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諍
想必許多朋友已經(jīng)用彩筆將辦公桌日歷牌上的“9月15日”圈紅了,起碼我就是如此。那一天是今年中秋節(jié),可以想見,彼時即便無法舉頭望明月,低頭看看朋友圈那也一定是月圓人圓的。關(guān)于中秋,關(guān)于團圓,關(guān)于月亮,關(guān)于美酒佳肴和月餅,之于每個中國人皆是茲事體大,古往今來更有太多的詩詞歌賦曾予禮贊?!昂I仙髟?,天涯共此時。”謂之雄渾壯闊,“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謂之兒女情長,“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眳s又最是堪透紅塵俗世。
其實不獨中國人,人類常常喜歡將節(jié)日與吃食聯(lián)系在一起。這大抵是因為,人類的節(jié)日多起于先民時代,往往和祭祀相關(guān),而為“祭祀”說文解字,則本就是“用手抓著肉獻祭”的意思。節(jié)日的意義固然重要,但形而上的想象與回憶,卻似乎非要有道美味勾著饞蟲做引子,才是完滿。巴伐利亞啤酒節(jié),顧名思義本就要把酒言歡,豬肘子卻更是少不了的。中國人就更是如此了,中秋節(jié)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jīng)久不息。中秋節(jié)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xiāng),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中秋節(jié)與端午節(jié)、春節(jié)、清明節(jié)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
而作為中秋吃食中的重中之重,月餅自然當仁不讓。不過自古有多久呢?唐代典籍中記載了一則唐高祖李淵在中秋之夕與群臣一起分食“圓餅”的故事:花好月圓的中秋之夜,唐高祖李淵與群臣一起歡宴賞月,席上有吐蕃商人進獻的珍撰“圓餅”,唐高祖龍顏大悅,接過華麗的餅盒,取出鏤刻著精美圖案的彩色圓餅,指著懸掛天空的明月說道:“應(yīng)將胡餅邀蟾蛛(月亮)”。隨后,將圓餅分賞文武大臣。從此,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便流傳了下來。到了唐玄宗當朝時,一年,唐玄宗和楊貴妃中秋佳節(jié)賞月,在嘗月餅中,唐玄宗嫌胡餅叫法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脫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一名就傳開來。
宋朝蘇東坡《月餅》一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此詩已將“月”與“餅”聯(lián)到一起,月餅寄托了相思之情?!八趾外敝傅木褪翘K式月餅酥松易化的特點,由此可見當時月餅的制作工藝已十分考究。蘇式月餅,別稱“白皮”,最得江南點心清雅典麗的真諦。而制造糕點的那些模子,民間俗稱“餅?zāi)!被颉帮炗 保鄬倜耖g雕塑藝術(shù)的一類,由此可見餅?zāi)T煨退囆g(shù)應(yīng)已經(jīng)形成。我就專門問過上海外灘半島酒店的葉永華師傅,逸龍閣的“龍紋”月餅?zāi)W颖闶菣文舅?,再上好的,也用過楠木。這家酒店的月餅每每能逗引著市民爭搶,甚至在中秋前后不少“打樁模子”還會逡巡在酒店附近轉(zhuǎn)手倒賣,一時成為一景。半島酥皮奶黃月餅一聽名字便是粵式口味了,嶺南一地近代以來屢屢開風氣之先,也領(lǐng)風氣之先,要義一點便是東情西韻,博采眾長:半島酥皮蛋黃月餅是基于1986年香港半島酒店獨家配方的基礎(chǔ)上完成,選取傳統(tǒng)蓮蓉及鴨蛋蛋黃作為陷料并且由葉師傅及他的廚師團隊手工制作,歷來深受賓客喜歡。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fā)晶英。能變?nèi)碎g世,攸然是玉京。”唐代詩豪劉禹錫在 《八月十五夜玩月》 的詩中將玩月之情洗煉而出,飄飄然毫無俗塵氣,讀來令人神往。但近些年來月餅卻在中國這樣一個“關(guān)系”社會變了味兒,雖然沒有發(fā)生過一包“九五至尊”抽倒數(shù)位大員的“事故”,但過度包裝以及由此而來溢至“天價”卻已然成為眾矢之的。撥亂反正是當務(wù)之急,矯枉過正卻又過猶不及。中國人向來“情理法”三字自處處事,現(xiàn)在將“理、法”提前以警示世人,但一個“情”字卻總是萬水千山割不斷。筆者細細追問了半島、華爾道夫、柏悅等幾家酒店今年的月餅行情,大都在數(shù)百元左右,制作精美,口味別致,可以說早已回歸了月餅的本義和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