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惠芳
在學習任何一門課程時,興趣永遠都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興趣教學法,如游戲化教學、對話式教學、實踐性教學等,不但優(yōu)化了教學方式,還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提高了教學質量。因此本文有必要對其進行研究。本文就以《公共關系學》為例,對其目前的教學現(xiàn)狀進行分析,根據其教學現(xiàn)狀,提出了興趣教學法的可行性建議。
公共關系學是一門綜合性、應用性學科。其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除了掌握公共關系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外、還要密切聯(lián)系實際,在實踐中努力培養(yǎng)現(xiàn)代公共關系意識,完善自身的公共關系素質,提高實際的公共關系能力,掌握處理人際關系的技能,保證學生在未來工作中,能夠很好的處理各種復雜的事件。然而目前我國很多學校在公共關系學教學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如教學手段還采用“一塊黑板一只粉筆”、教學方法還采用的是灌輸式教學方法等,無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本文有必要對其進行研究。
一、公共關系學的教學現(xiàn)狀
(一)灌輸式教學方法
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忽視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不利于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在教學過程中,過于強調教學如何才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就教材講教材,缺乏生動性,理論性的環(huán)節(jié)占大多數(shù);在講授時 ,主要進行知識的介紹,即老師講學生聽,這樣單向的教學模式容易造成學生思考上的惰性,不會主動思考問題,擴展知識,導致學生學習無興趣,如學生逃課、即使不逃課,也無法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交頭接耳、上課睡覺、玩手機等不良現(xiàn)象。
(二)學生實踐能力差
實踐能力主要指知識的轉化能力。專業(yè)實踐能力是指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來解決專業(yè)領域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公共關系學》教學過程中存在一種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就是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熱情,師生之間也缺乏互動,在課堂上學生也不會對老師所教的知識,提出任何的疑問。糾其原因發(fā)現(xiàn),老師主導性的教學方式,加大了跟學生之間的距離,很多學生不敢提出疑問。并且老師只重視“填鴨式”教授理論知識,從不去組織學生進行實踐和互動,使得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比較弱。
二、在公共關系教學中應用興趣教學法
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個樂觀和光明的教學環(huán)境的重要途徑之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激發(fā)求知的欲望,促進思維活躍,保持學習的持久。在公共關系教學過程中,應該明確教學目標。其教學目的不僅要傳授學生基礎的理論知識,還要交給學生掌握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為學生未來工作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一)巧用游戲化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積極性
游戲教學法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學生共同參與,而不是教師“唱獨角戲”,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和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在公共關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和興趣,制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選擇游戲化教學方式,為學生設置公關關系的場景,為每位學生安排角色,提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公關關系在現(xiàn)代管理中的意義和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如設置一個學生求職的場景,安排學生扮演公司的某個職位角色,讓學生親自參與人事招聘過程,在參與過程中,掌握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
(二)多媒體式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隨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不斷深入發(fā)展,多媒體在教育教學中廣泛運用,它具有形象性、直觀性、信息容量大、知識結構新、聲文并茂等特點,多媒體就象一個“魔術師”借助“聲、光、影、像”,化遠為近、化虛為實把大量的感性材料直接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使教學內容更加具體、生動、形象。這較之教師的講解板書更容易誘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不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加大課堂密度,提高課堂容量,使學生獲得最佳的學習效益。在教學中,教師根據不同內容,比如制作PPT、將教學內容做成圖片、影像以及動畫等方式,向學生進行傳授;也可以下載相關內容的視頻,如可以下載 《公共禮儀》、 《社交藝術》、以及《商務禮儀與公共關系》等,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主動的學習《公共關系學》的相關知識。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改變其主導著的角色,以組織者和輔導者的身份,來拉近和學生的距離,指導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困擾,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質量。
(三)對話式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對話式教學方法是指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引入對話的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采用對話式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公共關系學》的教學質量。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多發(fā)言,暢所欲言。其次積極的向學生進行提問,鼓勵學生大膽的回答,無論答案準確與否都給予一定的鼓勵和贊揚。最后允許課堂自由討論,加強學生之間的團隊精神,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但保證了教學質量,還保證了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未來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公共關系學》的教學目的主要是讓學生掌握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由此可見該課程的設置,在學生未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然而我國目前《公共關系學》的教學現(xiàn)狀卻不容樂觀,不但呆板無趣,還讓學生產生厭煩的心里,糾其原因才發(fā)現(xiàn)是由老師的教學方法導致的,因此必須應用興趣教學法,激發(fā)學生學習《公共關系學》的興趣。如可以采用巧用游戲化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積極性。還可以采用多媒體式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且也可以采用對話式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以此來提高學生《公共關系學》的實踐能力。
(作者單位:寧夏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