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聰(昆山市中醫(yī)醫(yī)院 昆山 215300)
蒼耳子與單毛刺蒴麻的理化鑒別
張聰(昆山市中醫(yī)醫(yī)院昆山215300)
目的:通過理化鑒別的方法區(qū)分蒼耳子與易混品單毛刺蒴麻,為鑒別蒼耳子與常見偽品提供簡單、快速、有效的方法。方法:使用薄層色譜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共同進行鑒別。結(jié)果:紫外色譜顯示蒼耳子甲醇溶液在231nm、279nm處有最大吸收峰,單毛刺蒴麻甲醇溶液在322nm處有最大吸收峰。薄層色譜中蒼耳子比單毛刺蒴麻在接近原點處少一個斑點。結(jié)論:可以通過紫外色譜與薄層色譜這兩種理化鑒別方法對蒼耳子與單毛刺蒴麻進行鑒別,方法簡單、效率高、專屬性強、結(jié)果準確。
蒼耳子 單毛刺蒴麻 理化鑒別
蒼耳子為菊科植物蒼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的干燥成熟帶總苞的果實,在臨床中十分常用。蒼耳子藥用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被列為中品,是祛風濕的良藥[1],具有散風除濕、通鼻竅的作用[2]。其常見偽品有刺蒼耳子[3]、南蒼耳子[4]、東北蒼耳子[5]等,均有比較完善的鑒別方法。筆者在藥品驗收與檢驗的實踐中發(fā)現(xiàn),目前市場上有單毛刺蒴麻Triumfetta annua L[6].的帶總苞的果實混為蒼耳子的現(xiàn)象。由于其果實外觀和蒼耳子極其相像,被混入正品難以區(qū)分。本文選取對儀器等試驗條件要求較低的薄層色譜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行比較鑒別,試圖尋找鑒別蒼耳子與單毛刺蒴麻便捷、高效、低成本的方法,現(xiàn)介紹如下。
UV-2201紫外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蒼耳子:市售(已經(jīng)尤奮強教授鑒定為正品)。單毛刺蒴麻:市售(已經(jīng)尤奮強教授鑒定為偽品);硅膠G(青島裕民源硅膠試劑廠);甲醇為色譜純;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
2.1紫外光譜:分別取兩種樣品,并破皮取出種子,去凈果皮,粉末各1g,加甲醇15mL,超聲處理30min,冷卻,濾過,棄初濾液,吸取濾液0.1mL,置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置紫外分光光度計上掃描,掃描條件:200~400nm[7],狹縫2nm,空白溶劑符合要求。兩者最大吸收波長有明顯差異,蒼耳子甲醇溶液在321nm、289nm處有最大吸收峰,單毛刺蒴麻甲醇溶液在322nm處有最大吸收峰。
2.2薄層色譜:按照《中國藥典》(2015年版)要求,取蒼耳子和單毛刺蒴麻各適量,搗碎,各取粗粉3g,置于錐形瓶中,加甲醇30mL,塞緊、搖晃均勻,超聲處理30min,濾過,濃縮至約2mL,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丁醇-醋酸-水(4∶1∶5)上層溶液為展開劑[8],展開,取出晾干,在氨蒸汽中熏蒸。蒼耳子比單毛刺蒴麻在接近原點處少一個點,差異顯著。結(jié)果見圖1。
3.1蒼耳子藥材外形為紡錘形或卵圓形,長度約為1~1.5cm,半徑為0.2~0.4cm。表面為黃綠色或者黃棕色,藥材表面長有刺鉤,刺鉤長約0.3~0.4mm。頂部長有2枚較粗的刺。有瘦果2個,呈紡錘形[9]。單毛刺蒴麻果實外形呈類圓球形或紡錘形,長約0.7~ 1.1cm,半徑為0.2~0.3cm。表面為黃褐色或黃棕色,果實表面長有細長刺鉤,刺鉤長約0.4~0.5mm。有瘦果2個,呈類球形。蒼耳子與單毛刺蒴麻雖然植物來源不同,但外形極為相似,藥材性狀差異不明顯。若兩相摻雜,僅憑借經(jīng)驗很難通過果實的形狀、顏色、大小、刺鉤的長短、粗細等方面對兩者進行比較鑒別。
3.2在鑒別蒼耳子與單毛刺蒴麻的紫外光譜實驗中,曾使用兩者的乙醇溶液進行紫外光譜掃描,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雖然單毛刺蒴麻種子甲醇溶液與乙醇溶液最大吸收波長基本吻合,但蒼耳子種子甲醇溶液與乙醇溶液最大吸收波長有一定區(qū)別(甲醇溶液中λmax 為321nm、289nm,乙醇溶液中λmax為329nm、311nm)。再進行兩者果實的甲醇溶液的紫外光譜比較,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蒼耳子果實與種子的甲醇液最大吸收波長基本吻合,單毛刺蒴麻果實與種子甲醇液最大吸收波長有一定區(qū)別(果實甲醇溶液中λmax為319nm、265nm,種子甲醇溶液中λmax為322nm)??紤]到蒼耳子種子與果實甲醇溶液紫外光譜特征的一致性,又鑒于藥材種子特性比較穩(wěn)定,以及溶液中的組分相對較少,可以減少干擾。最終采用蒼耳子與單毛刺蒴麻種子的甲醇溶液進行紫外光譜鑒別實驗。
3.3在紫外光譜中蒼耳子種子的甲醇溶液在321nm、289nm處有最大吸收峰,單毛刺蒴麻的種子甲醇溶液在322nm處有最大吸收峰,兩者最大吸收波長有明顯差異。在薄層色譜中蒼耳子比單毛刺蒴麻在接近原點處少一個點,差異顯著。使用以上兩種理化鑒別的方法,相互印證,便可對蒼耳子與單毛刺蒴麻做出較為準確的鑒別。實驗操作簡單,鑒別效率較高,并對儀器設(shè)備要求較低,一般工作人員容易掌握,便于推廣。
[1]崔秀榮,馬海波,張旗,等.蒼耳子的化學(xué)成分和臨床應(yīng)用研究進展[J].現(xiàn)代藥物與臨床,2012,11:614-618.
[2]趙杰.蒼耳子的藥理作用與臨床應(yīng)用[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yīng)用,2010,4(6):96-97.
[3]賈鑫,康小蘭,禹惠婧,等.蒼耳子與刺蒼耳子有效成分含量比較研究[J].中藥材,2003,21:1703-1705.
[4]黃昌杰,林曉丹,李娟,等.蒼耳子與南蒼耳子的鑒別[J].中國現(xiàn)代中藥,2008,10(3):25-26.
[5]左常婷,劉新民.蒼耳子與東北蒼耳子HPLC指紋圖譜比較研究[J].中藥材,2014,37(7):1173-1175.
[6]Haile Adamu Wale,Tamrat Bekele,Gemedo Dalle.Plant community and ecological analysis of woodland vegetation in Me-tema Area,Amhara National Regional State,Northwestern Ethiopia[J].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12,23(4):599-607.
[7]劉訓(xùn)紅,王玉璽.中藥材光譜鑒別[M].上海:第二軍醫(yī)大學(xué)出版社,2001:228.
[8]肖培根.新編中藥雜志[M].北京:化學(xué)工業(yè)出版社,2002:265.
[9]黃學(xué)紅.蒼耳子與蒙古蒼耳子的比較鑒別[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xué)學(xué)報,2007,31(5):628-629.
R282.5
A
1672-8351(2016)08-0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