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婷
頂著一頭蓬松金發(fā),不講話的時候,他和美國東岸城市大街上任何一個青少年沒有什么不同,然而當他開口談論科學時,一雙眼睛便會瞬間發(fā)亮。他,就是18歲的杰克·安卓卡。
早在15歲那年,杰克的科學研究就已驚動全球。他,發(fā)明了檢測胰腺癌的試紙。
出生在美國馬里蘭州的杰克,從小就對科學非常感興趣。在學校,他的科學怪胎形象受到同學側目,突出的競賽表現(xiàn),也使他成為一個顯眼的目標。
那時,他親密的忘年之交泰德叔叔因為胰腺癌去世,他很傷心。他之所以會動鉆研胰腺癌檢測方法的念頭,就是“想靠科學走出憂郁”。
他在網絡上搜集各種胰腺癌的案例細節(jié),比對后,找出一種在胰腺癌患者身上會巨幅增加并可在血液中測出的異常蛋白質“間皮素”,結合納米碳管做成試紙。
那是在一堂生物課上,老師在臺上講著抗體,他則印出一沓納米碳管的資料,放在桌子底下埋頭苦讀。他靈機一動,老師講到的抗體結合納米碳管,或許正可檢測出異常的間皮素。
他將兩者結合,開發(fā)出的胰腺癌試紙,號稱可比現(xiàn)行的檢測技術快168倍,成本則只有現(xiàn)行800美元費用的1/26667。
從那一堂生物課到最后的成果,中間是199封拒絕信的過程。等到正面回復,是在第192封信的時候……
盡管這個出自15歲高中生之手的發(fā)明,面臨不少醫(yī)學界的質疑挑戰(zhàn),但無論如何,美國已有藥廠和他簽約,著手研究其商品化的可能。
王文華摘自《海外星云》
(年輕人有做夢的權力,有奮斗的資本。本文適用于追求成功方面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