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翔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9-0065-01
最近拜讀了劉景忠先生“近距觀察職業(yè)學校課堂” 一書,其中職校生學習動力缺失的背后是什么這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深思。個人認為學習動力的缺失,首先缺失的是學習的積極性 ,下面就這個方面談點看法。
一、學習積極性概述
積極性是人在活動中充分發(fā)揮才能,努力爭取新的成績的一種心理能動狀態(tài)。這種心理能動狀態(tài)是在需要、動機、目標的推動引導下產生的,它表現(xiàn)為各種內部心理活動和外部實際行動的發(fā)生及其努力程度。包含著認識的活躍、情感的興奮、意志的努力等多種心理成分。并且具有明顯的方向性和行動性特點。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一種自覺能動的心理狀態(tài),是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爭取優(yōu)異成績的一種內在心理動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表現(xiàn)在對學習目的、意義的認識;對教師教學主動配合;對學習內容的主動攫取和敢于克服一切困難,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堅強意志以及自覺與人合作、與人競爭的優(yōu)良性格。
二、影響職業(yè)學校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因素
通過多年的職業(yè)學校教學工作使我感到,造成職業(yè)學校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因素較多,我將其歸納為以下幾點:
1.部分學生的綜合素質差。
2.部分學生文化基礎差。
3.激勵機制不合理。
4.職業(yè)學校抓工作一般號召多,抓具體落實少。
5.抓就業(yè)與抓教學工作的部門工作銜接不好,一些工作安排不合理等等。
職業(yè)學校學生正處于生理發(fā)育和自我意識迅速發(fā)展階段,情緒的兩極性較為明顯。老師的疏忽或教育誤區(qū)很容易使孩子產生自卑感,失去學習的主動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應不斷地思考如何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問題。
三、提高職業(yè)學校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對策
1.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師生關系是否和諧融洽,直接影響著教育效果。我們在做工作時,更需要師生之間心靈的溝通。師生之間心心相印,師生之間情感的紐帶就變成了一座智慧的橋梁,沿著它把孩子帶進一個高尚的豐富多彩的充滿陽光的世界。師生關系平等,學生就敢于提出問題,敢于發(fā)表不同的意見,也有興趣和老師一起探討新的問題,產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火花。由此,也進一步告訴我們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的原動力,對提高課堂效益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說任何一堂課,師生都應形成一定的“情感場”,即以教師的“情感場”為核心,去影響學生的情感,逐步形成師生的情感體驗。為此,教師可采用暗示、激勵等方法,以增強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相互合作、不斷探究的自信心,并且通過改變我們的評價語言和評價主體,來達到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而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也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增強其學習信心并成就學生的學習動機。.這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措施 。
2.從學生的主導需要入手,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當個人和群體因缺乏某種刺激時會呈現(xiàn)一種不平衡狀態(tài),對這種不平衡狀態(tài)以及要求達到新的平衡的體驗表現(xiàn)為需要。人們從事各種活動的目的產生于需要,活動的動機也產生于需要?;顒觿訖C是需要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是推動人們進行活動的內部動力。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必須從學生的需要入手,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以推動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 當人們的行動有明確的目標,并且把自己的行動與目標不斷加以對照,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進行速度和與目標相距的距離時,行動的動機就會得到維持和加強,人就會自覺地克服一切困難,努力達到目標。 因而教師在上課伊始,應該告訴學生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教學目標在課始、課中和課末,對學生的行為分別有著導向、調節(jié)、檢測功能,它貫穿一堂課的始終。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把本堂課的具體要求和應該達到的程度都告訴學生。這樣,就能夠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使他們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自查學習效果。同時通過教學和學習的有機地結合、通過學習與未來生活的有機結合,讓學生明白所學知識與他們未來的生活、未來的發(fā)展的利益關系,使學生認識到所學知識對社會和對自己的意義而產生學習的需要,以推動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可謂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