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艷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116-01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也是小學語文的難中之難。作文教學水平不高已成了長期困擾作文教學的嚴重問題。于是我針對這個問題,在歷年的教學中總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學方法,現(xiàn)作如下概述:
1.立足于學生的身心特點,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激發(fā)學生展開想像和幻想,鼓勵學生寫想像中的事物。"小學生的想像能力發(fā)展較早,他們常借助幻想的方式來觀察理解和解釋他們生活世界中的事物。童話作文可以用其所長,把學生潛在的想像力激發(fā)出來。因此,訓練學生寫童話,既符合當前落實新課標的形勢,也順應了他們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對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大有幫助。
兒童是天生的"浪漫主義"的"童話作家",童話化作文的訓練就是要放飛他們的想像,讓他們猶如翱翔于藍天的芻鷹;遨游于大海的魚兒!充分享受作文課帶來的快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我們采取了以下做法:
1.1 提供想像條件,鼓勵大膽幻想。童話作文的內(nèi)容,涵蓋了學生的一切生活和空間。生活中所發(fā)生的一切事情,都能在童話中得到映照;學生的喜怒哀樂,也能在童話中得以體現(xiàn)。我們積極鼓勵學生說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想寫的東西,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選材。在訓練中我們要給他們提供自由想像、獨立思考的情景條件,鼓勵他們大膽幻想。有了自由馳騁的空間,就再也沒有那么多條條框框的限制,學生才得以充分的發(fā)展。
1.2 教會構思方法,提倡個性表達。童話往往以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吸引人們,所以在訓練學生寫童話時得講究巧妙的構思。同樣一個富有新意的題材,構思不好,它也不會吸引人。童話語言獨具特色,寫童話比寫一般記敘文在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方面具有優(yōu)勢。學生具有廣闊的表現(xiàn)空間,可以綜合運用多種表現(xiàn)手法。其次,童話是學生內(nèi)心思想情感真實的反映,它折射出學生的性格、興趣、愛好,這使得學生在語言表達上富有個性化。
1.3 注意立足現(xiàn)實,要求合理想像。一旦兒童思緒揚起,往往又會乘著興致,漫無邊際的想像開去。因此,我們要向學生提出想像合理的要求。因為,只有想像合理,才有意義。是合理還是不合理,兒童往往把握不住,僅是概念地提出要求,兒童并不能掌握要領。教師的作用,在于適時發(fā)掘學生的心靈火花,讓學生立足現(xiàn)實,合理想象。
2.立足于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有感而發(fā)
體驗生活,讓學生有感而發(fā),就是讓學生留心周圍事物,投身到生活中去,去觀察,去投入,去感受,并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使之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觀察是學生對客觀事物認識的一種主動形式,它是靠視覺、嗅覺、觸覺等多種感覺器官的聯(lián)合活動實現(xiàn)的。由于小學生智力水平有限,加之缺乏自控力,觀察時很容易被一些無足輕重的事物所吸引,而對那些應該仔細觀察的事物反倒視而不見、充耳不聞,致使觀察流于形式,收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為使學生學會觀察,善于觀察,我除講一些觀察方法外,主要致力于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根據(jù)習作要求,在觀察前和觀察中給以指點,同時注意做好立意、選材等方面的有意識的啟發(fā)、引導。
在學生學會觀察,善于時時留心周圍事物的基礎上,我就帶學生走進大自然,走進社區(qū),走進都市,在生活這個大課堂里學習課本里沒有的東西,感受課堂中難以感受的情感,去體驗自然的神奇,去體驗人情的冷暖,去體驗都市的喧囂。春天,讓學生去河畔看"依依楊柳青青草",來一場詠春詩詞朗誦會;夏天,讓學生去湖邊觀"接天蓮葉無窮碧",品萬物郁郁蔥蔥的勃發(fā);秋天,讓學生去郊外"望天上云卷云舒",漫步萬頃良田千層浪的田間,感受農(nóng)民伯伯豐收的喜悅;冬天,讓學生登上山巔,去"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的壯麗山河……讓學生用眼去尋找美,用心去發(fā)現(xiàn)美,用身去感受美,去體驗"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感覺,去品味"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情景,去享受"兩個黃鸝鳴翠柳"的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