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永祥
我的家鄉(xiāng)是十渡,我的家住在距離十渡15公里的王老鋪,我家住的房子在海拔900米的高山上。
站在我家的房頂,北望能見百花山,西看能瞧張家口的雪,南面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沒有霧霾時能清晰可見河北涿州塔。如果再登高賞月,北京城的燦爛燈火會讓你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就是這樣一個小山村,有許多許多的山洞。村南有聽雨洞,村西有黃老洞,村北是蝙蝠洞、三清洞。這些洞都鮮為人知。
小時候上山砍柴,放牧驢、牛、羊,經(jīng)常到洞中躲雨備涼。有時放學不回家,還結(jié)伴到洞中玩耍。那時,沒有想到把家鄉(xiāng)的洞用文字記錄下來讓人傳看。遠離家鄉(xiāng)后,越發(fā)感到家鄉(xiāng)的洞不尋常。特別是當今興起的旅游熱,總書記提出的脫貧致富一個村也不能丟,更感到家鄉(xiāng)古洞具有開發(fā)價值。同事和朋友們打聽到我是王老鋪人,一定要我?guī)麄円辉L家鄉(xiāng)古洞。
聽雨洞在我家的南山下,從山頂就能看到一個又高又大的山洞。它的洞口高、寬都有50米上下,洞的左右直上直下,洞的上崖就像月牙兒一樣掛在山腰。雖然沒有人工雕琢,但拱形的洞口真是巧奪天工。
由于山路崎嶇,來到洞口已汗流浹背。雖然天暖無風,但在洞口能感受到風涼洞冷,一會兒汗水全無。人們說著、笑著,忽然一同事大喊“?!?!大家立定停留,他喊得那個“?!弊謴陌倜咨畹亩蠢飩鞒觯?、停……聲音從大到小,由遠到近,傳到對面的山澗又折回到了洞口。人們又是一片歡笑,大家都感到這里是天然的歌廳,美妙的舞場。
這時有人問,聽雨洞怎么聽不到雨聲?是啊,今天沒有下雨,哪里會聽到雨聲!小時候,一到周日就會替父母到附近的山上放牧。那時生產(chǎn)隊里驢、牛、羊多,放牧的人也多,中午了都會到這里乘涼、吃飯。
說來也巧,在洞里休息十回,有九回下雨。雨來了,其他人覺得牛、羊不會跑就都打瞌睡了,我卻在聽雨、看雨。
雨飄在洞外,那種在水簾洞里的感覺真是無與倫比。雨點兒砸在石片上,是清脆的鈴鐺般的敲擊聲,像一種奇妙的音樂,比長笛悠揚,如協(xié)奏曲般和諧。雨點落在草叢中,草尖、綠葉寧彎不屈的感覺,使大地突然煥發(fā)出嶄新的神采。身處桃源圣地,感恩自然之美。
黃老洞位于村西大西坨下半山腰的崖壁上,洞口向南敞開,為青石發(fā)拱門,頂端刻有的“黃老洞”三個字已模糊不清。因法號黃老道在此修煉而得名。洞內(nèi)有石板炕,炕前有鍋臺。洞內(nèi)東南走向幽深,能聽到潺潺的流水聲。洞里寬窄無規(guī)則,寬處十人并行能過,窄處一人還需側(cè)身。只是每10米就有一堵隔斷墻,共有12堵墻,把洞分為12截,現(xiàn)保存完好。
黃老道在洞內(nèi)長年隱居,修身養(yǎng)性,靠向四周村落民眾“化緣”維持生活。后來黃老道從村內(nèi)收留一穆姓農(nóng)民為徒,法號二老道。平時師父教徒弟為山民們相面、看陰陽宅、瞧風水。民國初年的一天,年邁的黃老道突然感到身體不適,他讓徒弟幫助自己穿上嶄新的黃袍,坐在洞口的石椅子上,面對夕陽就不知不覺地長眠永逝了。師父走后,徒弟就地取材,圍著師父的尸體用石頭壘了一口“棺材”,一面靠著山崖,三面打了石墻,無門無窗,任其尸骨隨歲月風化。在后來的年月,二老道和村民們有時也到洞前為黃老道燒香上供
“文革”中破四舊,有人上山鉆進黃老洞,砸了石佛和香爐,拆了石頭壘的棺材,把黃老道的尸體拋進深谷中。從此,二老道開始在這道道山梁中云游化緣,一時間不知去向。文革后二老道突然回村還俗,過上了與凡人同樣的生活。此后王老鋪村的舊陰陽宅大多都由二老道鑒定。
從此,無人再問津黃老道、二老道的事,也無人再涉足黃老洞。它的洞深、層次走向、地下河流等還有待勘測。
蝙蝠洞更是奇特。蝙蝠洞位于村西北的半山坡上,原叫西坡洞,后來發(fā)現(xiàn)成群的蝙蝠棲息在里面,改稱蝙蝠洞。該洞山高坡陡,需手腳并用爬著進入。洞口也極小,貓著腰鉆四五米遠的窄道,進去后就豁然開朗了。
洞內(nèi)寒氣逼人,黑得伸手不見五指。洞壁奇形怪狀,還有叮咚叮咚的聲響。洞底凸凹不平,有巨石東倒西歪,盡管有強光手電照明,仍然擔憂發(fā)生意外。
走到一開闊地,躺著一塊2米寬的大石板,上面有指頭粗的孔,人們以為是有人專門做的,仔細一瞧才知道是洞頂?shù)嗡斐?。抬頭看到很多冰葫蘆似的石墜兒,有的墜頭還滴著水。再往前走,隨著手電光看到洞頂有一片片、一簇簇黑乎乎的東西貼在洞頂上。原以為是苔蘚之類的東西,仔細一看全是毛茸茸的暗黃色的蝙蝠。它們緊緊地簇擁著,親密無間,又像無數(shù)絨球掛在洞頂上,無聲無息,跟死去了一樣一動不動,它們與外界生機盎然的自然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隨手便摘下兩只,放在手心里也毫無反應,原來已進入暮春,它們還在冬眠。把它們帶回家中,很快就蘇醒了,花椒粒似的小眼睛也睜開放光了,肉翅膀一扇一扇要飛起來!
北京的一些專家,多次到這里考察,做了許多標本,說很有研究價值。此洞氣溫濕度適宜,適合蝙蝠生長,蝙蝠品種有五六種之多。
再往里走真叫別有洞天,洞連洞,洞中有洞,如果進去時不做記號,一般走不出來。使記號這種游戲還是小時候用過的。
三清洞則更高、更大、更神秘。三清洞在村東北的北山坡上,以前叫孟老道洞,洞下河溝山路崎嶇,盛夏時溪水潺潺。洞口有20多米高的臺階,洞口為拱形,門框為青石雕刻而成,拱門內(nèi)有門栓槽口,拱形門外頂上嵌有青石板匾額,上書“三清洞”三個大字。洞外石壁上刻有“三清洞碑記”,為清光緒二十六年春刻文。據(jù)載:道人孟志林入道房山瓦井村承恩寺。游至此地,忽生隱心,忙找當?shù)赜忻娜苏f和,立字購得此洞。
碑記上寫道:山環(huán)水抱,創(chuàng)來千古之奇觀?;⒕猃埍P,足備一時之玩賞。白云低,紅日近,自古常昭。悅鳥性,空人心,于斯為盛。誠可謂,三寶之地萬法之門也。村中鄉(xiāng)首見孟志林誠心好道,情愿將此洞以及前后左右坡地賣出,以供孟食飲。
走進洞內(nèi)便是能容納上百人的大廳,廳的西側(cè)有飲水臺,由洞壁巖石鑿刻而成。池高1米,臺池2尺見方。從大廳右拐,見一大石炕,為當年孟老道的床。順洞北行20米左右西側(cè)有用石頭壘的廁所,清水盈盈,不斷從飲水臺上流出,又順洞邊的小水溝流入廁所,把便池沖得干干凈凈。洞內(nèi)的精巧設計讓人贊嘆。
在大廳的北面有三座石龕穴,里面原來供奉著道教三位最高的天尊,左邊是上清真鏡靈寶天尊,中間為玉清圣境原始天尊,右邊是太清仙境道法天尊,該洞由此而得名。由此北行洞寬,地面可通行兩輛汽車。走過500米的路程便是20米深的陡坡,由此向北延伸,深不可測。
古洞老照片
我上小學五年級時,北京衛(wèi)戍區(qū)一領(lǐng)導帶兵進洞探秘,走了10余里未找到盡頭。稱洞內(nèi)能藏兵上萬,洞內(nèi)有洞,走向不一,有時停下步伐能聽到有嘩嘩的流水聲。該洞到底有多長,共有幾層,支洞有幾個,地下河從哪里流向何方?目前真是個謎。
有時我忽發(fā)奇想,家鄉(xiāng)的三清洞是不是與房山區(qū)張坊鎮(zhèn)的仙棲洞、河北鎮(zhèn)的石花洞、佛子莊鄉(xiāng)的銀狐洞相通?因為三清洞跟它們的直線距離都很近,都是在那片親如“兄弟”的群山懷抱之中。
家鄉(xiāng)的古洞尚有許多未被人們發(fā)現(xiàn)的寶物,待有志之人去探秘、開發(fā)。
(編輯·韓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