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立
【摘要】 目的 探討西格列汀聯(lián)合格列喹酮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方法 80例門診及住院初診為2型糖尿病患者, 隨機分為A組和B組, 各40例。A組給予西格列汀方案, B組給予西格列汀+格列喹酮。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糖濃度、臨床療效及藥物不良反應(yīng)。結(jié)果 A組治療后, 患者空腹血糖(FPG)為(7.6±2.2)mmol/l、餐后2 h血糖(2 h PG)為(8.0±1.7)mmol/l、糖化血紅蛋白(HbA1c)為(7.5±1.6)%;B組患者FPG為(6.5±2.6)mmol/l、2 h PG為(7.3±1.4)mmol/l、HbA1c為(6.2±1.5)%;兩組治療后比較,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兩組患者未見低血糖發(fā)生。結(jié)論 西格列汀聯(lián)合格列喹酮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 且安全性良好, 具有很好的臨床推廣價值。
【關(guān)鍵詞】 2型糖尿??;西格列?。桓窳朽?/p>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147
近年來糖尿病已成為一種慢性流行性疾病, 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胰島B細胞功能衰退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理基礎(chǔ), 胰島素分泌不足及胰島素抵抗是其主要發(fā)病機制[1]。西格列汀為二基肽酶4抑制劑, 是一類新的降糖藥物, 可保護胰島細胞功能, 平穩(wěn)降糖, 減少血糖漂移。觀察了西格列汀聯(lián)合格列喹酮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 進行了相關(guān)研究?,F(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5月~2015年5本院門診及住院初診為2型糖尿病患者80例, 其中男52例, 女38例;年齡45~65歲, 平均年齡53歲。診斷標準參照WHO1999年制定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排除基礎(chǔ)疾病以及心、腦血管并發(fā)癥, 血壓和肝、腎功能均在正常范圍。
1. 2 方法 所有患者經(jīng)控制飲食及適度運動鍛煉。A組口服西格列汀100 mg、1次/d;B組口服西格列汀100 mg、1次/d, 格列喹酮30 mg、3次/d。共治療隨訪3個月,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 記錄治療前及治療后, 兩組檢測FPG、2 h PG、HbA1c等, 計算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治療期間每周復查血糖, 并記錄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情況。
1. 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A組治療后, 患者FPG為(7.6±2.2)mmol/l、2 h PG為(8.0±1.7)mmol/l、HbA1c為(7.5±1.6)%;B組患者FPG為(6.5±2.6)mmol/l、2 h PG為(7.3±1.4)mmol/l、HbA1c為(6.2± 1.5)%;兩組治療后比較,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兩組患者未見低血糖發(fā)生。
3 討論
格列喹酮為第二代磺脲類口服降血糖藥, 早期治療中以促進內(nèi)源性胰島素分泌為主, 治療一段時間后其主要作用在于改善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它是目前磺脲類口服降血糖藥中唯一不受腎功能影響的藥物, 所以可用于腎功能受損的糖尿病患者。其主要作用機制是①促進胰腺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 前提條件是胰島B細胞還有一定的合成和分泌胰島素的功能;②通過增加門靜脈胰島素水平或?qū)Ω闻K直接作用, 抑制肝糖原分解和糖原異生作用, 肝生成和輸出葡萄糖減少;③也可能增加胰外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和糖的利用, 這個功能可能主要通過受體作用來完成。
西格列汀是一種高效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 能改善胰島素分泌指數(shù)和胰島β細胞功能[2], 控制體質(zhì)量、有效降低HbA1c、控制血糖, 還可以延遲胃的排空時間, 使服藥者長時間擁有飽腹感, 從而減少進食量, 服用過程中患者耐受良好并且不增加體重。西格列汀對緩解胰島素抵抗與傳統(tǒng)藥物作用途徑有所不同, 能有效改善肝臟、肌肉的胰島素抵抗;與磺酰脲類藥物相比, 雖都可增加胰島素分泌, 但西格列汀葡萄糖依賴性降糖作用機制在體內(nèi)血糖濃度正?;蛘咻^低時, 不易導致低血糖的發(fā)生[3], 而磺脲類藥物在正常受試者身上也表現(xiàn)出較強的降糖作用。雖然西格列汀、格列喹酮對總體血糖水平的降低作用基本相同, 但在FPG、2 h PG降低方面作用不同, 可能與兩藥作用機制不同有關(guān)。由于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獨特的降糖機制, 其幾乎可與包括磺脲類在內(nèi)的其他降糖藥物聯(lián)合應(yīng)用。有研究表明, 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與磺脲類藥物聯(lián)合治療2型糖尿病的研究中, 兩類藥物聯(lián)合應(yīng)用大大提高了對2型糖尿病的臨床治療效果, 通過應(yīng)用西格列汀聯(lián)合格列喹酮治療2型糖尿病進行了跟蹤調(diào)查, 發(fā)現(xiàn)能有效地控制了空腹及餐后血糖。
本文研究結(jié)果顯示, 兩組患者治療后FPG、2 h PG、HbA1c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兩組患者未見低血糖發(fā)生。
綜上所述, 西格列汀聯(lián)合格列喹酮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安全性較高, 為治療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案;由于降糖機制的不同, 西格列汀聯(lián)合格列喹酮通過優(yōu)勢互補對降低餐后血糖作用更為明顯。
參考文獻
[1] 劉建民. 糖尿病發(fā)病機制和治療的新觀念:胰升糖素中心論.中華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 2013, 29(6):446-447.
[2] 周鵬, 金曉霞, 王雪花, 等. 西格列汀及西格列汀與二甲雙胍聯(lián)合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分析.臨床內(nèi)科雜志, 2012, 29(10): 676-678.
[3] Mu J, Petrov A, Eiermann G J, et al. Inhibition of DPP-4 with sitagliptin improves glycemic control and restores islet cell mass and function in a rodent model of type 2 diabetes.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2009, 623(1-3):148-154.
[收稿日期:2016-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