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烈
劉先生領著他60多歲的父親來看病,說是兩個小時前吃的面條煮得硬了一些,咽了兩口,在胸骨后堵住了,就再也咽不下去東西。老漢用手指著那個部位,滿頭大汗……
哽噎與吞咽不利不同
哽噎不同于平日較多見的吞咽不利。前者突然發(fā)生,原因清楚明白,常常一口東西也咽不下去了,處理得當,下咽立即通暢;后者多緩慢發(fā)生,逐漸進展,自己弄不清原因,去醫(yī)院要通過特殊檢查,如胃鏡、鋇餐透視、CT等,方能確診,往往有重要病變。
要弄清為什么會發(fā)生哽噎
食管腔的“內襯”稱為黏膜,這種黏膜表層細胞就像魚鱗一樣,不但覆蓋得嚴嚴實實,而且表面光滑平整。空虛管腔有數(shù)條縱行皺襞,食物通過時,可暫時展平,使管腔能相應擴大些。食管腺體分泌黏液,像潤滑油一樣,使食物通過更加順利。食管肌肉有規(guī)律性蠕動,推動食物順利進入胃內。
我們還要了解食管本身和它的“左鄰右舍”。成年人食管長約25~30厘米,是整個食道最狹窄部分,食管全程口徑大小也不一致,最窄處口徑約1.3厘米。因為相鄰臟器的經(jīng)過,正常食管有三個狹窄處,正是各種異物易滯留的地方。
食管絕大部分位于胸腔內,前方有主動脈、氣管、支氣管、左心房,后面貼近脊柱(胸椎),真是“左鄰右舍”團團相擁! 由于這種密切關系,使得“鄰舍們”的毛病可能影響食管通暢而發(fā)生哽噎。這些都是腔外因素。
由此可見,要不哽噎,從食管方面來講要保證“三要”:食管腔要通暢,肌肉蠕動要有力,“左鄰右舍”要健康。
容易導致哽噎的情況
食管手術后:對于食管疾?。ㄖ饕鞘彻馨中g是重要治療方法。手術不但影響了食管結構、功能的完整性,手術部位留下的瘢痕還會使管腔的擴張受到一定限制,又會使光滑的黏膜面變得粗糙不平,黏液分泌量減少,使哽噎易于發(fā)生。
胸部放療后:放療廣泛用于胸腔疾病,因為食管黏膜表層上皮對放射性物質敏感,所以也是食管癌的重要治療手段。放療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也可發(fā)生放射性食管炎,急性期的管壁黏膜有充血、水腫、糜爛、潰瘍,管腔變窄,蠕動力減弱,常常要拖延一段時間才好轉,即便到了恢復期,也較易出現(xiàn)哽噎。
安放了食管支架:食管支架可以“撐開”狹窄的管腔,在一定時期內保持管腔通暢,但隨著時間推移,支架彈性減弱,支架位置移動,甚至腫瘤組織侵入支架腔內等原因,即使沒有任何外因,也可能突然發(fā)生哽噎。
食管憩室:憩室,尤其是有較小憩室的患者,通常沒有自覺癥狀,一旦憩室腔內塞滿了食物,或者發(fā)生了憩室炎,脹大的憩室像一個不小的沙袋,突然出現(xiàn)在狹窄的“巷道”內,交通堵塞自不待言!
某些胸腔疾病:就是前面提到的“左鄰右舍”出問題了,如主動脈瘤、左心房擴大、大量心包積液或胸腔其他腫瘤臨近食管者。也有食管癌者因突然哽噎而被發(fā)現(xiàn)的。
脊柱重度彎曲畸形(駝背):食管因為脊柱的彎曲而隨之變彎曲,不能通暢直行,也容易發(fā)生哽噎。
除了食管因素之外,食物的質和量也是導致發(fā)生哽噎的重要原因。堅硬的食物如果仁、硬餅、未熟米飯,纖維素食物如芹菜、發(fā)菜海帶,黏性較大的糯米等食物,一次吞服多種片劑或膠囊藥物、喝水又少時,這些都是發(fā)生哽噎的常見情況。
老年人由于食管蠕動力減弱,發(fā)生問題的機會也要多些。老人防哽噎需要記住這首詩:“仔細咀嚼求松軟,小口慢咽能順暢,相關疾病莫大意,哽噎肯定可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