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珍珠 魯汝
摘要:現代意義上的健康的含義不僅指身體的健康,還應該包括心理上的健康以及擁有適應社會的人格健全狀態(tài)。心理健康教育與中國夢的正確引導兩者關系極為密切。本文就基于中國夢的引導視角,來嘗試探索農村青年的心理健康發(fā)展現狀,并嘗試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教育方式與方法。
關鍵詞:中國夢;農村;青年心理
中圖分類號:G44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5-0035-02
一、中國夢的正確引導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心理健康才是真正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外教育工作者從不同角度對心理健康的內涵進行了分析。盡管到目前為止國內外教育專家們對于心理健康的含義說法各持己見,但是1946年第三屆國際心理衛(wèi)生大會曾經提出:所謂的心理健康,指的是人的身體、智力和精神等狀況與其他人的心理健康在不矛盾的范圍內,個人的心態(tài)發(fā)展成最佳狀態(tài)。由此本文以為:所謂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可以調節(jié)自我,并且可以用社會認同的方法去適應周圍的環(huán)境,具有一定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并且能夠在這個過程中進行不斷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的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我們就認為是心理健康狀態(tài)。
從這個定義我們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包括障礙性問題的解決,還包括發(fā)展性問題的應對,也就是說心理健康教育面對的群體不僅僅是那些心理有障礙有問題的青年,它還包括正常心理的青年,解決正常心理青年所存在的個性完善、人生規(guī)劃等發(fā)展性問題。這樣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為了調節(jié)心理亞健康狀態(tài),更重要的是它具備了主動性和超前性,重在發(fā)展和預防。其主要目標是促進青年心理水平的健康發(fā)展,培養(yǎng)青年良好的心理水平和完善的人格,培養(yǎng)符合新世紀要求的優(yōu)秀人才。
全面發(fā)展素質教育理論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適宜性的同時,還有利于農村青年德、智、體、美等各方面發(fā)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從而使農村青年能更好地全面和諧的發(fā)展自我。
二、中國夢的正確引導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關系
(一)心理健康教育與中國夢的區(qū)別
首先二者的理論基礎不同,首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基礎主要是心理學、教育學等學科的相關理論知識,二中國夢的理論基礎則主要是馬克思主義的“以人為本”的哲學理論基礎,以及倫理學的有關理論。其次二者的目標也有很大差異,心理健康教育是個體本位的價值取向,也就是說它是青年個人服務的,主要是為了解決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問題,意識到自己與社會的關系,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其核心問題是發(fā)展心理健康和個體成長,工作的重點是幫助青年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提高青年的心理素質,開發(fā)青年個人的心理潛能;而中國夢的正確引導是社會本位的價值取向,它的主要任務是對青年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行指導,重點是提高青年的道德品質,并加以塑造和改變,幫助青年解決道德價值取向的問題,幫助青年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促進社會穩(wěn)定和進步。以上我們看出二者在本質是還是有很大區(qū)別。
(二)心理健康教育與中國夢的聯系
同時,實踐證明,青年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道德品質不是自然形成的。心理品質好的人并不一定具有優(yōu)秀的思想道德素質。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與中國夢的正確引導相比就它們的功能而言還是有很大區(qū)分的。其中就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而言,并不能徹底解決青年在日常所遇到的道德情操、道德品質和思想覺悟等問題。所以中國夢不能依賴心理教育解決青年的所有問題,而是要學會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關注青年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使道德教育系統(tǒng)化;同樣,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要解決青年的心理問題,幫助青年克服心理障礙和治療青年的心理疾病,更重要的是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促進中國夢的發(fā)展,促進學校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從而促進青年以“德”為重的綜合素質的有效健康發(fā)展。
三、現階段農村青年心理問題的表現
(一)學習方面的心理問題
在學習方面,目前農村青年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為疲勞、學習障礙或害怕學習。在訪談的老師中,有很多老師反映青年上課有睡覺,玩鬧,看課外書等情況時有發(fā)生。此外即使聽課的青年也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開小差等現象,有時突然讓聽課的青年回答問題,或者問他們上到哪了,他們完全不知道。這些現象不僅是青年的素質,也是心理健康問題的表現。對于大多數心理健康有問題的青年,他們最初的表現往往就出現在學習上,如果不加以重視的話,最直接的后果是青年的學習成績會直線下降,甚至會引發(fā)更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
(二)人際交往方面的心理問題
人際交往是社會交往中的一種方式,它與心理行為過程是相互影響的,是一種通過各種感情、思想、信息材料等方面進行交流的方式,是人類社會生活最基本的內容,是人類生存的前提和基礎,是人的社會關系和人際關系實現的前提和基礎。沒有人際交往就沒有人的生存。在當今社會,人們所從事的勞動和工作愈來愈復雜,社會化水平也愈來愈高,既有科學分工,又有整體配合,需要人們的團結合作才能獲得成功。同樣隨著物質和文化程度的提升,各種信息越來越多,人們更渴望交流,尤其是文化的交流。農村青年的人際交往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與學校老師、家長及其他成年人的交往,二是與同學、朋友及其他同齡人的交往。兩方面的交往任一方面出現矛盾都會對農村青年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產生影響。在訪談中的一些老師表示由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所以農村青年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對待老師及長輩都表現得比較懂禮貌,但是這種禮貌是局限于師生關系和長幼關系中的,這種交流方式是不健康的,老師和家長往往在和青年交流的過程中,無法知道青年的真實想法,無法走進青年的內心世界,這也造成老師和家長與青年的溝通互動的困難。而在青年與青年之間的交流上也存在很多的問題,比如青年之間的交流較少,交流范圍較小?;旧显诿總€班級都有幾個青年羞于和同學之間交流,性格較為孤僻,朋友較少甚至沒有朋友。這些青年不健康的人際交往模式有著非常大的問題,而且很有可能會影響他們以后的學習和生活。
(三)自我意識方面的問題
自我意識是一個人精神狀態(tài)和自我同世界的關系認識的意識。自我意識主要包括三個層次:第一,了解自己和自我狀態(tài);二是了解自己的身體活動狀況;第三,認識自我的思想、情感、意志和心理活動。自我意識不僅是自我對自身的反應,也是自我對客觀世界反應。人的發(fā)展離不開周圍的環(huán)境,特別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影響著人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在本次農村青年心理問題表現得調查中,筆者主要針對農村青年的情緒控制和自我意志兩個方面進行了摸底。調查顯示,青春期心理發(fā)展的問題,首先是情緒問題,現在的青年情感比較敏感,在情緒表達上比較直接,容易發(fā)火,在情緒控制上幾乎沒有自控能力,抗干擾能力弱,基本上沒有自我調節(jié)能力,情感強烈而豐富,容易產生沖動行為,基本上每個青年都要經歷這一過程。而情緒控制能力弱,可能會造成多種后果:第一,可能會直接導致青年學習狀態(tài)的不穩(wěn)定,情緒穩(wěn)定時學習成績和學習狀態(tài)也會較為穩(wěn)定,但是一旦情緒發(fā)生波動,學習的效果會大打折扣,會直接導致學習成績的下滑;第二,可能會引發(fā)一些社會問題,導致青少年違法犯罪,甚至可能會導致悲劇的發(fā)生;第三,假如青年情緒長期不穩(wěn)定可能會導致青年的身體健康問題,現代醫(yī)學研究表明,有些疾病的產生并不是生理原因導致的,而是由于一些不良情緒導致的。我們知道情緒不僅會影響到青年的精神狀況,還會影響青年對待人和事的態(tài)度和看法,會影響他們處理問題的能力。積極向上健康的情緒會讓青年精神狀態(tài)飽滿,看待事情積極樂觀,處理問題的能力也較高,相反如果青年的情緒狀態(tài)不佳,情緒許低落則會導致他們看待事物也是消極的。因此如果青年的情緒長期處于低落消極狀態(tài)就會引發(fā)很多的心理問題,也會影響青年的人際關系。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學習、人際交往以及自我意識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心理問題。但是由于中國夢的正確引導不受重視,以及任課老師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較為匱乏,導致我們在中國夢的正確引導的教學過程中沒有充分發(fā)揮其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的作用。這有待我們老師和青年的共同努力。
四、中國夢正確引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淺析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國夢的正確引導下順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發(fā)展,是國家在新的局勢下,根據我國經濟發(fā)展、社會發(fā)展、教育發(fā)展和青少年今年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所做出的重要教育決策。另外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國夢教育中運用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探索的局限性,所以當今國內外教育工作者對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道德課中的運用研究的含義并沒有得到明確的界定,同時涉及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國夢的正確引導中的運用研究的研究成果也較少。盡管如此,筆者還是根據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且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平時的思考,對中國夢的正確引導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下了定義。雖然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國夢為出發(fā)點的德育教育中運用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少,但這些研究成果對中國夢的正確引導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仍有重要意義。
從中國夢為出發(fā)點的德育教育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質、內容和功能上來看,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作為中國夢為出發(fā)點的德育教育的替代課程,并不能承擔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所有任務。中國夢的正確引導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和中國夢的正確引導以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有效的結合,運用德育的視角和理論方法,以及心理學的理論、方式和技術,服務于中國夢的正確引導的性質所揭示的內容。
綜上所述,本文對中國夢的正確引導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含義做了如下解釋:中國夢的正確引導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據中國夢的正確引導的課程目標,依據中國夢的正確引導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依據中國夢的正確引導的課程標準,對農村青年進行心理健康方面?zhèn)魇谥R,進行心理障礙輔導教育,進而促進青年養(yǎng)成優(yōu)良的心理品質和健全人格的教學活動。這一教育的特點是把中國夢的正確引導和心理健康教育緊密結合起來。
參考文獻:
[1]彭美貴.現代化視角下大學生和諧人格建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3.
[2]吳云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青年民族主義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14.
[3]吳宏韜.當代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4]段博楠.中國夢視角下大學生政治認同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5.
[5]吳霞.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西南大學,2015.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