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國著名科幻小說家赫·喬·威爾斯的《時間機器》是他的一部代表作。小說以進化論為理論基礎,并巧妙結合了馬克思主義階級斗爭理論、作者的烏托邦思想和物理學的熵增原理,呈現(xiàn)了一個晦暗和瀕臨滅亡的未來世界,深刻地批判了科技文明的發(fā)展所導致的社會弊端和道德危機,表達了作者對人類現(xiàn)狀與未來的憂慮。小說打破了傳統(tǒng)的時空觀,把多維空間的無限性引入文學創(chuàng)作,以科幻遐想的方式展示人類的未來。而物理學中的熵增原理為解讀威爾斯小說的社會觀和人文批判觀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關鍵詞:《時間機器》;熵增;進化;退化;人類文明
作者簡介:王菲(1992-),女,滿族,吉林長春人,吉林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3-0-02
一. 引言
赫·喬·威爾斯(H.G.Wells)是英國著名小說家,烏托邦理想主義者。他不僅發(fā)明了科幻小說這一體裁,還為科幻小說的發(fā)展帶來了十分深遠的影響,因此被譽為“英國科幻小說之父”。他的代表作《時間機器》(The Time Machine)被奉為科幻小說的開山之作?!稌r間機器》是威爾斯的早期科幻作品之一,雖然威爾斯在晚年表示,該作品顯示了自己年輕時的經(jīng)驗不足,但這部科幻小說仍開創(chuàng)了該體裁作品的先河:小說否定了時間的線性結構,創(chuàng)建了多維的時空觀,使利用時間機器穿越時空成為可能。除此之外,小說基于進化論創(chuàng)作,并結合了馬克思主義階級斗爭理論、威爾斯的烏托邦思想和物理學的熵增原理,近乎真實地為讀者描繪了一個退化、墮落、瀕臨滅絕的未來人類世界,涉及的廣度和深度令人嘆服。
二. 熵增原理
1868年,德國物理學家,魯?shù)罓柗颉た藙谛匏梗≧udolph Clausius)首次向人們提出了“熵”(Entropy)的概念?!办亍边@個概念被他用于能量耗散問題的描述:魯爾道夫把“熵”定義為“不能再被轉化做功的能量的總和的測定單位”。“在封閉的系統(tǒng)中,熵的總值只會不斷地增加,其增加意味著有效能量的減少,物質與能量的內(nèi)在關系只能從可利用發(fā)展到不可利用,從有效發(fā)展到無效,從井然有序發(fā)展到混亂無序,如此不斷消耗下去,直至世界上耗盡所有能做功的能量。之后,整個世界就陷入永恒的沉寂之中?!保–lausius,1867: 45) 熵增原理剛被提出時,只被應用在自然科學領域,但其他領域例如于倫理學、政治學、文學等人文學科領域的工作者也逐漸發(fā)現(xiàn)了熵增原理的派生價值,以此來闡釋人類文明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時,出現(xiàn)的惡化和衰敗的必然趨勢。在《時間機器》里,威爾斯向人類文明敲響?zhàn)I了警鐘,警告世人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進化的最終結果很有可能是毀滅性的?!稌r間機器》反映了威爾斯對維多利亞時期的工業(yè)文明的批判性思考,而這一關于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見解與熵增原理有著驚人的相似度。威爾斯通過小說中時間旅行者穿越時空的所見所聞向人們展示了“熵增”后可怕的未來世界。
三.熵增與進化
威爾斯借時間旅行者之口,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人類世界進化的最終結果到底會是怎樣的?《時間機器》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個消極的結論:“熵增”后的未來世界呈現(xiàn)出各種程度的退化及衰敗趨勢?!稌r間機器》中的未來人類世界的退化主要涉及三個層面:人的退化;社會結構的退化及人類文明的退化。
1.人的退化
時間旅行者發(fā)現(xiàn)了時間的多維性,并依此發(fā)明了時間機器,想穿越到未來看一看那時的人類文明。他在出發(fā)之前對于未來人類世界做了兩種猜測:其一,他既為“人類在這段漫長的時間里已經(jīng)徹底喪失了人性,變成了極端冷酷和兇狠的非人……”(王瑞新,2006:29)感到擔憂;其二,他又確信“千百年后的人類在知識、藝術和其他任何領域都會遠遠超過我們?!保ㄍ跞鹦?,2006:34) 事與愿違的是,時間旅行者在在公元802701年的未來世界見到的埃羅伊人竟是一群退化的人類。長期安逸的生活使他們的體力和智力都嚴重衰退: 他們雖然面容姣好,卻由于只吃水果而皮膚蒼白、面無血色;他們雖然如孩童般天真爛漫、喜愛玩耍,卻容易疲倦、難以對事物保持興趣;他們常年生活在莫洛克人陰影之下,卻自衛(wèi)能力卻以退化殆盡;他們懼怕黑暗,只敢在白天出沒,夜晚則擠在一起在恐懼中入眠。埃羅伊人居住的精美卻破敗的宮殿廢墟恰恰是他們退化和衰退的象征。反之,常年在地下生活的莫洛克人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血腥暴力、性格野蠻。他們的視力因缺少陽光而退化。他們白天在地下用機器生產(chǎn)埃羅伊人的生活用品,夜晚卻大肆捕殺埃羅伊人,以人肉為食。這不禁使會使人們想起達爾文“人形畜類”的解釋。小說中,埃羅伊人的體力和智力不斷退化,直至淪為莫洛克人的食物;莫洛克人雖有好的體力,可人性卻不斷退化,最后成為野獸般的捕獵者。這種捕食與被捕食的關系也印證了進化論“適者生存”的法則,可悲的是在這種法則下,不斷熵增的人類社會已然摒棄了人性。
2.社會結構的退化
在《時間機器》中,八十萬年后的人類世界社會結構退化嚴重。在時間旅行者生活的年代,地球上存在各種復雜的社會構成,如國家、政府、軍隊等。而在公元802701年的未來世界,人類社會已經(jīng)退化為社會構成及其簡單、脫離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的較為原始的社會,他們沒有政府、軍隊、警察等社會構成。此外,埃羅伊人智力底下,沒有領地意識,也沒有剝削意識。莫洛克人雖代表了工業(yè)文明及機器化生產(chǎn),卻始終沒有形成現(xiàn)代化的工業(yè)生產(chǎn)模式。小說中的莫洛克人只是一群烏合之眾,是野蠻和邪惡的象征。他們雖本能地擁有領地意識,卻沒有現(xiàn)代社會的意識:他們不懂得進行社會分工、不懂得構建復雜的社會結構、更不懂得如何運用國家機器。從他們圍攻時間旅行者和捕食埃羅伊人時的野蠻行徑就能看出,莫洛克人并無使用現(xiàn)代化武器的基本意識。他們表面的兇狠并不能給時間旅行者造成實質性的威脅,后者用一根燃燒的火柴就有可能嚇退他們。埃羅伊人和莫洛克人各自退化的社會形態(tài)是社會熵增發(fā)展到最高階段的產(chǎn)物。雙方都喪失了人的社會屬性,沒有建立起強有力的社會組織、沒有律法、也沒有現(xiàn)代社會的意識,安于在這退化的原始社會中尋求自己的生存之道。
3.人類文明的退化
當社會熵增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時,人類會變得愈來愈頹廢,并把代表人類文明的工業(yè)和機械設備視作無用之物。對傳統(tǒng)人文精神、傳統(tǒng)工業(yè)技術的拋棄是人類文明退化的具體表現(xiàn)。人類脫離了先祖文明,走上了自生自滅的道路。小說中,時間旅行者在尋找被莫洛克擄走的時間機器時,誤打誤撞來到了“綠瓷宮”,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里面堆滿了各式各樣古董、武器、機器等物件,猶如一個“巨大的博物館”。緊接著,他就痛心地發(fā)現(xiàn),所有的機器都已經(jīng)被銹蝕,且大多數(shù)都壞掉了。這些象征著昔日人類文明的物件在此時竟被如數(shù)拋棄,這令時間旅行者惱怒不已。埃羅伊人和莫洛克人早已喪失了人類文明的意識,即使將這些象征文明的物件擺在他們眼前,他們也視若無睹。他們只能以原始野蠻的方式生活在地球上。
當時間旅行者經(jīng)歷了與莫洛克人的生死之戰(zhàn),再次乘著時間機器在三千多萬年后的地球停下時,令人絕望的一幕出現(xiàn)了:太陽早已失去了光輝與能量,地球停止了轉動,人類已經(jīng)滅絕,不知名的像巨型螃蟹一樣的生物在地上爬動,呈現(xiàn)在時間旅行者面前的是無盡的黑暗和冰冷;混沌與荒蕪。時間旅行者穿越時空,見證了人類文明從鼎盛時期走向下坡路,直至毀滅與消亡的過程。
四.結語
《時間機器》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熵增下的人類社會并不一定會呈現(xiàn)進步的趨勢,人類進化與熵增是存在矛盾的,科技的進步很可能會以人性的退化為代價。人類進化的最終結果不一定是完美的,相反,結果很有可能是毀滅性的。威爾斯借《時間機器》為人類社會敲響了警鐘,警示人們,在人類文明高度發(fā)展的同時,人類卻有道德淪喪和退化的危險。人類進化的結果不一定完美,并伴隨著人性的泯滅、道德的淪喪、法律的消失、社會結構的退化等諸多可能。
參考文獻:
[1]Clausius,R. The Mechanical Theory of Heat –With its Applications to the Steam.
Engine and to Physical Properties of Bodies[M].London: Johnvan Voorst,1867.
[2]喬治·威爾斯. 王瑞新譯. 時間機器[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6.
[3]鐘翔,勞旺. 維多利亞文化精神與威爾斯小說概觀[J].外國文學研究,1993(3): 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