懂得互相尊重,互相理解,雖然都想成為贏家,但也珍重友誼,對體育活動中的規(guī)則有了初步的認識,增強了集體主義觀念,提高了合作能力,也提高了交往能力。
通過自制體育教具活動的開展,廢舊材料得到了利用,體育游戲活動內容得到了豐富,體育游戲活動形式明顯體現出多樣化,活動內容、活動特點也符合幼兒的性格特點,增強了體育活動的趣味性。孩子們在活動中性格變得活潑了,心情變得愉快了,健康快樂的體育活動不僅極大地促進了幼兒的個性發(fā)展,還促進了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鄉(xiāng)村大自然有著極其豐富的自然資源,自制幼兒體育教具活動,使鄉(xiāng)土體育游戲活動變得豐富多彩,辦園資金節(jié)省了,環(huán)保意識增強了,活動內容豐富了,活動氛圍變得更加適合幼兒體育活動。因此,我們要充分挖掘,廣泛利用,科學制作,多元發(fā)展,讓幼兒體育貼近自然、貼近社會,貼近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目標。
參考文獻:
[1]郭登峰.例談本土資源在農村幼兒園日常活動中的有效利用[J].教育界,2015,(6).
[2]韓小菊.體育游戲在幼兒教學中的作用[J].時代教育,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