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紅霞
摘 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從教師做起。首先,要樹立以學生學為主體,教師教為“引子”的現代教育理念。再者,教師要上好語文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應該認真?zhèn)湔n,鉆研教材,因人因材施教,兼顧教學時間和效率,全方位提升自己的同時,引領學生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語文教學;課堂教學效率;目的明確;備課
語文課讓學生感覺難學,耗費大量時間,收獲卻很小,學生會厭學、逃課。只有教給學生語文學習的方法、技巧,讓他們學會學習,主動學習,他們才會對語文產生興趣,語文成績才會提高。提高語文課堂效率是一個老話題了,而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效率,至今還沒有圓滿的答案。這里我根據本人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1 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語文教師要有良好的素養(yǎng)
(一)內容要講到點子上。語文教學要主則詳,次則略,不可平均用力,或按照“作者介紹、時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這種八股味很濃的程式化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這樣就難以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力,教學效率必然低下。教師必須做到,“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飲?!奔淳o抓住課義的重點,牽動人隅而提挈全篇,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著力點要放在能力訓練上。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具備聽說讀寫的能力。而能力是在訓練過程中培養(yǎng)的,因此,課堂教學必須把著力點放在能力訓練上。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徹底改革以知識學習為中心的基本教學體系和以教師講析為主的基本教學形式,而代之以能力訓練為中心的基本教學體系和教師指導下以學生主動學習和練習為主的基本教學形式。要堅持以訓練為主線,使教和學都成為訓練的手段,在聽說讀寫訓練的全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掌握字詞句章等知識。
(三)功夫要下在備課上。課堂教學效果如何,關鍵在于備課。因為備好課是搞好教學的基礎之基礎,根本之根本。教師只有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備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點:即了解學生的知識底細,明確教學目標,掌握課文的重點內容。只有知道學生該學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該教什么,否則,閉著眼睛捉麻雀,大抵是無效勞動而已。教學目標決定課堂教學的方向。課堂教學目標明確,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學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抓教學重點問題,前文已經論及,但需要一提的是,有些課文,如《故鄉(xiāng)》,它不僅有重點,還有難點和要點,而這些又是一個有機的辯證的統(tǒng)一體,備課時忽視不得。《故鄉(xiāng)》的重點是寫閏土和楊二嫂不幸遭遇;難點有好幾處,如自然景物描寫及內容深邃,含義深湛,富有深刻哲理意義的最后一段課文;要點是寫“我”“回故鄉(xiāng)”、“在故鄉(xiāng)”、“離故鄉(xiāng)”的經過情況,突出地寫了“我”“在故鄉(xiāng)”的所見所聞。這些豐富而重要的內容,只有認真?zhèn)湔n,深鉆教材,才能準確把握,深刻理解。
2 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就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一)設疑提問要講究藝術。課堂提問是教師授課過程中普遍采用的一種方式手段,它往往貫穿于教學全過程。既是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理解運用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體現學生自主學習、成為課堂學習主體的主要形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課堂設疑提問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教學的質量,影響著學生思維的訓練。怎樣做好語文課堂中的設疑提問呢?我認為,必須達到四個基本要求:問要有值、問點要準、發(fā)問要活、問要適時。例如,教《故鄉(xiāng)》最后一段:“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边@話具有深刻的哲理,學生較難理解,我們可以從淺處進行提問:魯迅先生所指的“路”,只是簡單的地上路嗎?(當然不是。這路還包含人生之路,社會之路。)那么“路”和“希望”之間有何聯系呢?(路是靠人走出來的,希望也是靠人奮斗得來的。)那么這句話的深刻含義是什么呢?(希望本是沒有的,只要我們?yōu)橹畩^斗,便有了希望。)這樣,一個深奧的問題解決了??傊n堂設疑提問就像一顆小石子,它能激起課堂中的朵朵浪花。一個成功的問題,能給教師帶來無盡的教學趣味,同時也能給學生帶來思考的快樂,思維的提高。我們要善于從教學的實際出發(fā),隨機而變,才能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運用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習興趣。蘇聯教育家說:“有趣味、有吸引力的東西使識記的可能性幾乎增加一倍半?!睈垡蛩固拐f:“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探索。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學生積極性就會明顯提高,學生們才能樂于接受,此所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痹谡Z文課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能使教學過程呈現出情景交融、形聲并茂、生動活潑的美景,不僅為學生提供認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學習中的疑難之處,再現情境,啟發(fā)學生對表象進行分析、綜合、概括,使其思維向深層發(fā)展,給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出來。如《行道樹》一課,教師在教學中,可借助課件展示行道樹的風貌,通過創(chuàng)設視聽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在講授重點語段時,教師根據幾個情節(jié)制作課件,課堂展示給學生看,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良好氛圍,使師生仿佛身臨其境。這種以聲音、圖形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代替枯燥乏味的口授,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效率。
3 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就要加強學法指導,培養(yǎng)自學能力
世界上最有價值的知識是什么?著名科學家達.爾文告訴我們: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語文教學應教給學生聽、說、讀、寫的方法和基本學習方法。從現代科學意義理解,方法是指人們在有關的活動領域,把握事物規(guī)律,完成某種任務而采用的途徑、手段、工具和方式的總結。課前預習的方法適用于每門課程,而對于學習語文,提高語文課堂效率更是非常必要的。通過課前預習,學生掌握了其中的重點、難點,也有了疑難點,這樣在老師講課時,學生就會有目的的聽,帶著問題聽,這樣既加深了印象,又增強了記憶,比無目的、無重點、無計劃的被動聽有諸多好處。課前預習在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的同時,又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率,一舉兩得。課文閱讀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著語文學習的效果,所以教師幫助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教師應在教學中教給學生課文閱讀的思路,即教給學生理解文章結構,概括文章大意,總結文章中心等的方法,要從教學中不斷摸索,指導學生閱讀學習的各種方法。例如,理清文章結構,可以用“抓過渡句法”;閱讀不同文體的文章可采用“析因閱讀法”、“快速閱讀法”、“重點語段突破法”等??茖W的方法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這樣,每教給學生一種方法,就好比教給他們點石成金之術,學生輕松自學的同時,課堂教學效率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總之,提高語文課堂效率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在新課改下,我們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接受新事物,涉足新領域,提高新能力,具有較高的自身修養(yǎng)和文學修養(yǎng),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需求,才能把課上得有魅力,才能不斷提高課堂效率,才能真正適應新的教學形勢。同時,教師要將提高語文效率貫穿在初中語文教學始終,不要急于求成,要穩(wěn)重求進,這樣,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參考文獻
[1]劉德斌.議論文教材編寫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M].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1999.
[2]李德威.如何讓學生不怕議論文[J].新秀論壇,2006.
[3]彭?.議論文寫作思維到位訓練[J].語文教學通訊,2007.
[4]楊顯志.加強議論文教學勢在必行[J].新作文:中學教學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