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漢劉向編著的《說苑》具有很多方面的研究價值,學術(shù)界研究的熱點主要在文學藝術(shù)方面,但作為一部寄托著“擁漢安劉”政治理想的著作,其中蘊含的治國治民理論以及豐富的管理思想,應(yīng)該具有更高的研究價值。
【關(guān)鍵詞】劉向;說苑;管理思想
《說苑》是劉向(公元前77年前6年,本名更生,字子政)輯錄西漢皇室和民間藏書中的有關(guān)資料,通過選擇、分類、整理而成的雜著類編?!墩f苑》今傳本二十卷,每卷各有標目。作者纂輯了先秦至漢初有關(guān)的遺文軼事作為整本書的內(nèi)容,這些事例的來源和出處,大多還可以從現(xiàn)存古典文籍中找到。雖然劉向所處的漢朝獨尊儒家,但《說苑》收錄的材料卻不限于儒門的一家之言,而是“兼綜九流,牢籠百家”,只要能說明問題,即便是“街談巷議”、“道聽途說”的小說家言也在所不避。這與作者的撰述目的有關(guān),“向采傳記百家所載行事之跡,以為此書奏之,欲以為法戒?!币虼怂恰耙灾霎斨G書”,陳古事以諷今,希望援引各學派的學說主張,陳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供君臣等統(tǒng)治層借鑒學習。本文摘引《說苑·政理》中的兩則小故事,故事中記載了明君賢臣治國治民的政治思想、綱領(lǐng)及具體方略。筆者分別對故事進行梳理分析,得以進一步了解其中的學說和智慧,并從故事的哲理中得到啟迪,希望能為現(xiàn)代管理提供有用之處。
一、治民懔懔焉如以腐索御奔馬
此故事亦載于《孔子家語·致思篇》。子貢問治民于孔子,孔子曰:“懔懔焉如以腐索御奔馬。”(要畏懼小心,如同用腐朽的繩子駕馭奔跑的馬一樣)。子貢曰:“何其畏也?”孔子曰:“夫通達之國(國都)皆人也,以道(正確的方法)導之,則吾畜(像牲畜)也,不以道導之,則吾仇也,若何而毋畏?(怎么能不擔心哪?)”。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孔子對人民的充分重視,也可以看出當政者在管理百姓時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
一方面,當政者要了解百姓的力量,如果百姓不加以教化或管理,一旦產(chǎn)生矛盾,將對當政者形成很大的威脅。因此由“懼民”到“重民”再到“與民同樂”應(yīng)該成為當權(quán)者努力營造的一種和諧境界。
另一方面,當政者要用“道”來引導人民,孔子理解的“道”是他提倡的“仁政”和“禮治”觀點,其中“仁政”的核心就是“以民為本”,這與現(xiàn)代管理中倡導的“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有異曲同工之處??鬃诱J為“以民為本”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愛民、富民、使民以時”。
“愛民”的本質(zhì)是尊重人,眾生平等,這不僅包括對人生命的尊重也有對人尊嚴的承認?!凹核挥?,勿施于人”的為仁之方,充分體現(xiàn)了要了解民心,順應(yīng)民意,與民同憂樂的“愛民”方式。
“富民”是“王道之始”,即推行政治思想的基礎(chǔ)和前提。同時“富民”與“教民”又是密不可分的,富而教之,是孔子“仁政”思想的重要主張,讓百姓富裕,物質(zhì)生活得到滿足,再施以德行教化,百姓更容易接受。
“使民以時”的意思是執(zhí)政者要按照農(nóng)時使用民力,“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保ā墩撜Z·學而》)治理一個國家,當政者不僅要執(zhí)事敬業(yè),講求信用,還要勤儉愛民,使民以時。這告誡當政者要以“愛民”為基本點,保護百姓的勞動力資源,能保證在必要的時候,在合適的地點,做正確的事。
另外,孔子又對“禮治”提出了標準?!岸Y治”的原則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即用道德來引導他們,用禮教來教化他們,這樣不但會培養(yǎng)他們的廉恥之心,而且使人心歸順?!岸Y治”的思想要求一個聰明的管理者,在利用規(guī)章制度或行政手段管理員工或群眾的時候,不僅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或德行來感染他們,還有與他們保持聯(lián)系,以謙遜誠信的品德和民主平等的作風,營造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氛圍。
二、任人而治與任力而治
此故事亦載于《呂氏春秋·察賢篇》。宓子賤治單父,彈鳴(彈奏)琴,身不下堂(公堂)而單父治。巫馬期亦治單父,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處(安居),以身親之,而單父亦治。巫馬期間其故(原因)于宓子賤,宓子賤曰:“我之謂任(用)人,子之謂任力,任力者固勞(勞苦),任人者固佚(輕松)?!比嗽唬骸板底淤v則君子矣!佚四肢,全(不勞動)耳目,平心氣,而百官治,任其數(shù)(自然)而已矣。巫馬期則不然,弊性事情(損害性情),勞煩教詔(辛苦宣傳教導),雖治,猶未至也(但達不到所有目標)?!?/p>
比較“任力而治”與“任人而治”的結(jié)果,顯而易見,“任人而治”應(yīng)該成為管理者追求的管理藝術(shù)。那么“任人而治”又有什么要求那?
首先,從故事中可以看出,能夠很好的實施“任人而治”的管理者必須是位“君子”,而在中國古代對君子的品質(zhì)要求太過苛刻。作為“君子式”的管理者,他應(yīng)該具有仁愛而博大的胸懷,能夠“大道容眾,大德容下”;他應(yīng)該謙恭有禮,謹言慎行,虛心納諫,嚴于律己;他應(yīng)該擁有遠見卓識,能夠知人善任,居安思危,在群眾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他應(yīng)該具有清廉節(jié)儉、剛正不阿的品質(zhì),能夠見微知著、才氣過人,遇事盡心竭力。這種管理人才,也是儒家一直追求和推崇的,因為他們能夠更好的執(zhí)行“禮治”與“仁政”的政治綱領(lǐng),也能夠使“德治”與“人治”的效果達到最好。但這種管理人才太過理想化,在現(xiàn)實社會里,很難培養(yǎng)出有如此修養(yǎng)與才干的管理者。所以,在理想的行政條件“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缺乏的情況下,“仁力而治”的管理方式還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作為治國“二機”的“德”與“刑”,“力”可以借助“刑”這個工具實施有效的管理。
其次,“任人而治”關(guān)系到如何用人,在中國古代管理思想中提到了很多選人用人的標準,簡單的有“能者上,平著讓,庸者下”。詳細的有魏文侯選相的典故,魏文侯問李克如何挑選丞相,李克給出了識人的五各標準,即“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保ā妒酚洝の菏兰摇罚┛疾焖谄饺丈罾锼H近的人,考察他富裕的時候所相交結(jié)識的人,考察他顯達做官的時候所舉薦的人,考察他困難沒落的時候不屑于做的事,考察他貧寒窮困的時候不貪取財物的事,從這五個方面進行考察足夠可以選定丞相了。這種識人的方式,不盲目地識別一個難以評估的心,而是從多層次、多角度去捕捉那些大量的與內(nèi)心相聯(lián)系外化的人和事。
綜上所述,“任人而治”的管理方式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shù),越是高級別的管理者,越應(yīng)該追求這種方式,但這對管理者的自身要求太高,所以“任力而治”也是不可或缺的。以“任力而治”為基礎(chǔ),結(jié)合“任人而治”,可以使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更能游刃有余。
三、結(jié)束語
筆者有幸閱讀了《說苑》這本書,從作者著書的目的與內(nèi)容,筆者可以深刻地體會到,作者不僅采納與吸收了先秦兩漢各家學派的精華,而且將其歸納總結(jié)并構(gòu)建了獨特的理論體系,形成了具有包容性與廣博性的管理思想。鑒于筆者的能力,本文對兩則故事中包含的中國古代管理思想,只能作出淺顯地分析,特借本文,希望能夠引起大家對《說苑》中有關(guān)管理方面的關(guān)注和重視。
【參考文獻】
[1] 胡 適. 中國哲學史大綱[M]. 上海:商務(wù)印書館, 1929:43-51.
[2] 劉 向, 向宗魯. 說苑校證敘例[M]. 北京:中華書局, 1987:140-161.
[3] 劉 向, 王 瑛, 王天海, 等. 說苑全譯[M]. 桂林:貴州人民出版社, 1994:258-297.
[4] 成思危, 潘承烈, 虞祖堯, 等. 中國古代管理思想之今用[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1:35-70.
[5] 王澤民. 禮樂制度對中國文化的影響[N]. 甘肅日報, 2009-02-18.
[6] 王澤民. 子產(chǎn)的管理寓言[N]. 甘肅日報, 2009-08-12.
[7] 馬逸群. 《說苑》的管理學思想[D]. 武漢:湖北大學, 2012.
【作者簡介】
周游(1991—),男,漢族,江蘇徐州人,西北民族大學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管理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