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金濤
[摘要]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拓展延伸教學的重要作用,深層次挖掘教材內容,找準切入點。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讓生活走入語文課堂。拓展資源來源渠道,豐富教學資源,為初中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提供充分的保障。
[關鍵詞]初中;語文;拓展延伸教學;探索
拓展延伸教學如果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得當,就可以充分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和發(fā)散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反之,如果拓展延伸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應用不得當,沒有對拓展范圍進行明確的界定,就會降低課堂教學效率,對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形成不利影響。語文是內容最豐富、涉及面最廣泛的一門學科,學生深入研究這門學科,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但事實上,許多學生對語文學科教學重要性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錯認為語文可學可不學,上課很無聊,所以很多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這就會對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形成不利黝向。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師對語文學科進行深入研究,優(yōu)化教學方式方法,打破傳統(tǒng)課堂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拓展延伸教學的重要作用,為初中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提供充分的保障。
一、深層次挖掘教材內容,找準切入點
課堂教學效果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教師沒有找準切入點,無法正確引導學生深層次剖析教學內容,使得學生掌握知識內容散亂,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發(fā)揮拓展延伸教學的重要作用,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不同的需求,找準切入點,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活動,讓學生始終圍繞一根主線進行課堂學習,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現(xiàn)以蘇教版初中語文“陋室銘”為例,這首詞表達出了詩人高潔的道德情操,詩人為什么喜歡安貧樂道的生活?這就是研究這首詞的切入點,在明確教學內容的切入點之后,就需要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分析具體的原因。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歸納出具體原因:詩人劉禹錫是一位具有革新精神的朝廷官員,由于參與革新失敗,被貶至地方做小官,地方官員知道劉禹錫是貶職此地,在安排房子的時候故意刁難,因為劉禹錫的對聯(lián)惹怒了地方官員,所以使他在半年之內搬了三次家。劉禹錫對地方官員欺人太甚的行為實在憤然,最終寫下了《陋室銘》表達自己的情操。在學生分析清楚切入點之后,再對原文內容進行剖析,就可以讓學生對詩詞中的感情感同身受,充分激發(fā)出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對教學內容的深入剖析,促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
由此可見,課堂教學中沒有明確的目標,教師漫無目的、照本宣科只會對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形成阻礙作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拓展延伸教學模式,由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和面對學生的心理特點,準確找出教學內容的切入點,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層次剖析,就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二、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讓生活走入語文課堂
尊重個體是新課標對課堂教育教學提出的新要求,不同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需求不同,對教學方式的喜歡程度也不一樣,但生活實際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可以提高全部學生的注意力,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拓展延伸教學模式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尊重學生個體,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并通過生活實際走入語文課堂,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通過學生真正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再以“陋室銘”為例,這個主題看似與學生生活實際毫無關聯(lián),但仔細看來這個主題就存在與社會中,甚至貼近學生的生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先讓學生自己發(fā)表了對“陋室銘”的看法,有學生總結觀點“窮有窮快樂,富人也不一定都是快樂的…”學生的觀點主要是從“陋室銘”的表面進行論述,為了證明這一觀點,教師要求學生舉出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學生舉出了網上_度非常熱門的人物“拾荒老人”的事例,“拾荒老人”自己身患癌癥,卻堅持資助貧困大學生,以拾荒的方式資助了不少于50名學生。這些事例都發(fā)生在學生身邊,學生將這些事例列舉出來,一方面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另一方面也可以從生活事例中得到啟發(fā),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所以,拓展延伸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教師應該重視每一個個體,讓學生生活實際與理論知識教學進行有效結合,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生活實際對每一個學生有所啟發(fā),真正實現(xiàn)初中語文教學重要目標。
三、拓展資源來源渠道,豐富教學資源
隨著多媒體信息技術等現(xiàn)代化技術的蓬勃發(fā)展,信息資源來源渠道呈現(xiàn)出多元化、多樣化的特征,在初中語文拓展延伸教學中,充分發(fā)揮計算機技術和互聯(lián)網技術的重要作用,通過互聯(lián)網拓展資源渠道,不斷豐富教學資源,確保學生掌握全面的知識內容,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再以“陋室銘”為例,由于課本教材中對詩人劉禹錫的介紹不多,為了了解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內涵,學生充分發(fā)揮互聯(lián)網技術的重要作用,通過瀏覽器搜索關鍵點,查閱相關信息,通過查閱信息發(fā)現(xiàn)詩人出身、所處環(huán)境以及詩人心態(tài)等方面的信息資源,學生將這些資源總結歸納起來,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出這些內容和學科信息資源,就可以為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由此可見,拓展資源來源渠道是初中語文拓展延伸教學的核心任務,通過豐富教學資源,簡化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難度,讓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也可以拓展教學內容范圍,讓學生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識,進而逐漸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