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鷂
【摘要】新課改后,高中的歷史教學也經歷了從“教教材”到“用教材”的階段。而要用好教材就要做好教材的分析工作,教材分析是教師教的前提和基礎,是學生學好的關鍵。那么如何做好教材的分析工作,從而更有利于課堂教學。本文從課堂實踐出發(fā),通過對教材正文、課前提示和邊角料的分析利用,充分發(fā)揮教材的作用,提高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此,發(fā)表一些拙見與各位教師分享。
【關鍵詞】教材分析 課前提示 邊角料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9-0106-01
一、教材分析的重要性
“教材”,顧名思義是教師日常教學的最重要的工具,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依據(jù)。從浙江省這幾年的高考與會考來看,更注重對書本知識的考查,答案原原本本來自書本的也不再少數(shù)。(如:2010高考浙江卷第38題第3小題,考查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國民黨統(tǒng)治后期陷入困境的原因;2010高考浙江卷第39題第3小題,考查了美國1787年憲法的意義;2011高考浙江卷第38題第1小題,考查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點和秦朝郡縣制的特點。)但,從學生答的情況來看卻不理想。原因之一無疑是對教材分析不夠,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殊不知在不求理解基礎上的記憶是沒有效果的。當然也有把知識點背的滾瓜爛熟的,但卻不知該用在哪,更不會知識的遷移,作答文不對題,甚至出現(xiàn)風馬牛不相及的現(xiàn)象。而這些都與對教材理解不夠有關。
二、教材分析的含義
新課程改革后,歷史教材發(fā)生質的變化。教材的編寫上不再拘泥于同歷史教學大綱保持高度的一致,敢于大膽創(chuàng)新。在遵循歷史課程標準的原則下,出現(xiàn)了教材版本的多樣化(如:高一歷史三本必修用的是人民版,高二歷史四本選修用的則是人教版)。在內容安排、教材體例結構、重難點設置甚至是歷史觀都是各不相同。
因此,新課程改革賦予了“教材分析”以新的含義,不再是簡單意義教教材,而是用教材,用好教材。這就要求教師圍繞教學指導意見,通過分析教材,領會教材編寫的目的和意圖。具體分析教材的內容,包括:正文、課前提示、邊角料等,梳理出知識的整體框架,做出合理的教學設計。
三、如何做好教材分析
1.做好對教材主體內容的分析
高中歷史新教材(人民版)在編排上更突出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因此在教材內容的編寫上并不是全部詳細的講述,而需要學生對內容進行細細的品味、分析和理解。如必修三《百家爭鳴》這一課的第一句是“春秋戰(zhàn)國,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都發(fā)生了劇烈變化”。一句話帶過了百家爭鳴的社會背景,如果不做分析,學生并不理解春秋戰(zhàn)國時期為什么會出現(xiàn)百家爭鳴的。因此,教師就應引導學生從經濟、政治和文化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2.利用好課前提示
課前提示作為學生自主閱讀和預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分析理解教材的意義重大。課前提示既是對一節(jié)內容的概述和總結,能讓學生在預習時做到心中有數(shù),也是對一節(jié)知識點的設問,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必修二《近代中國民族工業(yè)的興起》的課前提示:“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經濟結構出現(xiàn)變動,自然經濟加速解體;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首先出現(xiàn)于沿海地區(qū),以輕工業(yè)為主;民族工業(yè)的產生和發(fā)展對于中國社會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既概括性的總結了本課知識和線索:自然經濟的解體→民族工業(yè)的誕生→民族工業(yè)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的意義,又設置了諸多問題。如:存在了幾千年的自然經濟為什么在鴉片戰(zhàn)爭后開始解體?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為什么先出現(xiàn)在沿海地區(qū),又為什么以輕工業(yè)為主?等等。
3.利用好教材的“邊角料”
教材的“邊角料”包括教材正文周邊的“資料卡片”、“知識鏈接”、“學習思考”、 “史學爭鳴”及圖片(還包括歷史圖冊)。新課程改革后的歷史教材改變了過去通篇文字式模式,加入了“歷史史料”、“圖片”等新的素材,并且設置了一些新穎的“學習思考”,而這些就是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理解的有效途徑。用與不用的效果必然是天差地別,不用教師講得死去活來,學生聽得一知半解甚至一頭霧水;用則事半功倍。
(1)“資料卡片”大多是“歷史文字史料”,合理的利用這些史料首先能使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點。 如必修一(人民版)《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一課中的資料卡片:““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國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蹲筠D·昭公二十八年》;(周公)監(jiān)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閱讀“資料卡片”自己得出分封制的主體,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分封制的理解。學生的自我理解肯定勝于教師脫離史實的蒼白無力的說教。其次,加強對“資料卡片”的應用能培養(yǎng)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2)“知識鏈接”大多是對歷史概念的解釋,而高中歷史教材中引入了許多歷史概念(如:代議制、刀耕火種、重農抑商、重商主義等)。學生對這些概念是一知半解,甚至是一片茫然,而有一些復雜的概念光靠老師枯燥的講述學生聽的更是云里霧里。因此,借助“知識鏈接”不但能加深加強學生對這一概念的理解,而且老師在講述的過程中還顯得輕松,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教學方式符合新課改的要求,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必修二專題五第二課《血與火的征服與掠奪》中的“重商主義”這一概念,學生就可以通過自我閱讀理解,并且還可聯(lián)系已經學過的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重農抑商”,讓學生通過對這兩個政策的比較總結出兩者的不同。由此可見利用好“知識鏈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一舉多得的作用。
(3)“史學爭鳴”也是新版教材的一大亮點,主要是當前我國學術界在一些歷史問題上存在的爭議。這些爭議性的話題道目前為止并沒有確定的答案,而這也正是我們教師可以好好利用的資源。如必修一專題三第二節(jié)《辛亥革命》中的史學爭鳴:“有人認為辛亥革命失敗了,也有人認為辛亥革命成功了?!苯處熅涂梢岳眠@一史學爭論設置課堂活動環(huán)節(jié)比如說辯論,也可直截了當讓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發(fā)表直接的看法。這種開放性的課堂模式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從而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總之,做好教材的分析工作,是一線教師教學的前提和基礎。只有不斷的去思考和分析教材,才能有利于教學方式方法的轉變,才能更好的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參考文獻:
[1]王永中《高中歷史教材中“邊角史料”在教學中的運用》《教學與管理》2012年13期
[2]宋春立《增強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教育改革與實踐》 2012年第1期
[3]游德彬《試談歷史地圖冊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合理運用》《科教新時代》201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