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群笑
【摘要】 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在腰大池 -腹腔分流術治療交通性腦積水中的護理應用效果。方法 30例采用腰大池 -腹腔分流術治療的交通性腦積水患者, 隨機分為護理組和對照組, 各 15例。護理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干預后, 護理組治療總有效率為 100.0%(顯效13例, 有效2例, 無效0例), 高于對照組的 73.3%(顯效9例, 有效2例, 無效4例)(P<0.05)。結論 給予綜合護理后, 能夠減少腰大池 -腹腔分流術患者不適癥狀的發(fā)生, 提高了手術的效果, 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護理;腰大池 -腹腔分流術;交通性腦積水;并發(fā)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8.155
腰大池 -腹腔分流術主要是分流腰段蛛網(wǎng)膜下腔的腦脊液, 引入腹腔, 是手術治療交通性腦積水的常用手段。選取本院收治的采用腰大池 -腹腔分流術治療的交通性腦積水患者 30例, 給予術前術后綜合護理, 臨床效果良好, 現(xiàn)將結果作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 2013年 2月~2015年 2月本院收治的30例交通性腦積水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護理組和對照組, 每組15例。護理組男9例, 女6例, 年齡11~65歲, 平均年齡(36.2±9.6)歲;6例為高血壓腦出血繼發(fā)腦積水, 5例為損傷后腦積水, 4例為良性顱內壓增高。對照組男10例, 女5例, 年齡 12~64歲, 平均年齡 (35.9±9.4)歲, 9例為高血壓腦出血繼發(fā)腦積水, 4例為損傷后腦積水, 2例為良性顱內壓增高。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術前檢查 主要包括:①兩組患者術前均給予常規(guī)頭顱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I)檢查, 確診患者情況;采用 MRI法檢查頸椎, 排除小腦扁桃體下疝情況;采用 MRI法檢查腰椎, 檢查是否患有影響腰大池置管的疾病, 如腰椎間盤突出或腰椎椎管狹窄等[1]。②術前應對患者進行腰穿檢查, 確定該患者進行腰大池穿刺、置管的難易程度, 詳細了解顱內和椎管內蛛網(wǎng)膜下隙情況, 檢查是否通暢。③還應當進行腦脊液引流測試了解分流效果;取出腦脊液除進行常規(guī)檢查外, 還要進行生化檢查, 以排除顱內感染情況[2]。
1. 2. 2 術前準備 兩組患者手術前均按照常規(guī)椎管手術需要進行術前準備, 及時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交流, 明確說明可能會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 并簡單介紹相應的解決措施, 盡量消除患者的顧慮, 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手術。護士還應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 緩解患者術前的緊張情緒。術前禁食 12 h, 禁水4 h, 手術前1 d, 訓練患者床上大小便。
1. 2. 3 術后護理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 護理組在手術后分別給予以下護理:①病情觀察:患者麻醉蘇醒后, 應當盡量保持平臥位, 護士要隨時注意觀察患者瞳孔情況及生命體征, 特別是體溫的變化情況[3]。若出現(xiàn)體溫升高, 應及時給予降溫治療。②患者四肢肌力情況:手術后應當密切觀察患者四肢肌力情況, 與手術前情況進行比較, 及時了解患者癥狀緩解情況。若患者出現(xiàn)下肢運動及感覺障礙或大小便失禁癥狀, 則可能是損傷了馬尾神經或神經根, 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拔管并配合康復治療。③腹部不適觀察:分流手術成功后, 腦脊液流入腹腔會刺激腹膜, 因此, 患者會出現(xiàn)腹部脹痛, 嚴重時伴隨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癥狀, 一般持續(xù) 1周左右后, 患者會逐漸適應。應當向患者說明出現(xiàn)不適癥狀的原因, 是腦脊液刺激腹部引起的, 這是手術成功的一種表現(xiàn)。此時, 患者會放松緊張的情緒。癥狀消失時, 應當及時詢問患者的感受并觀察腹部癥狀, 如癥狀較輕則不需采取措施;若癥狀較嚴重, 則可給予相應的治療, 如止痛、止吐等[4]。④術后飲食及活動:應當提醒患者要進食多種富含營養(yǎng)物質的食物, 及早恢復體力, 增加機體抵抗能力。鼓勵患者及早下床活動, 防止分流管與黏膜發(fā)生粘連, 但是要注意活動量不宜過大, 以免傷口崩裂, 影響愈合。⑤分流管滑脫:手術后, 分流管會固定在腹肌筋膜上, 護士應當密切關注患者腰部的活動, 若活動量過大, 則會引起分流管滑落, 因此, 應當及時提醒患者采取平臥位或健側臥位, 保證分流管正常使用。⑥避免感染:手術后, 護士應當及時提醒患者定期對傷口周圍進行清理, 減少傷口感染的發(fā)生。
1. 2. 4 術后心理護理 醫(yī)院應當積極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活動, 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 在患者住院期間應當全程給予心理護理;患者入院時應當熱情接待, 幫助患者盡快適應醫(yī)院的住院環(huán)境, 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
1. 2. 5 術后健康教育 患者出院時, 應當向患者詳細講解健康教育, 消除患者的顧慮。告訴患者正確的睡眠姿勢是平臥位或健側臥位, 要盡量保持這兩種睡姿, 盡量不要壓到分流管, 并向患者解釋分流管的作用, 讓患者對分流管有正確的認識。出院后, 盡量不要做強度大的勞動和體育鍛煉, 特別是腰部的運動, 一定要適量, 手術后3周內要避免傷口沾水, 3周后才可以沐浴, 術后傷口會出現(xiàn)瘙癢不適, 此時, 不要抓傷口, 這是傷口的愈合期, 患者要耐心等待傷口復原, 安心休養(yǎng), 若出現(xiàn)異常或不適感加重等情況, 應及時復診等。
兩組患者的干預周期為2周。
1. 3 療效判定標準 患者自覺沒有出現(xiàn)不適情況或者不適情況輕微, 在可以接受范圍, 即為顯效;患者自覺不適癥狀顯著, 不適感明顯, 但是可以堅持進行治療, 即為有效;患者自覺不適情況十分嚴重, 無法繼續(xù)堅持治療, 即為無效??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干預后, 護理組治療總有效率為 100.0%, 高于對照組的 73.3%,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3 討論
有研究表明, 院內護士嚴格掌握術前術后的護理知識, 積極與患者做好溝通交流, 在手術保證效果的前提下做好圍術期護理對提高臨床療效有積極促進作用, 本研究給予患者綜合護理干預, 手術前, 醫(yī)護人員應當向患者耐心講解手術方式、手術的安全性及無痛性等, 安撫患者的緊張情緒[7], 并向患者介紹手術治療的有效性, 增加患者信心;手術后, 患者出現(xiàn)會有很多不適, 例如切口疼痛、惡心等, 患者還會擔心手術成功與否, 各個管路是否會出現(xiàn)意外等等, 護士要考慮到所有可能發(fā)生的情況, 適時疏導患者情緒, 并為其講解相關注意事項, 指導患者配合治療及護理, 使患者能夠積極參與到疾病的康復過程中, 研究結果顯示, 護理組總有效率為100.0%,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3.3%,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不適情況, 保障手術效果。
綜上所述, 綜合護理給予能夠有效降低腰大池 -腹腔分流術患者不適癥狀的發(fā)生, 提高手術的效果,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龔瑾, 葉卓鵬, 李文勝, 等. 腰大池腹腔分流術治療交通性腦積水并發(fā)復發(fā)性腦室腹腔分流術后感染8例臨床分析. 嶺南急診醫(yī)學雜志, 2013, 18(5):344-346.
[2] 萬艷慧, 趙樂, 顧小花, 等. 微創(chuàng)腰大池-腹腔分流術治療交通性腦積水病人的護理. 護理研究, 2013, 27(10):3151-3152.
[3] 馮家豐. 體外可調壓分流管經皮穿刺腰大池-腹腔分流術治療交通性腦積水. 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 2010, 15(1):15-17.
[4] 袁麗敏, 梁雪峰, 巫蘭蘭, 等. 持續(xù)腰大池腦脊液外引流術后并發(fā)癥的觀察與護理.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0, 13(8):33-34.
[收稿日期:2016-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