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武漢,曾偉權(quán),石一杰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qū)中醫(yī)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1300)
正骨理筋手法結(jié)合運動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觀察
葉武漢,曾偉權(quán),石一杰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qū)中醫(yī)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1300)
目的:觀察正骨理筋手法結(jié)合運動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方法:62例分為對照組32例與研究組30例,兩組均用正骨理筋手法,研究組結(jié)合運動療法治療。結(jié)果:研究組疼痛程度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P<0.05),腰部功能評分研究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正骨理筋手法結(jié)合運動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可減輕疼痛,并改善腰部功能。
腰椎間盤突出癥;正骨理筋手法;運動療法
我院用正骨理筋手法結(jié)合運動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62例,均為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患者,分為對照組32例與研究組30例。對照組男17例,女15例;年齡23~69歲,平均(46.69±5.58)歲;病程1~12周,平均(6.20±2.13)周;受累椎間數(shù)1~3個,平均(2.21±0.75)個。研究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22~70歲,平均(47.81±5.68)歲;病程2~12周,平均(6.45±3.01)周;受累椎間數(shù)1~3個,平均(2.54±0.69)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兩組均用正骨理筋手法復位。患者坐方凳上將兩足分開至與肩等寬,左手在前放置右側(cè)腋下,右手放置頸后。右手扶持患者左肩峰,并囑咐其雙足踏地,身體坐正不移動臀部,左手拇指頂著腰椎棘突處。另一人站于患者對面,固定住患者的左大腿,復位時使其維持正姿。之后用右手扶住患者左肩,上半身向前傾斜60°~90°,并向左側(cè)彎,側(cè)彎幅度最大,使患者軀體向后位內(nèi)側(cè)進行旋轉(zhuǎn),同時左拇指需向右邊頂推棘突,待咔嚓聲出現(xiàn),讓患者繼續(xù)坐正,操作者需用雙手從上至下,理順腰肌與棘上韌帶。每周復位2次,治療2周。
研究組結(jié)合運動療法治療。①三點或是五點支撐法:仰臥位,用雙足跟、雙肘以及頭著床,且腹部前凸,待腰背積蓄力量后,改成三點支撐。雙足跟與頭支撐身體部位并抬起臀部,停留4~5s,每組約15~30次。②飛燕式:俯臥位,其雙手向后延伸至臀部,腹部作為支撐點,雙下肢與胸部同時抬起不沾床,盡量使肩背頭頸離床,停留4~5s,每組15~30次。
用(VAS)模擬視覺評分法評定其疼痛程度,采用改良的VAS尺,患者移動VAS標尺顯示疼痛程度,分別于治療前與治療1次、2次、3次后進行評定[1]。腰部功能用日本矯形學會(JOA)所制定的腰痛評分表進行評定,JOA評分量表最高為29分,最低為0分,分值越低示腰部功能障礙越顯著[2]。
用SPSS22.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前后疼痛程度評分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疼痛程度評分 (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疼痛程度評分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n治療前 1次 2次 3次研究組 30 7.80±1.42 5.54±1.64*△ 2.77±1.55*△1.12±1.75*△對照組 32 7.89±1.32 6.88±1.51* 3.84±2.25* 2.94±1.93*
兩組治療前后腰部功能評分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腰部功能評分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腰部功能評分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30 10.94±2.24 21.15±3.12*△對照組 32 11.12±2.19 15.27±2.73*
正骨理筋手法中按摩手法具有清除肌肉代謝產(chǎn)物與解痙鎮(zhèn)痛的作用,而腰椎斜扳手法可通過對腰部病變位置進行前后扭錯以及肩腰部椎體的上下牽拉致使突出的神經(jīng)根部與髓核產(chǎn)生松動,消除或減輕髓核突出癥壓迫、刺激神經(jīng)根,松解神經(jīng)根與突出間盤間的炎性介質(zhì)粘連[3-4]。倒走法可通過做反向行走并逐漸地加快行走速度,促使下肢肌肉與腰背肌緊縮,繼而增強肌肉張力與肌肉彈性。
正骨理筋手法結(jié)合運動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效果較好。
[1] 何祖書.電針及牽引配合運動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4,30 (6):532-533.
[2] 丁漢源,王金磊.腰椎旁神經(jīng)阻滯配合麥肯基力學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 的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12(5):176-178.
[3] 任玉炳,黨中平,王仁群,等.理筋正骨手法牽引配合中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的臨床研究[J].陜西中醫(yī),2016,37(2):240-242.
[4] 王軍方,李軍霞,魯光輝,等.壯醫(yī)理筋手法結(jié)合經(jīng)筋火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 80 例療效觀察[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33(7):92-94.
R244.181.53
B
1004-2814(2016)08-0822-02
2016-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