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英
摘 要:翻轉課堂為近年來國內外興起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嘗試在課堂上這用這一理念進行教學。 本文嘗試將所構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型用于英語教學中,并以《新編實用英語》Book2第八單元Section4“Applying for a Job”部分的教學設計為例分析說明,以便為長沙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基礎學院(以下簡稱“我?!保┯⒄Z教學改革提供借鑒。
關鍵詞:翻轉課堂;英語教學;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The 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又翻譯為“反轉課堂”和“顛倒教室”),是一種混合使用技術和親自動手活動的教學環(huán)境。2011年在美國各地興起的翻轉課堂(反轉課堂),很快就吸引了多方的關注。它的教學模式是將過去的課堂講解時間變?yōu)楝F在由課內分組討論、做實驗、做練習等活動代替,而課堂講解則以視頻等其他媒介形式由學生在課外活動時間完成。學生在課前利用教師準備好的PPT或者音視頻等材料,通過網絡等信息化手段在家中或課外自主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點或者自主在網上查閱資料等方法來完成學習任務。在課堂上,通常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在老師的參與下開展互動活動,由教師為學生答疑,解惑,探究,并由學生完成練習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比,老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導者,教師角色從主導者轉變?yōu)橐龑д?、助學者、幫助者,甚至可以說是教練;而學生從被動學習者轉變?yōu)橹鲃訉W習者、自我導向的學習者。學生沒完全弄懂問題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網絡上的視頻資料反復學習,仔細琢磨;如果學習基礎很好,學習能力超強的學生,在完成課程所要求掌握的內容之外,還可以和老師一起探討更深層次的、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從而擴展知識??偠灾?,翻轉課堂實際上變成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
翻轉課堂教學法大大減少了教師的重復工作,將簡單易懂的知識點錄制成視頻供學生觀看,可避免教師一遍遍講授同樣的內容。而對學生而言,知識的獲取渠道也更加靈活多樣,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完成預習任務,這樣不僅順應了教學信息化的發(fā)展趨勢,也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做到寓教于樂。
二、高職教育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
高職高專教育是一種將理論知識轉化為應用能力的教育,是一種典型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主張學生課前利用老師做的視頻資料自主學習教師分發(fā)的理論教學資料,而課堂中,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的討論中,將課前理論知識進行實際應用能力轉換的實踐性活動的操練。這樣的教學模式設計切實體現了理論教學有效指導實踐教學,而實踐教學驗證理論教學的理實結合,從而實現將知識轉化為應用能力的教學目標。
根據高職教育這一特點,我們設計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課堂外學習:老師首先設定學習計劃和目標,給學生布置課前任務,要求定時定點學生完成,并實時監(jiān)控并檢查學生的學習完成的情況。我校目前主要是借助大學城這個平臺,通過MOOCs資源建設,教師通過錄制碎片化和微型化的教學視頻講解知識點,并上傳至大學城空間供學生下載學習。同時,教師提供學習指南、授課計劃,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完成同步自測工作,整理學習中的疑點。課堂內學習:首先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交流,提出學習中遇見的疑難問題,學生之間共同研討、老師在旁答疑解難,然后由各小組派代表上臺匯報展示,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綜合評價。最后,根據學生具體情況,老師進一步指導學生進行實操練習,以拓展知識面。
高職教育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課堂外:制訂學習目標(教師)—課前任務設計(教師)—學生自主學習(視頻及網絡資源)—完成自測練習(學生)—整理疑難問題(學生)。
課堂上:分組討論,學習交流—老師指導,答疑解難—學生展示,老師綜合評價—知識拓展,學生操練。
翻轉課堂完全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教學模式,給高職教育的老師打了一針興奮劑,也讓正處于焦灼狀態(tài)的教學改革者們看到了課堂改革的新希望。
三、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法的公共英語課堂案例
“公共英語”是高職院校一門基礎必修課。課程內容涵蓋了“聽、說、讀、寫、譯”各項技能的培養(yǎng)和訓練,通過課程教學,重點加強對應用文等實用文體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滿足在一線工作的業(yè)務人員涉外交際的實際需要。
本案例選取的“Applying for a Job”
為《新編實用英語》Book2第八單元Section4部分,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提前了解如何求職,以及畢業(yè)后尋找一位好的老板和一個好的工作的差異,為學生以后進入社會打下基礎。
1.學習目標分析
本部分學習結束后,學生能夠達到下列目標。教學目標。①學生根據所學的內容能完成課后練習。檢查方式:應用和展示。②學生相互檢查練習并能找出練習中的失誤(說明失誤原因)。檢查方式:評價和小組互評。③根據課文的結構框架,由學生自己設計一篇文章。檢查方式:創(chuàng)造和展示。
2.課前任務設計
(1)學生在課下搜集一些描述人物外貌特征及人物性格方面的形容詞,在課堂上要求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將學習成果展示出來,以檢測學生是否完成了這一課前學習任務。
(2)要求每個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入世界大學城空間,在空間里認真觀看和學習老師錄制的第八單元Section4的視頻“Applying for a New Boss”,然后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同時,為了便于學習和交流,在空間里開設了一個學習交流討論區(qū),供同學之間隨時進行溝通、交流、探討,供老師和學生之間答疑解惑。每個學習小組都設定具體的任務,在課堂上要求每個學習小組派代表來進行闡述,以檢測大家對課文的掌握程度以及學習效果。
(3)上課前一日,學習小組召開小組會議,根據課前任務單上的任務,進行預習展示,并進行小組互評;同時為每位小組成員在第二天課堂上的討論安排好任務。
(4)學有余力的學生可在大學城空間里打開鏈接,觀看學習老師提供的相關英語拓展內容視頻。
3.課上任務設計
本案例展示的課堂設計為2課時,共90分鐘。
(1)各學習小組代表展示他們的課前任務。(25分鐘)
(2)就課文主要內容進行討論,最后老師進行歸納、總結,提煉要點。(20分鐘)
(3)課堂練習,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操練,老師開展巡查,隨時答疑解難。(35分鐘)
(4)老師講評各小組的優(yōu)缺點。(10分鐘)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翻轉課堂的實施奠定了基礎。翻轉課堂模式自引入我國后,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學生的廣泛歡迎,翻轉課堂以其新穎的教學方式帶動我國的教育改革,翻轉課堂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由于翻轉課堂,教師的角色發(fā)生了變化,從內容的呈現者轉變?yōu)閷W習中的教練,讓老師有機會參與到學生的學習小組去,和學生交流,一起討論問題并且為學生答疑解惑。翻轉課堂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并且有利于共享教育資源。
參考文獻:
[1]張躍國,張渝江.透視“翻轉課堂”[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 (3).
[2]張金磊,王 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3):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