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遠 編輯|嚴芳 插圖|李麗
對電子產品愛不釋手
文|高遠 編輯|嚴芳 插圖|李麗
生活在e時代的孩子們,與電子屏幕有著天然的親近!尤其是當孩子樂此不疲的時候,媽媽開始糾結于電子屏幕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
佳一媽:“寶寶才5歲,可是特喜歡玩iPad和手機游戲,且玩得很溜,玩逃脫游戲,小手在屏幕上畫得又快又準,比他爸得分都高。我很擔心寶寶會沉迷在電子游戲中,視力和身體都受影響,不讓他玩,孩子又叫又鬧。該怎么辦呢?”
確實好玩。 不論是手機還是Pad,或是電腦,都有無窮無盡好玩的東西,有無數(shù)的游戲或是動畫片,孩子們很輕松就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內容,并從中獲得快樂。
家長陪伴不夠。很多家長平時忙于工作,陪伴孩子的時間并不多,且不夠用心。平時在家里,電子產品成了“保姆”,是孩子唯一的快樂玩伴,不讓孩子玩,讓他對著玩膩的玩具發(fā)呆?
家長也愛玩。長時間高強度工作,略微閑暇一點,不少家長就希望在家玩一下游戲放松一下,媽媽可能在刷朋友圈追韓劇,孩子看在眼里,就會覺得玩電子產品是天經地義的事。
1.影響視力發(fā)育
寶寶看動畫片、玩游戲時,需要非常專注,而動畫片或游戲,為了追求效果,往往畫面顏色過亮,換屏過快,甚至故意出現(xiàn)晃動、閃爍等特技,很容易讓孩子用眼過度。資料顯示,孩子連續(xù)玩20分鐘以上的iPad,視力會明顯下降,淚膜破裂時間變?yōu)?秒(正常值為15~45秒,少于10秒為病態(tài)),平均每分鐘眨眼4.67次。嬰幼兒時期,眼睛還處于發(fā)育階段,過多地玩電子產品,讓不少孩子早早就戴上了眼鏡。
2.影響身體發(fā)育
孩子在玩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時,經常保持一個姿勢,僵坐在那里,只有兩只小手不停地上下點點畫畫,這對正在長身體的寶寶是非常不利的。運動不夠,身體得不到相應的鍛煉,基本素質就會變差。經常躲在家里玩電子產品,戶外活動少,曬太陽不夠,還可能引起缺鈣。此外,有些電子產品,還存在輻射過量問題,對孩子的健康更不利。
3.影響語言溝通
孩子如果整天抱著電子產品不撒手,與父母和小伙伴之間的溝通自然就減少了,平時接觸外界人和事的機會就更少了,其語言功能得不到足夠的鍛煉。這會使孩子在和小伙伴或老師的溝通交流中出現(xiàn)困難,有想法不能及時準確表達,這樣孩子就會變得更封閉不愛交流,落落寡合。
4.影響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喜歡玩電子產品的寶寶,對成長和成才非常不利。孩子們只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說起游戲眉飛色舞,說到別的則發(fā)傻發(fā)呆,內心不愿了解外面的真實世界。如果家長不讓玩,他們還會大叫、大哭,對電子產品非常依賴。
不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既不可能,也沒必要,重點是家長如何引導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說到底,電子產品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家長能給孩子設定好合理的時間和內容,引導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讓其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積極作用,則電子產品會變成孩子學習的好幫手和娛樂的開心果。
1.進行嚴格的時間管理
孩子每次玩電子產品的時間,多長是合適的呢?專家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每次限定在20分鐘,每天玩2次,則對孩子的視力和智力發(fā)育等各方面,幾乎都沒有不良影響。第一檔早教節(jié)目《芝麻街》每期時長就設置在20分鐘以內,現(xiàn)在還很火的學齡前節(jié)目《巧虎》,每期時長也在20分鐘左右,孩子每天可以看2次。那么,多長時間是過多呢?研究表明,對學齡前兒童來說每天超過1小時,就是時間過長了,會對視力和身體發(fā)育等產生明顯不良影響。
由于20分鐘的時間非常短暫,因此,爸媽要費心給寶寶挑選質量上乘的節(jié)目,要讓這極為寶貴的時間發(fā)揮出最大效果。
2. 幫孩子找更有意義的事
讓孩子不癡迷電子屏幕的最有效辦法,不是把它藏起來,而是用更好玩、更有意義的東西替代它。無論是體育運動、唱歌跳舞,還是看書、講故事、航模、畫畫、演奏樂器,都是不錯的選擇。只要能引導孩子體驗到更多不同活動的樂趣,那么孩子就不會把注意力全部放在電子游戲上了。
3.全家行動一致
對孩子進行電子產品的時間管理,實際上是對全家進行時間管理。如果爸媽都在用手機上網(wǎng)或是看Pad看電視什么的,卻要求寶寶不要看不要玩,可能嗎?即便孩子真的特別懂事,在看書或畫畫,那他也會受到干擾,孩子的專注力無法有效培養(yǎng),長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習,長大后做事必然三心二意,難出成果。
因此,要控制孩子玩電子產品的時間,就要全家行動一致。父母要放下遙控器和手機,陪孩子到戶外運動,在家可以看書、畫畫、講故事、做游戲等等,不能只是要求孩子不玩電子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