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這一個月,接連試了幾臺非常快的車,在保時捷Panamera全球發(fā)布會的行程后,我開著Macan Turbo從柏林到萊比錫,然后開著新一代911Carrera S/4S在保時捷自家賽道跑了不下20圈。
之后,在北京陪我渡過周末的是Lexus RCF,然后輾轉飛到上海,新一代Porsche Boxster S陪了我兩天,F(xiàn)errari 488 GTB陪了我一天,直到幾天前,編輯丟下一輛Audi RS7讓我體驗……嗯,讓我按一按計算器。
概略算了一下,這些車加總起來馬力接近3000hp,它們之間有一個共同特色,就是快!
對了,還有一個共同特色,就是渦輪增壓……除了RCF之外。然后,911、Boxster,還有488 GTB都是革命性的換代車型,都是從堅持許久的自然吸氣陣營歷史性地走入渦輪增壓陣營,功率紛紛上漲了,油耗與排放紛紛降低了,并且更加平易近人,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可以開得飛快,而且快得很夸張。
關于法拉利、保時捷新一代渦輪跑車與上個世代末代自然吸氣跑車的隔代對話,我們會在后續(xù)的雜志專題中詳細交代,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訴你它們沒有辜負自家的金字招牌,盡管它們都換了一種形式繼續(xù)書寫各自的歷史。
但無庸諱言,開著RS7并不會刺激我的駕駛欲望,全新Boxster S也有著這樣那樣讓我難以適應的特L生。911很棒,或許是因為場景在賽道上的關系;當然488GTB也很棒,即便場景不在賽道上。
好吧,其實我比較懷念的是RCF,很奇妙吧?當對手不約而同透過渦輪動力來自我武裝強化之時,Lexus F部門卻選擇了看似比較笨的方法——大排量NA發(fā)動機既無稅金優(yōu)勢,更沒有對手呼之即來的強大扭力,更不會在笨重的車身上再安裝一副四輪驅動系統(tǒng),讓0~100km/h的加速成績表面上看起來進入4秒俱樂部,然后在宣傳口號上說“看!只要超跑不到一半的價錢,便能擁有超跑的性能,還多了更多實用性……”
看到那些說RS7性能足以越級挑戰(zhàn)超跑的網媒報導我也真是醉了。
當今許多性能車,除了快,還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嗎?
RCF其實不那么完美,我總覺得工程師在調配競技與舒適的比例時還是有些糾結,那套靠觸控板控制的多媒體系統(tǒng)也讓我很無語,但RCF那線性,易控與更加融入駕駛意念的動力系統(tǒng),足夠快,也足夠讓我在諸多渦輪怪獸面前多些留戀。
最后,我們還準備了M3 30周年經典大餐,全新的渦輪M3/M4很美好,但我還是懷念我那20歲高齡的E36 M3多一些。你不必跟我一樣,因為將來你一樣會跟你的子孫述說著你當年的渦輪情懷。
陳政義
2016.07.15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