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論語·學而》
年輕人,在家就要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就要敬愛兄長,為人要謹慎,說話要誠實,要廣泛地友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做了之后,如果還有剩余的精力,就去學習文化。
孔子對學生的教育是全方位的,尤其重視培育他們的道德修養(yǎng),比如“孝”“悌”“謹”“信”“仁”等??鬃诱J為,年輕人首先應該注重提高自己的道德水準,而學習文化知識,則是道德實踐達到一定水準后才需要考慮的事情。這種先德后才的教育觀被后世所繼承,戰(zhàn)國晚期的荀子就說過:“君子能亦好,不能亦好;小人能亦丑,不能亦丑?!保ā盾髯印げ黄垺罚┻@是認為道德水準不高的人,無論有沒有知識和能力都是不好的。現(xiàn)代社會的人才取向多是“唯能力論”,在評價一個人時,往往比較重視學歷、能力和工作經(jīng)驗,卻不太在意其道德水平的高低和個人修養(yǎng)的優(yōu)劣。然而,一個道德敗壞的人,才能越出色,取得越高的職位,對社會造成的危害可能就越大。從這一點說,建立“道德檔案”,重視道德教育,確實很有現(xiàn)實意義。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論語·學而》
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孔子政治上不太得意,無論在父母之邦魯國,還是在齊、楚、衛(wèi)、陳等其他諸侯國,都沒有獲得充分施展政治抱負的機會,有時甚至還被威脅和驅趕。但是,孔子并沒有因此而絕望,也沒有抱怨別人不了解自己,而是將“不了解別人”當作大問題,這不僅表現(xiàn)出孔子具備“恕”的良好修養(yǎng),也體現(xiàn)出他的處世智慧。在孔子看來,別人“不了解”我,無傷道德,也不會危及自身,因此不必耿耿于懷,如果把這種事情都掛在心上,則是修養(yǎng)淺薄的表現(xiàn)。然而,如果我們不了解他人的品性和做事風格,則很難與人相處,更不用說成就事業(yè)了。
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論語·八佾》
君子沒有什么可爭的事情。如果有所爭,那一定是射箭比賽吧!即使是比賽,也是互相作揖,彼此謙讓,然后登上臺階,射完箭后走下臺階又互相敬酒。這種競賽活動都不失為君子。
在孔子生活的時代,“君子”應該掌握六種技能,即“禮、樂、射、御、書、數(shù)”六藝,其中的“射”,就是射箭。在春秋時期,很多重要儀式中都有比賽射箭的項目,稱為“射禮”。這種射箭比賽既考驗參與者的箭術技藝,又考驗參與者的禮儀風范。僅僅箭法出眾卻沒能表現(xiàn)出謙讓與友善的人,是無法獲得好評的。君子習射,既是應對戰(zhàn)爭的需要,也是一種對自身修養(yǎng)的鍛煉。孔子主張君子不爭,即使在必須分勝負的射箭比賽中也要保持平和謙讓的君子之風,是很有深意的。過于強烈的競爭意識往往會扭曲人的心靈,使人為了獲得最終的勝利和成功而不擇手段,這種做法給社會和國家?guī)淼牟涣加绊懯请y以估量的?,F(xiàn)代體育競賽雖然以“更高、更快、更強”為宗旨,卻也時時強調“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正是基于這一原因。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論語·雍也》
樸實勝過文采,就會顯得粗俗野蠻;文采勝過樸實,就會顯得虛偽浮夸。樸實和文采配合適當,這才是一個君子。
成語“文質彬彬”即源于此句。天生的質樸道德與來自后天的學識風采,構成了同一人格的兩面,無論古人今人,莫不如此??鬃影褍烧吲浜线m當?shù)娜朔Q為“君子”,是對其修養(yǎng)水平的高度評價。“文”與“質”的較量,是君子人格構建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個誠實樸質的人,不一定有出眾的風范;一個風度翩翩的人,未必能做到平和誠懇。兩者雖然表現(xiàn)不同,實則都是“文”與“質”的失衡,同樣不可稱為“君子”。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論語·雍也》
中庸作為一種道德,是至高無上的!但人們?nèi)鄙龠@種道德已經(jīng)很久了。
提到“中庸”,很多人將其理解為折中、妥協(xié),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保守態(tài)度。其實這是對“中庸”思想的誤解?!爸杏埂辈粌H是建立在人性基礎上的倫理道德觀,也是一種方法論??鬃訉⑵淇醋魇且环N崇高的道德修為和君子之道的最高層次。依據(jù)儒家經(jīng)典,我們可以將“中庸”解釋為“用中”之道,即在生活實踐中恪守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中正之理,具體表現(xiàn)為四條原則:一是“過猶不及”的適度原則,二是“執(zhí)兩用中”的整體原則,三是“時中權變”的調適原則,四是“和而不同”的和諧原則。中庸思想千百年來塑造著中國人“與人為善”的人格特征。我們應該摒棄長久以來對“中庸”的誤讀,充分認識到“中庸”對當下人們實現(xiàn)身心之和、人際之和、人與自然之和、人與社會之和的作用,以利于我們立身處世、齊家興業(yè)和治國安邦。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論語·述而》
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快樂也就在其中了!用不義的手段得到的富貴,對我來說就好像天上的浮云。
孔子從不反對憑真本領獲得富貴,卻對通過歪門邪道得來的財富和地位非常反感。他認為,對于有理想的人來說,過貧困的生活一樣有樂趣,不合道義的富貴,是應該被拒絕的。孟子也說:“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孟子·告子上》)認為即使俸祿達到萬鐘粟米之多,如果不合禮義,也是沒有意義的,不應該接受??鬃舆@種重道義、輕富貴、安貧樂道的思想,可以使我們認清道義和利益的關系,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避免受個人欲望驅使而做出危害社會的事情。必須指出的是,儒家的重義輕利不是反對人們獲取正當利益,而是反對為獲取利益而不擇手段;安貧樂道也不是不思進取,而是在沒有正當上進途徑的情況下不逢迎茍且求進。
過則勿憚改。
——《論語·子罕》
犯了錯誤不要怕改正。
有些人明知自己犯了錯誤,卻礙于面子、聲譽等因素,選擇了遮遮掩掩、文過飾非,這不僅不利于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提高,還可能在將來犯下更大的錯誤,這是孔子不愿意看到的,于是他向弟子們提了出來??鬃拥牡茏幼迂曊f得很明確:“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子張》)誰犯了錯誤,別人心里都很明白,只有及時改正,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和敬重。孔子有時候就像一個“啰唆”的長者,他常常為弟子擔心,生怕他們走上歪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犯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有錯卻不愿改正。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論語·憲問》
修養(yǎng)自己的身心,敬慎從事。修養(yǎng)自己的身心,使親朋好友安樂。修養(yǎng)自己的身心,使所有的百姓安樂。
子路向老師詢問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君子,孔子提出了君子的三種境界,一層比一層高,體現(xiàn)了儒家“內(nèi)圣外王”的思想。第一層是修養(yǎng)身心,保持恭敬之心,養(yǎng)成敬畏之心,這是“內(nèi)圣”的功夫;第二層是修養(yǎng)身心,并能使親朋好友感到安定快樂,這是“外王”的過渡階段;第三層是修養(yǎng)身心,并使天下百姓過上太平的生活,這是“外王”的終極目標。但連孔子自己也感嘆說這個終極目標,即使是堯、舜這樣的圣賢之君都難以做到。然而,我們應該看到,無論是哪種境界,孔子首先強調的都是“修己”,也就是先注重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再言其他。我們常常探討道德的起點是什么,答案其實很簡單:道德的起點就是修養(yǎng)自己的身心,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提高道德修養(yǎng)并非一句空洞的口號,它與個人、社會、國家的榮譽和利益息息相關,這也是儒家始終強調修身的根本原因所在。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論語·衛(wèi)靈公》
君子莊重而不與人爭;能夠合群相處,但不結黨營私。
這句話是孔子對君子品德的描述。矜是莊重,群是合群,莊重合群,不爭不黨,就是君子的品德。莊重,是因為君子持己自重,有所虔敬;合群,是因為君子公道仁愛,和氣處眾;不爭,是因為君子寄托廣大,不屑俗利;不黨,是因為君子獨立自足,無須阿比。首先,莊重是做人的基本禮節(jié),它體現(xiàn)在儀態(tài)、衣著、言語、舉止等諸多方面。其次,不爭這個頗具道家色彩的詞匯蘊含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價值觀之一——“和”的理念,它既強調人與人之間,也強調人與自然之間要平等相待、和諧相處。最后,人的生存和發(fā)展離不開社會,因此每個人都應該出于公心、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去接納他人,做到人與人之間友好團結。但團結并不意味著可以“結黨”,即拉幫結派,因為“結黨”往往會營私,會黨同伐異,從而拋棄道義原則,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這是我們極力反對的。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論語·季氏》
君子有三件事要警覺:年輕時,血氣尚未穩(wěn)定,要警覺貪戀女色;壯年時,血氣正旺,要警覺爭強好斗;年老時,血氣衰退,要警覺貪得無厭。
這是孔子在講授戒慎的經(jīng)驗,所論都是在特定的年齡時段要戒除不良習慣。少年貪色,戒之難,孔子因此提出“血氣未定”以警之;年壯喜斗,戒之難,孔子因此提出“血氣方剛”以警之;老年喜得,戒之難,孔子因此提出“血氣既衰”以警之?!痘茨献印ぴ徰杂枴分型瑯犹岢隽巳嗽诓煌挲g段的特征,與孔子的話相似:“凡人之性,少則猖狂,壯則強暴,老則好利?!比松拿總€階段都有其可愛可取的一面,但也因各階段生理、心理發(fā)展的差異,會有一些缺失??鬃油ㄟ^對人成長的觀察和體悟,提出了君子從小到老應該注意和戒除的事。其實,不論是好色、好斗還是好利,都是人的欲望,也不限于某個年齡層面。這句話的真正用意是要我們隨時警惕,用理智來節(jié)制欲望,從而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
——《孔子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