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鵬
摘 要:借助“霍桑效應”帶來的啟示,從組建班級管理委員會、促進師生深度交流、增強班級凝集力三方面探討在中職班級管理工作中如何運用“霍桑效應”優(yōu)化班級管理,以期能探索出中職學校班級管理工作更為有效的方法與途徑。
關鍵詞:中職學生;班級管理;霍桑效應;研究
中圖分類號:G45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0-0013-01
“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是一項以科學管理的邏輯為基礎的試驗,其目的在于通過改變工作條件與工作環(huán)境等因素,尋找提高生產(chǎn)效率的途徑。霍桑效應告訴我們,當觀察者知道自己成為觀察對象、受到別人注意時,往往會改變自己的行為傾向;當一個人能夠及時排遣自己內(nèi)心的壓力后,往往會在工作或?qū)W習中表現(xiàn)出不同以往的高效率。運用到教育中,學生與那些實驗對象中的一線工人一樣,內(nèi)心渴望能夠得到他人的關注,尤其是習慣了被他人冷落的中職學生,一旦讓他們有所傾訴、受到關注,他們往往也會同一線生產(chǎn)工人一樣干勁倍增,不斷端正自己的學習行為。在班級管理中以“霍桑效應”為啟示,能促進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會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
一、運用“霍桑效應”,組建班級管理委員會
在班級管理中,班委會就好似班級“大廈”的柁梁、椽、柱,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要發(fā)揮班干部的帶頭作用,就要挑選出合適的班干部人選。在以往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常常是以“品學兼優(yōu)”來衡量一個學生是否能擔當班干,但在實際的管理中發(fā)現(xiàn),這些文化學習和品德養(yǎng)成雖然都還不錯的學生,往往人際交往能力偏弱,導致班干部威信下降,反而使班級管理工作陷入被動局面。因此,作為中職班主任,應慎重確定班干部的人選,巧妙運用“霍桑效應”組建班級管理委員會,確保班級各項工作的有序運轉(zhuǎn)。首先,班主任不能一人說了算,對班干部的人選要讓學生自己選舉產(chǎn)生。任何一位學生,只要有上進心、有特長,都可以參選,對學生選舉出的班干部結(jié)果不能有歧義。這樣一來,一些平時成績并不理想?yún)s善于交際的同學也開始漸漸進入競選名單。當這些學生成為班干部后,往往積極性大增,自身的精神面貌也會煥然一新,因為被關注、被重視的緣故,他們往往也會要求自己身邊的好友與自己一樣去表現(xiàn)、支持自己的工作,這樣一來,學生紀律性加強了,班級學習風氣濃了。同時,也能滿足這些班干部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成為他們工作的持久動力。
二、運用“霍桑效應”,促進師生深度交流
“霍桑效應”經(jīng)歷了一個“談話試驗”階段,心理學專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分別與兩萬余工人進行了談話,共歷時八年多,正是專家們的耐心傾聽,使得工人有了發(fā)泄的機會,由于受到外界的關注,這些工人原本低下的績效也反而得到了提升。由“霍桑效應”得知,談話是獲知心聲、宣泄壓力的平臺。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也應運用“霍桑效應”,以談話策略去了解每個學生的內(nèi)心,促進師生深度交流,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去開展學生工作。在找學生談話時,班主任首先應做到尊重學生,避免一些有損學生自尊心的話。只有避免激發(fā)學生的對抗情緒,才能使談話獲得成功。其次,要把握談話時機,正所謂:“打鐵看火候,穿衣看氣候”,談晚了就會事過境遷,談早了,時機不成熟又達不到預期的談話目的。第三,要善于傾聽,善于“察言觀色”。要關注和傾聽學生的言語,有耐心地聽學生把話說完,讓學生能夠暢所欲言,能夠放下心中的戒備。在師生零距離的談話中,只有打開學生的心扉,才有機會去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將談話逐步引向深入。找到問題所在,才能做到對癥下藥。
三、運用“霍桑效應”,增強班級凝集力
“霍桑效應”的奇妙現(xiàn)象告訴人們,宣泄壓力平臺的提供對員工的影響很深,大大增強了企業(yè)的凝集力。同樣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也可運用“霍桑效應”增強班級凝集力。一方面,借助班級日記讓每位學生都能有機會傾吐和釋放內(nèi)心的壓力,有的學生較為內(nèi)向,喜怒不形于色,且也不愿意開口向他人傾訴,但是卻愿意將自己內(nèi)心的煩惱流露于筆端。具體做法是,按學號輪流,每人依次在筆記本上留下自己的想法,內(nèi)容務求真實,也可以對他人的觀點、想法說說自己的意見。班級日記為學生提供了表達、交流的平臺,同齡人之間的交流見證了同學之間的互相鼓勵和純真的友誼。班級日記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思考和表達的平臺,來自同齡人的切身感受在這里交融,大大增強了班級的凝集力。另一方面,借助班報形成統(tǒng)一的班級文化。由學生負責班報的編輯工作,班主任掛總編的頭銜,負責每一期班報內(nèi)容的最后審核和出版工作。每一期班報上,都記載了現(xiàn)代中職學生內(nèi)心的敏感話題,每一個話題都體現(xiàn)了學生之間的種種不同的觀點。一個開放的平臺,不僅成為班主任營造良好班級文化的陣地,還給學生提供了表達的機會,成為一種獨具特色的教育方式。這種非堵而疏的教育方式,更能形成良好的班級文化。
四、結(jié)束語
總之,用霍桑效應原理進行班級管理是一種創(chuàng)新行為,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次新的嘗試。雖然只是一次初步的嘗試,但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可否認,這種方法還有許多的不足,需要繼續(xù)進行研究與嘗試,并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探索出中職學校班級管理工作更為有效的方法與途徑,推動整個班級的進步和成長。
參考文獻:
[1]林慶望.談“霍桑效應”在班級管理中的實踐[J].教書育人,2014(11).
[2]張宏偉,李慶山.職業(yè)學校的班主任工作[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7(02).
[3]于仁財,李海軍.談學生管理工作者的影響力[J].遼寧高職學報,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