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泉敏
智慧,是指辨析判斷、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能力。語文的智慧,應該給人以理性的啟迪和純美的享受,它往往在教學思路的設計和教學行為的產生中顯現。智慧的語文源生于教師觀念,生發(fā)于語文課堂,生成于語文生活。
一、簡單:智慧語文的根植土壤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鄉(xiāng)下人到集市上去賣瓜,在瓜攤上豎起一塊招牌,上書四個字“此處賣瓜”。有人對他說,招牌上的“此處”是廢話,瓜已經擺在這兒了,還用標出此處嗎?于是賣瓜的把“此處”二字擦了。又有人對他說,“賣”字也屬多余的,這么多的瓜不賣還能自己吃?于是賣瓜的又把“賣”字擦了。還有人對他說,這“瓜”字也不應該寫,攤上放的就是瓜,誰看了都知道。于是賣瓜的索性把“瓜”字也擦了,剩下一塊大招牌。再有人對他說,這招牌上一個字也沒有,還要它干嘛,不如把它扔掉算了,于是那塊空招牌也給扔了。令人發(fā)笑的故事背后隱含著一個深刻道理:“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卑讯嘤嘀镆患サ?,讓復雜的關系一層層剝落,世界就變得通體透明,本體大道就在我們面前打開。簡單才是根本,簡單才是把握大道。
然而,語文教學是有別于“為道”的“為學”過程?!盀閷W者日益”,它非常復雜,而且日趨復雜。再簡單的課文也包含著極其豐富的內涵。一個句子有它的思想含義,一個詞語有它的具體解釋,就是看起來不起眼的標點符號,細細推究起來,也大有文章可做。這些東西都在語文教學的范圍之內,都有必要引導學生細細品味和掌握。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掌握課文,學習運用語言,需要設計一整套教學流程,其間采用的教學方法更是豐富多樣,令人眼花繚亂。最后的效果怎樣?還必須經過形式多樣的試題加以檢測,而試題的類型也越來越新。所有的這一切,都是語文教學回避不了,必須直接面對的。
必須承認,復雜也是必要的一步,沒有它,語文教學將會顯得單調和沉寂。語文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在“復雜化”的過程中從古代“蒙學”階段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學科,而今已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百花園”。但在各種階段,形式畢竟是附著在本體上的外衣,它越增越多,越積越厚,在帶來相應效果的同時,有可能蒙蔽人們的眼睛,使人迷失在復雜的現象之中,以致偏離了語文教學的正確軌跡。如語文中常見的修改病句訓練,這項練習旨在讓學生通過一定的辨析掌握語言表達的一般規(guī)律,學會正確運用語言,包括意思完整、用詞正確、避免重復、前后一致等,但如果把它往復雜的路子上趕,過于程式化、機械化、繁復化,就會沖淡這項練習的“語文味”,甚至會僵化學生的思維,使“大概孔乙己的確死了”這種不合“邏輯”的精彩被排斥在學生的“正確”思維之外。
智慧的語文教學呼喚簡單。面對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誰也沒有本事把每一片樹葉準確無誤地畫下來,高水平的畫家卻能跳出“復雜”,以簡馭繁,寥寥數筆勾勒出樹的大體特征,其高明之處就在于通過簡單表現復雜,借助簡單認識復雜,把握復雜?!八氖陙懋嬛裰Γ臻g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冗繁削盡”正是鄭板橋通過幾十年的實踐打磨,進入刪繁就簡,時而能虛之的高遠境界的真實寫照。語文教學也要從復雜中跳出來,在簡單中把握其本真。具體而言,要精選教學內容,找到以點帶面,牽一發(fā)動全身的關鍵點;要簡化教學設計,提煉一條教學主線,找到一個教學抓手,并以此貫穿教學過程;要淡化應試練習,找到具有“舉一反三”價值的訓練點,取得以一當十、以少勝多的練習效果。概言之,就是要找到“一”,把握“二”,掌握開啟“復雜”大門的鑰匙,借此以簡馭繁,把語文這棵大樹傳神地演繹好、表現好。
當然,簡單不是一味地削減,智慧的語文教學追求的是包含著豐富內涵的簡單。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痹杏鵁o限可能的簡單,才算是把握了語文教學的大道。就拿教學設計來說,好的設計是簡單的,但它具有開放性、再生性,它虛中有實,少中見多,可以生發(fā)出各種各樣的可能。如,在教學《三借芭蕉扇》時,一位教師扣住題目中的“借”字組織教學,安排了以下三個教學流程:回憶借——回憶生活中向別人借東西的經歷和感受;理解借——理解課文中幾次借扇的經過;評價借——對孫悟空“借扇”這件事進行評論。因其簡單,教學就有了抓手,便于課堂上把握和操作,教與學也有了充分發(fā)揮的余地和空間;又因為這樣的簡單是富有內涵的,因而避免了課堂教學空洞無物,使語文教學的目標得以落實。
二、自然:智慧語文的遵循之道
順其自然是一切事物發(fā)展的最高規(guī)律。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要傾聽和遵從自然的聲音,準確地遵循自然所指示的道路。只有跟自然聯盟,才能得到幸福并且造福于別人?!币罁匀灰?guī)則建立教育理論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對“自然”更是敬畏有加,他指出:“教師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他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變?!睙o數事實證明,遵循自然法則,一切得心應手;逆自然而行,則到處碰壁,甚至寸步難行。
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他們的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興趣愛好不穩(wěn)定,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這些心理特征在語文學習上也有相應的表現,如,對文章主旨的把握,對句子的理解,對文本的解讀,都帶有區(qū)別于成人的“孩子味”。但我們常常無視學生的這些特點,以自身的經驗代替他們的經驗,用一己的想法去推測學生的心理,并一廂情愿地去要求學生。曾在一本教育雜志上看到這樣一個教育案例:一位教師讓學生做排列句子練習時,全班僅有幾位學生正確。于是,老師跟學生做了詳細的分析,學生終于“掌握”了。后來一次測試中剛好又出現了這道題,令人費解的是仍有超過一半學生做錯。做過了的題目還是大面積出錯,癥結是題目的難度遠遠超過了學生認知能力范圍。無視學生的情況,學生只能還你一個“令人費解”的結果。
遵循自然首先要尊重學生。學生是什么?學生不是“白紙”,他們有著自己的力量和潛能,包括已有的知識經驗,一定的認知能力,迥異的情感態(tài)度,好動的性格特點,易變的興趣愛好。他們在牙牙學語時,沒有人給他們專業(yè)的訓練,但無意間我們就發(fā)現他們會說話了,而且說得非常準確。從不會到會,這需要多大的力量?只有自然才有這樣的力量!一些東西本來就存在于學生身上,而不是我們外力能強加的,教師的作用僅僅是配合和引發(fā)。一篇課文,在教學之前學生已經有了他們的初步認識,雖然他們的認識離“要求”或“目標”有一段距離,但這“距離”正是教學的立足點,是可貴的教學資源。欣賞“距離”,善待“距離”,才能縮短“距離”,最終超越“距離”。尊重學生還要考慮他們之間的差異。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個體,他們各有各的特點,在語文學習上能達到的高度是不同的。我們不能期望陳景潤在文學領域有多高的造詣,就像很難讓高考數學才得了十幾分的錢鐘書把數學能力提高到正常水平一樣。因為他們有其各自的特殊性,當到達我們需要的高度時,他們本有的高度就不復存在了。
遵循自然的另一個要求是遵循教材內部的規(guī)律,用好教材。對待教材,我們常常把它看作一個靜止的客體,一個有待開發(fā)的礦藏,引導學生“尋珍覓寶”。至于采用什么樣的方式去“開發(fā)”,則主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和教學的需要來確定。其實,教材有其自身內部的規(guī)律,教材之中已經包含了“方法因素”,教材是方法和材料的統一體。正如杜威所言:“方法就是安排教材,使教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方法從來不是材料以外的東西?!?/p>
因此,在選擇方法的時候,要考慮教材的特點,要盡可能地使“學什么”與“怎么學”統一起來,或者讓方法直接從教材中產生,這樣的做法才是最明智的。如何體現這一過程呢?不妨舉個例子。如《學會合作》教學,當一名學生說出“顧名思義”的意思后,教師順勢讓學生對其他詞語進行了一番“顧名思義”,理解詞義。學完詞語后,再來了個“小組合作學習”理解課文,學生在情趣盎然的氛圍中認知了詞語,理解了課文?!邦櫭剂x”“小組合作學習”等方法本身存在于教材之中,方法的運用本身就是一種合乎目的的活動,“學什么”與“怎么學”已渾然一體,不分彼此。這樣的做法無刻意雕琢的痕跡,卻達到了事先預設的目的,真正體現了因“自然”而動的教學智慧。
三、創(chuàng)新:智慧語文的源頭活水
一切事物都在發(fā)展和變化中,花謝了又開,草枯了又榮,但是再開之花、再榮之草不是過去事物的重復,而是與過去事物完全不同的全新。人是否定性的存在,那就是通過對自身的否定實現人生的超越,而這否定的過程就是棄舊圖新、不斷創(chuàng)新的過程。因此可以這樣認為,每個人都有創(chuàng)新的需要,都具備創(chuàng)新的能力,創(chuàng)新是人的本質力量的集中體現。教學需要智慧,需要創(chuàng)新,離開了創(chuàng)新,教師的工作就成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機械重復的乏味勞動。只有通過創(chuàng)新,才能在看似重復的勞動中演繹出變化,體味到精彩,感受到生命發(fā)展的價值。一些精彩的課堂,如果把外在的東西全部卸下,把精要的東西提煉出來,我們會發(fā)現,那主要得益于創(chuàng)新。大到總的教學框架,小到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創(chuàng)新”給課堂教學注入了生機和活力。閃爍智慧光芒的創(chuàng)新,其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長久回味的藝術品,而這樣的“藝術品”對于瞪大眼睛好奇地望著外面世界的學生而言,是一種需要和享受。它吸引著學生,啟迪著學生,提升著學生。當學生對所學內容淡忘之后,有可能教師的創(chuàng)新之舉仍留在學生的頭腦之中。而把所學的知識遺忘之后“剩下的”東西,不正是我們孜孜以求的真正意義的教育嗎?
創(chuàng)新需要智慧,智慧體現在創(chuàng)新之中。創(chuàng)新首先是一種有別常態(tài)的變化,它表現為別出心裁,與眾不同,并不斷有新的東西產生。但是體現智慧的創(chuàng)新不單單是“未曾有過”式的獵奇,而是符合規(guī)律的“應然”。它像一件藝術品,粗看讓人一驚,驚嘆于藝術家豐富的想象。但是過后覺得它應該是這個樣子,其他別的樣子都不如它來得好,它是理所當然的“應然”。別出心裁困難,因為它必須是全新的,具有超越性的;理所當然也不易,因為它要讓人理解接受,讓人覺得理所當然,非此不行。意想不到靠的是“出奇”,理所當然靠的是“合理”。光有合理會流于平庸,僅憑出奇會華而不實。智慧的語文教學要求兩者完美結合,追求的是合乎規(guī)律的出其不意和意想不到的順理成章。
創(chuàng)新無處不在。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就在不自覺地“創(chuàng)新”。一篇課文,每教學一次,教學環(huán)境不同,教學對象不同,教學方法也不同,最后形成的教學過程也是不一樣的。在這許多的“不同”中,教師就在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不斷滿足自己的創(chuàng)新需求,提升自身的生命價值。把目光投向我們的周圍,稍加留心,我們會發(fā)現教學創(chuàng)新的案例俯拾皆是。如《灰椋鳥》最后一個自然段揭示了人、樹、鳥三者之間的關系,說明植樹造林對于愛鳥、護鳥的重要作用。一位教師在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時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流程:先從句子中提煉出“人”“木”“鳥”三字,讓學生練習組合說話,認識三者關系。在此基礎上,教師把“人”“木”“鳥”三字結合,在黑板上板書了“鵂”字。學生看后一愣,這是一個生僻字,他們很想知道這是什么字,這個字的意思是什么。教師抓住機會,向學生解釋道:“這是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鵂留,這種鳥非常稀有,現在已經絕跡……只有植樹造林,把‘人’‘木’‘鳥’三者很好地結合起來,才能把這種鳥留住?!甭犃死蠋煹囊环愂?,學生明白了這段話的含義,體會到愛鳥護鳥的重要性。這一教學設計給人耳目一新之感,它出乎意料,又自然而成,幾乎沒有任何“替代的空間”?!傍牎弊忠罁虒W需要從課文中提煉出來,但細細一品,與其說字從文來,不如說文因字生,因而體現了“順其自然”的智慧要求。
創(chuàng)新不在于量的多寡、質的優(yōu)劣,而在于能否給人以啟發(fā),讓人獲得藝術享受。一句話、一個手勢、一件教具運用得當,都能體現創(chuàng)新的要求,都會閃爍智慧的光芒。當然,要找到這樣的創(chuàng)新,并產生理想的教學效果,必須加強平時知識經驗的積累。我們所能想到的都是客觀存在的,所謂的“沒有”“全新”只是某種意義上的相對,而不是無條件的絕對。深入鉆研教材,對教學始終處于一種關注的探究狀態(tài),才能在外部條件的刺激下,或在教學需要的時候靈感頓顯,運用智慧,產生符合語文教學規(guī)律的讓學生經久難忘的“神來之筆”。
四、高效:智慧語文的產能保障
效率問題是困擾語文教學界多年的一個老問題。早在上世紀70年代,呂叔湘先生就針對當時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尖銳指出:“十年時間,二千七百多課時,用來學習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他還指出:“是不是應該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用較少的時間取得較好的成績?”“二千七百多課時”的付出,“大多數不過關”的結果,效率效果雙雙落空的現象已經成為一去不復返的歷史。語文教學所取得的成績(效果)與過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增強了,知識面變廣了,特別是言語交際能力,更是過去的學生不能同日而語的。但是時代在進步,新的時代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在保證教學效果繼續(xù)提高的前提下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已經擺在了議程上。
效果和效率之間存在著矛盾,效率是單位時間內獲得的效果,提高效率一方面提高效果,另一方面還必須盡量減少付出。但是要有好的效果,一般無捷徑可走,需要多下功夫,多花時間。語文知識的積累,語感能力的提升,更需要日積月累,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實現。再高明的做法,不下苦功夫,不可能收效。拿低年級的識字教學而言,不經過一定量的抄寫積累,教學方法不論如何高明,字形掌握還是難以保證。如果沒有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效率要來又有何用呢?在令人滿意的效果面前,鮮有人會問取得這個效果下了多少功夫?花了多少時間?是否有少花些功夫、少耗些時間的必要?而只有當學有所退的時候,才會后悔當初為什么不多花些時間,以獲得更佳的效果。
如何調和兩者的矛盾?積極的方法是關鍵。如教學一個生字,通過教學方法的革新,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可以達到讓學生過目不忘的狀態(tài),獲得刻骨銘心的效果。一位教師在教學“肺”字時,為防止學生把右半部分寫成“市”字,用了“透視法”。他先給學生出示“脯”字,讓學生看看胸脯中有哪些器官。然后把“脯”的兩橫、一點依次去掉。通過透視,學生牢牢記住了“肺”字的寫法。學生用最少的時間,達成了要通過大量抄寫強化才能牢固掌握的目的。如果在每一個細節(jié)上,都能從得法開始,那就可以逐步逼近語文教學高度有效的愿景。
另外,還必須考慮的一個因素是要樹立科學的效果觀。效果存在著一個“合理閾”,它的最佳點不在最高處,它會離理想的高點有一定距離。有人通過多年的調查研究,發(fā)現處于班級中上水平的孩子今后的發(fā)展?jié)撃茏畲?,這一現象被稱為“第十名現象”。之所以會出現著這樣的狀況,究其原因,是因為處在這個水平段的學生,既沒有優(yōu)等生害怕別人超越的焦慮,也沒有后進生落后被動的壓力,前有進的余地,后有后退的空間,身心處于極佳狀態(tài),潛力便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同樣,在語文學習上,不能忽視這樣的“缺”,如閱讀訓練常有這樣的情況,豐富多彩的答案常常伴有錯誤(如錯字病句等),存在一定的“缺陷”,要求“完美”則免不了平淡。在“完美的平淡”與“缺陷的生動”之間,該作何選擇?值得玩味和深思。誰也不會認為斷臂維納斯缺少了什么。不僅如此,就是因為她的“缺”成就了她的美,是“缺”給人以無限想象的空間和思考的余地。因此,追求效果不是朝著極限無限逼近的過程,而是在一個區(qū)域內的恰當把握。確定了這樣的效果觀,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才有了可能,有了信心,更有了方向。
朝著最高的目標不斷前行,在突破一個又一個“高度”的過程中,體驗不斷超越帶來的快樂,我們的腳步會因此走得自信和堅實。而用另外一只眼睛看待“高度”時,我們就會發(fā)現身邊也有美麗的風景,于是在欲超越而又暫不能的時候我們不再困惑和迷茫,我們的腳步會因此而走得更為穩(wěn)健。我們就是靠這雙腳行走在語文的世界里,不斷去追尋著語文的“智慧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