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晉芳
摘 要: 古詩詞是初中語文的重要組成內容,象征著中國的古典文學藝術,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為了實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應重視初中語文課堂古詩詞教學的不斷完善,將更具個性化的教學方式應用到教學體系之中,轉變傳統(tǒng)純理論灌輸的教學方式,實現(xiàn)古詩詞教學的不斷創(chuàng)新,進而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就初中語文課堂古詩詞教學方法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 初中語文 古詩詞教學 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古詩詞教學是重要的教學知識點,詩詞中的字、詞、句等都與現(xiàn)代白話文的含義存在差別,需要學生背誦與記憶的知識點較多,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難點與重點。傳統(tǒng)的古詩詞教學重視學生死記硬背,若采用此類方式則會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厭煩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逐漸缺失,最終影響古詩詞教學效果,成為當前面臨的重要問題。
一、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1.教學理念過于陳舊。
目前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學理念相對落后,始終保持傳統(tǒng)以教師為本的課堂,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1]。例如,在古詩詞教學中,先由教師對整篇古詩詞進行領讀,并對整篇文章進行翻譯,讓學生做筆記,對重要的詞匯點與語言點記錄并背誦下來,而學生則始終處于被動學習與記憶的狀態(tài)。導致此類教學狀態(tài)出現(xiàn)的原因很多,教學理念過于陳舊,對素質教育的認知度與重視度不夠,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未能得到凸顯,成為基礎性問題。
2.教學方法缺乏趣味性。
在古詩詞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以知識點灌輸、學生背誦為主,讓學生死記硬背,將知識點印在腦海里,但是學生本質上并沒有真正地理解古詩詞知識點,逐漸讓學生產生厭煩感,最終會影響古詩詞的教學質量。古詩詞中含有大量的字、詞、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還有很多“而”、“以”、“其”、“所”、“為”等虛詞,更是現(xiàn)代古詩詞中的常見知識點,學生的背誦任務很繁重。但是課堂教學方法缺乏趣味性,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會逐漸消失,學生的主體地位缺失,最終會大大影響教學的實效性,不符合現(xiàn)代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3.教學評價與反饋不足。
在教學體系中,教學評價是必不可少的,是對學生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進行檢驗與審核,通過最終的評價結果制訂合理的教學方案[2]。但是,從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看,教學評價與反饋機制不合理,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驗收不合理、不及時,會讓學生處于松弛的狀態(tài),會大大挫傷學習的積極性。且當前所實行的教學評價方式以終結性評價為主,評價方式缺乏人性化,無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終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動力。
二、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應用
1.以多媒體為載體,豐富教學資源。
在初中語文課程中,古詩詞占據一定的比重,其中涉及豐富的古典文學知識,甚至很多古典字、詞、句等都成為教學中的難點,因為其含義與現(xiàn)代的字詞含義存在很大的差距。為了提高古詩詞教學質量,應將多媒體教學應用到古詩詞教學之中,運用多媒體中的圖片、文本、視頻等資源輔助教學,讓學生充分感知與了解古詩詞的重要語言點,借助PPT對各類知識點進行總結,讓學生及時掌握古詩詞的重要脈絡,有利于初中古詩詞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天凈沙·秋思》時,前期教師應與學生展開一定的互動:“哪名同學可以簡單介紹一下馬致遠?”選取一名學生對馬致遠進行簡單的介紹,教師應予以補充,然后對整首詞進行領讀,并提出一定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找出該首詞中的景物,如“枯藤、老樹、昏鴉、流水、瘦馬”等。教師可以先將整首詞的藝術情境利用多媒體的形式進行呈現(xiàn),主要營造一種蕭瑟、荒涼之感,以襯托一種游子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通過多媒體平臺的演繹,整首詞的感情基調躍然紙上,有利于學生對本詩詞的感悟與學習。
2.開展角色扮演,調動學生積極性。
新時期,素質教育提出,要求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在豐富學生古詩詞知識點的同時,鍛煉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綜合實力的全面提升。在古詩詞教學中,應充分凸顯以人為本的理念,開展角色扮演教學模式,以此增強課堂的趣味性[3]。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運用古詩詞語言,熟能生巧,最終逐漸了解古詩詞的真正含義,有利于古詩詞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晏子使楚》時,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應對課堂進行趣味性的設計,分別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分飾齊國使者晏子、楚王、侍衛(wèi)等角色,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學生應使用一定的文言詞匯,在扮演前,學生會對每個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情等進行認真的分析,在分析與學習的過程中會主動對文言文進行學習,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把握,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3.完善評價模式,實現(xiàn)評價的人性化。
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應定期對學生的古詩詞學習情況進行檢驗,將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反饋,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在古詩詞學習上的弱點,進而提出更合理的教學方案。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方式是采用終結性評價的方式,僅僅是通過一張試卷決定學生的古詩詞水平是不合理的。因此,應對教學評價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實現(xiàn)教學評價的人性化,注重對學生日常課堂表現(xiàn)的記錄與考驗,將其計入最終的考核成績中,調動學生課堂表現(xiàn)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面對當前的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必須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重新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將更具創(chuàng)意性的多媒體、情境與角色扮演等方式應用到教學中,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進而在參與趣味性與創(chuàng)意性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感知與吸收古詩詞知識點,有利于語文古詩詞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王雅芹.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探究[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4:103.
[2]張艷芬.探索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4,20:203.
[3]劉清.試論提高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效率的方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