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曹 媛 圖/施用和
文/夢 芝
?
端午美食除了粽子還有啥?
整理/曹 媛 圖/施用和
一說起端午美食,粽子絕對站穩(wěn)一線主角。但其實除了這主角外,在珠三角,還有兩種跟賽龍舟息息相關的美食:龍船餅和龍船飯。
①參加端午會景的龍舟橈手在分享村中招待的龍船餅和礦泉水。
②觀看端午招景的城里人,也來分享龍船餅。
③村民在給龍船裝身,準備參加端午的龍舟招景。
所謂龍船餅,只是普通的廣式糕點:杏仁核桃酥、雞蛋糕、白凌酥餅、紅凌酥餅,皮蛋酥和蓮蓉酥等,又名松沙酥或嫁女餅,是傳統(tǒng)的手制餅之一,喻意為富貴團圓、幸福連年。龍船餅是給賽龍船的龍舟健兒們帶到船上去的,是龍舟節(jié)的一項重要食品。據(jù)稱龍船餅是龍船劃過兄弟村的時候,兄弟村的村民們送給龍舟的,再由劃龍舟的小伙子們帶回來,由于龍船餅被龍舟健兒們帶到船上后,被劃龍舟的有力能干的大漢們用手摸過,就有了重要的意義,龍舟健兒們把這些龍船餅帶下船,把這些龍船餅分發(fā)給小孩子們吃,希望小孩子們吃了以后就會像這些龍舟健兒一樣健康勇敢能干,一年到頭不會感冒生病,而且還更加聰明伶俐,更會讀書識字。
不過,這些糕餅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干身、方便攜帶,十日八日都不易變質。從前,經(jīng)濟沒那么好,村民的生活也不富裕,龍船餅多是村中自做的炒米餅。扒龍船是非常費力的事。以前珠江三角洲地區(qū)河涌多,龍船出去探親訪友就得一整天,橈手們都會將一些龍船餅帶上身,累了、餓了就吃個餅,既可以充饑,也可以借著吃餅的機會小休片刻。
現(xiàn)在一般都是在店里購買包裝好的龍船餅了。如今的龍船餅多是核桃酥和蛋糕,做法也簡化了,村民多數(shù)到糕點店定做。傳統(tǒng)的龍船餅雖然也是酥餅,但多是自己家做的,分白凌和紅凌兩種,并有一套傳統(tǒng)做法。白凌、紅凌都搓水油粉皮,即將水、油、面粉和在一起做成餅皮,再用豬油和面搓成酥芯,攤在粉皮上,再加上白糖、椰絲、芝麻做成的餡料,傳統(tǒng)的龍船餅餡還要加上冰肉,即用糖酒腌過的肥豬肉。紅凌除上述食材外,還要加瓜子仁、欖仁、芝麻、糖冬瓜等。以前的紅凌外層的酥皮是紅彤彤的,寓意紅火,但是大家覺得色素多不好,紅凌酥已經(jīng)越做越淺色,并改用塑料封口,獨立包裝,方便又衛(wèi)生?,F(xiàn)在講究飲食健康,一般不用肥肉,改加叉燒了。最后烤15分鐘,龍船餅就成了。據(jù)說,做得好的酥皮龍船餅,酥皮松化成一層層的,那擔餅走在路上,隨著扁擔一悠一晃,風一吹,那些酥皮就如花間蝴蝶般飛舞,又或如片片花瓣般飄落,香足一地。
在龍船節(jié)期間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鄰鄉(xiāng)隔村存在爭吵摩擦的,只要吃過龍舟餅,飲啖龍船茶,恩怨就要一筆勾銷。
何謂龍船飯?
龍船飯是珠三角地區(qū)水鄉(xiāng)已經(jīng)不止百年歷史,可說是龍船文化的重要一環(huán)。在每年端午節(jié)的時候,村中每每扒完龍舟,都會全村一起在祠堂前面吃龍船飯。對于村民來說,劃龍舟是對神的敬仰,龍船、龍船帽、龍船衫、龍船飯都被視為神圣之物,寓意一種好意頭。而吃過龍船飯,一年都會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所以,除了比賽的人以外,村中上下老少都要到祠堂去吃龍船飯。在吃龍船飯的時候,村民們都是平等的,無論你的身份貧富貴賤。前提就是一定要自己親身來吃。
每到端午正日,那些出品龍船的村里便會筵開百席之盛,迎接龍船的爆竹聲震耳欲聾,碎裂的爆竹紅衣往往厚達半尺!其時,人聲鼎沸,菜若穿花,川流有序,燈盛若銀河倒垂,盛況如儀,叫人心神為之一振。祠堂張燈結彩,炮仗迎門旺場,廚房鍋鏟翻飛,宴席上乖乖就位的“紅雙喜”香煙和“白蘭地”酒,等候著扒仔凱旋。英雄歸位,觥籌交錯,最后“家家扶得醉人歸”。
這就是廣州端午期間龍船飯的盛景。它是村民心中除春節(jié)外的最重要的一頓飯。
④廣州土華村的大嫂們在籌備端午招景待客的龍舟飯菜肴。
⑤到村觀看端午招景的城里人,也在祠堂中一道分享龍船飯佳肴。
昔日廣州,河涌處處,各村皆有龍舟應節(jié)。不過近年來城中村改造一浪接一浪,村莊漸漸消失。在廣州市內(nèi)的獵德、芳村、后滘等處尚可吃到龍船飯,番禺區(qū)則較易尋到。不過吃龍船飯,是需要一早訂好的。雖然說龍船飯不拘于定得是本村之人,但都是提前按人頭來安排分量的,憑票入場。而且,很多村的龍船飯不接受外人預訂,但若遇到熱情的村民,不妨搭訕幾句,若能聊開說不定就被邀請就座。如果想嘗龍舟飯,還得各憑本事!
由于龍船飯還有祈求風調雨順的意思,因此都是風雨無改的。有一年的后滘龍船飯,雖然現(xiàn)場風雨雷暴大作,但是村民寧愿打傘浸在水中,都要頂風冒雨來吃,就為了沾福氣。
⑥廣州土華村的大嫂們在籌備端午招景待客的龍舟飯菜肴。
⑦廣州土華村民在準備端午招景的龍舟飯菜肴。
以前村里的龍船飯,是每個扒仔(劃龍船的男孩子——編者)自家舀出一碗米,夾米落鍋。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如今的龍船飯早就無需顧慮分量,而是由村集體以及富裕村民捐資贊助。掌勺的,都是村中挑選出來的業(yè)余烹飪高手。
村里有幾年也試過上酒樓吃龍船飯,但感覺氣氛遠遠不如在自家祠堂自在。有村民表示:“在酒樓太拘謹了,我們都是大口吃肉大杯喝酒大聲說話,就是要無拘無束?!比缃窬退阋獢[上四五十圍,村民大廚們一樣應付自如。這番粗獷豪邁延續(xù)到宴席上的龍船飯菜式,當然就不屑于小家子的碟頭菜,而是沿用舊時的糕盆上菜?!翱曜訃谝黄饟尣?,吃得更有滋有味?!?/p>
傳統(tǒng)上,龍船飯多只招待村民及表兄弟村的村民。但很多城市人都盼能夠在端午期間找一席位,于是托農(nóng)村中的相熟朋友帶進祠堂蹭飯吃。這使得很多村不得不安排起流水席招呼親友。
由于一次龍船飯,數(shù)目至少在數(shù)十圍以上,有些甚至去到百位數(shù)。因此往往一大早,就要開始預備,不僅全村男女老少同時出動,還要請外援。如果做十圍的龍船飯,除了大廚外,還有七八名村民阿姨幫忙打下手。從備料到上臺起碼得耗上5小時。上百圍的龍船飯場面之大,耗費人力物力之多,可想而知。
大凡龍船飯,飯前必有龍船餅。飯桌上必定有燒肉、白斬雞、碌鵝、燜鴨、花錦鱔等菜式,都是吉祥喜慶的意思,燒肉象征紅皮赤壯,魚代表年年有余。甚至有講究的,連飯后水果也講究,譬如吃荔枝就會有“五月吃個荔(利),成世無運滯”的彩頭。若是說到龍船飯中最豐盛的級別,則是九菜一湯,寓意長長久久,十全十美。
廣州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副主席潘劍明介紹:龍舟飯分為兩種,一種是專門供劃龍舟人員食用的“功能型龍舟飯”,也供參與龍舟節(jié)的村民食用,菜式比較簡單,而另外一種“款待型龍舟飯”則是“九大簋”,大魚大肉少不了。
老廣們熟悉的龍舟飯,指的是各村“招景”日用來招待各地親戚朋友所設的宴席。而事實上從村里“起龍”之日開始,龍舟飯便已開動,只是菜式和規(guī)模比不上“招景”那天?!捌瘕垺敝?,村里宗親父老需要商量和準備龍舟節(jié)相關事宜,各村龍船會就在起龍后在本氏宗祠設宴,供這些參與龍舟節(jié)的村民食用,這樣也方便“扒仔”集中訓練。
潘劍明介紹,“功能型龍舟飯”菜式比較簡單,由于龍船橈手長時間跟水接觸,辣椒可幫助其祛除濕氣,冬瓜湯則是消暑解渴佳品,因此辣椒炒豆角蘿卜脯、冬瓜湯是必備菜式。
“龍舟飯的豐盛程度是本村經(jīng)濟的一個反映,有錢都未必能吃得到。”潘劍明說,相反,用于宴請外人、表達感謝的“款待型龍舟飯”菜式均是以喜慶吉祥為主,桌上會大魚大肉。
整理/曹媛,摘自《廣州日報》,南都網(wǎng)等
鹵煮火燒是由火燒和鹵煮兩種食材做成的一種美食。火燒即是來源于流行于北方的一種面食,就是把面團揪成一個個饅頭大的劑子,加入油鹽后,用烙烤等形式做出來的一種面點,外形與南方的白面耙耙、云貴的糍粑、陜西的肉夾饃差不多,但口感最接近于肉夾饃。
如果說火燒是一道簡單的民間食品,那么鹵煮火燒里面的鹵煮可就大有來頭了。最早的鹵煮出自于宮廷里面的蘇造肉。所謂“蘇造”并不是指仿照蘇州口味烹造,而是指清朝宮廷里的一種特殊烹飪方法。
據(jù)愛新覺羅·浩的《食在宮廷》介紹,乾隆四十五年,乾隆帝南巡時下榻揚州安瀾園陳元龍家里。陳府家廚張東官烹制的菜肴很合乾隆胃口。后張東官便隨乾隆入宮。到了宮里,張東官用多種中藥和香料,用文火煨燉的方式烹制豬肉,這樣燉出來的豬肉酥爛綿軟,因此名為酥造肉。加之張東官是蘇州人,所以酥造肉又被稱之為蘇造肉。據(jù)說在清朝慈禧太后的御用宮廷菜譜中,有一道“和尚跳墻”的菜,其中的食材便有蘇造肉。
因為蘇造肉的風味獨特,糯香柔韌,口感別致,讓人吃了回味無窮。所以深受達官貴人們的喜愛,人人爭相食用,一時間,蘇造肉竟有“洛陽紙貴”的感覺,于是朝廷專門設置蘇造局,制作蘇造肉以供朝廷官員享用。
后來蘇造肉的烹飪方法從宮廷流傳出來,大眾食客終于有口福享用這珍饈,但他們很快發(fā)現(xiàn),因為烹飪蘇造肉用的中藥和香料都極其名貴,所以蘇造肉的價格十分昂貴,根本不是普通百姓所能消費得起的美食。因此北京城里有了“千金難換蘇造肉”的說法。
但你以為價格昂貴便能難住聰明的廚師們嗎?當然不能!他們知道尋常百姓吃不起千金難買的蘇造肉,便用成本低廉的豬頭肉和豬下水代替昂貴的五花肉做成鹵煮。他們又把從宮廷流傳出來的鹵煮與民間流行的火燒結合在一起,烹飪出美味的鹵煮火燒來。而這一改良后,鹵煮變得分外好吃起來,因此人們在繼“千金難買蘇造肉”之后,又續(xù)了一句:“不抵鹵煮一碗香?!?/p>
時至今日,北京的大街小巷都能見到鹵煮火燒的身影,其中最有名氣的老字號有兩家:北新橋鹵煮老店和小腸陳鹵煮。我們?nèi)サ氖潜毙聵螓u煮老店。
我們當時點了兩份鹵煮火燒,一份刀削面,三份涼菜,又點了北京特有的飲料北冰洋。店里食客爆滿,有經(jīng)常來吃的回頭客,也有慕名而來的外地游客。我們點完餐,等了很久才等到座位,剛坐上,點的鹵煮火燒便端上來了。
首先看到滿滿的一大碗,不由驚嘆量額真不少。碗里有大腸、豬肺等豬下水,其間夾雜著切成一條條的火燒餅,上面撒有香菜末。稍微用筷子調和一下就可以開吃了。
我對大腸做成的美食比較挑剔,夾起一塊大腸來聞一聞,發(fā)現(xiàn)沒有腥臊味,顯然洗得很干凈,而且保留了腸子上的油脂,泛著濃郁的香氣。放進嘴里細細咀嚼,可發(fā)現(xiàn)大腸又滑又筋道,十分美味可口。豬肺也洗得很干凈,吃起來綿軟,沒有異味。最值得稱道的是里面的火燒,因為浸泡在湯里面,所以很入味,但卻又不至于爛軟,讓人回味悠長。
我一般吃東西喜歡吃原味,所以不會配調料。但朋友卻喜歡讓味蕾享受多重的滋味,于是她放了醬豆腐和韭菜花在碗里,一邊吃一邊直呼過癮。
后來,一位北京當?shù)氐呐笥崖犝f我們吃鹵煮火燒,他連連點頭說選得對。他說:“什么東西能吃到宮廷的味道,卻又和老百姓的生活搭調,而且還簡單不貴,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鹵煮火燒,說它是散落在民間的宮廷遺珠一點都不過分。”
鹵煮火燒散落在民間的宮廷遺珠
文/夢 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