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紅
摘 要: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極重要的內容,不僅能夠落實現代教學環(huán)境下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還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并進一步強化語言表達能力。近年來,在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下,提高小學作文教學質量已經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诖?,就需要明確現階段我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中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而提出有效的改善和解決策略,以提高小學作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 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訓練 有效策略
在長久的教學環(huán)境下,我國應試教育的教學理念阻礙了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成長,現階段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作為小學語文重要組成部分的作文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充分迎合素質教學的教學要求和整體發(fā)展趨勢,以實現基礎教育階段學生能力的全面提升[1]。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采用科學的教學方式,在確保作文教學質量的基礎上,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進而推動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一、小學作文教學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一)沒有認識到作文教學訓練的重要性
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作文訓練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教師應該明確作文教學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進而實現能力的提高。但是,在實際作文訓練活動中,教師側重基礎教學,以提升小學生的基礎知識點,一定程度上忽略作文教學的重要性。
(二)教師不注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
就小學生來看,因受到其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和年齡特點的影響,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均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這就需要教師順應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有效地培養(yǎng)其寫作興趣,以強化教學效果。但是在實際作文訓練中,一些小學語文教師不注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在教學訓練中多是安排固定題目,這極大地限制了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三)寫作形式單一、僵化
在我國現今的小學作文教育中,單一命題依然是常見的訓練形式,這極大地束縛了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并且在過于局限的基礎上不能有效地掌握寫作中心,進而寫作積極性不高,嚴重限制語文能力的提高。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訓練的有效策略
(一)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取材和立意
在傳統(tǒng)教學活動中,作文教學訓練單一且狹窄,且多是通過固定命題的方式進行,這極大地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而且在進行選材和立意的講解時多是通過優(yōu)秀作文的示范,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忽視學生的主體性,難以體現出自己的特點[2]?;诖耍處熜枰隗w現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出發(fā)感知世界。
比如教師以“我最喜歡的布娃娃”為主題進行寫作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前要求學生進行準備,將自己喜歡的布娃娃帶到課堂,向同桌、同學講述它的來歷和自己最喜歡的原因,這樣的方式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真實感,對具體的寫作有認同和感知,為寫作訓練提供有效素材。
(二)引導學生在寫作中表達真情實感
寫作是將內心的語言以文字的形式呈現,屬于精神層次的勞作,富有真實的感情,否則只是由文字拼湊起來的長句。于小學生而言,情感會真實流露,并且在寫作過程中受自身積累的限制不會用過多的修辭,所以強化真實情感的表達有助于寫作能力的積累。比如,在以《我給媽媽洗腳》為題目進行作文訓練時,教師可以借助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方式,放映央視一套“給媽媽洗腳”的公益廣告,強化小學生的心理認知,然后教師發(fā)揮引導作用,使學生有給媽媽洗腳的意識?;诖?,通過教學案例及切身的經歷,在寫作時,學生會融入自身的感情,會使文章變得更真實而飽滿。
(三)強化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
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需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上強化學生間的交流與溝通,調節(jié)課堂教學氛圍,并在交流活動中強化自身意識及增加對同學的了解及實現資源的共享,進而有效培養(yǎng)寫作興趣[3]。比如,在進行《這就是我》的寫作訓練時,教師可以以寫作題目為中心,將學生進行小組的劃分,在組內進行交流與溝通,進行自我認知的交流與溝通,然后明確認知自己眼中的自己和同學眼中的自己有什么不同,以跳出自我主觀的局限,而對自我有更直觀的認識,并在交流活動結束之后會有想要了解別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樣的,就會跟朋友、家人等交流和溝通,最大限度地為寫作提供素材,這樣的基本過程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自我認知意識和思維能力,極大地提高綜合素質。并在強化自我認知的基礎上善于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素材的積累,使得開展非命題作為訓練時有明確的方向和思路,并且在同生活實踐相聯(lián)系的基礎上極具真實感。
語文是逐漸積累的過程,作為小學語文教學重要組成部分的作文訓練不會立即就見成效,所以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語文學習和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為教學活動奠定基礎。另外,除了課堂教學外,一定程度上可以鼓勵學生強化課外閱讀,加強語文基礎積累,對原本具有真實性和生活氣息的文章進行質的提高。整體而言,語文作文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在教學訓練時,需要順應小學生的心理特征,采取漸進式的方式實現寫作能力的提高,進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趙鳴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改進策略窺探[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01:61.
[2]綦洋.淺談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J].新課程(上),2015,06:116-117.
[3]符秋霜.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J].亞太教育,2016,1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