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方
城市景觀中傳統建筑的文化再生
○高方
城市是人類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為更加適應生存而產生的聚落形態(tài)。王國維在《殷周制度論》中說:“都邑者,政治與文化之標征也?!雹俣岸家亍本褪浅鞘小r光的流駛使城市的樣貌發(fā)生著重大變化,其間形成的各種文化也逐漸過渡進入現代城市,并對其景觀構建產生影響。在那些具有一定歷史根基的城市之中,傳統建筑②更是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因為它們除了作為建筑本身的意義以外,還有著更為重要的文化意義,而傳統建筑的文化再生也必會使城市景觀具有更深層次的文化意味。
每一個現代城市,無論歷史長短,無論范圍大小,都有一個發(fā)展演變的過程。而每一段歷史都會在城市建筑中留下深刻的印記?!笆小睘椤百I賣之所”是從古到今歷來公認的,今天的城市也仍舊是商業(yè)貿易最為發(fā)達的地方。至于“城”,《春秋榖梁傳》說“城為保民為之也”,《墨子》說“城者,可以自守也”,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則說“城,所以盛民也”。在三者均強調“城”與“民”密切關系的同時,“城”也有了從軍事到文化的內涵變遷。作為所盛之“民”的居所和活動場所,建筑從無到有,也在形制上發(fā)生著重大變化。但直至當下,在造型簡潔、注重實用的現代建筑的鋼筋水泥叢林之中,傳統建筑仍有著不可替代的存在意義。
現代城市景觀中的傳統建筑大致可以分為保留和再造兩類。保留即原有建筑的留存,后人只是對其進行修繕,盡量使之呈現原貌,例如北京和沈陽的故宮;再造又分兩類:一是原來的建筑已不存在,人們依據文獻在原址或新址進行復建,人們在旅游景點看到的諸如岳陽樓、黃鶴樓等古代名樓就是如此;一是現代工匠按照傳統建筑的方式新建的傳統建筑,西安大唐芙蓉園中的多數建筑就是如此,一些城市以各種名目新建的休閑景點或是文化景點也是如此。
在現代城市的構建過程中,由于特定原因,我們也曾經經歷過一個破壞乃至毀壞古城以及城市中古建筑的階段。而隨著人們對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視和對其意義的認識,開始有意識地糾正曾經的錯誤。今天的人們之所以積極主動地將傳統建筑納入現代城市景觀,是因為這些建筑和建筑樣式是一個城市的歷史展現,也是其發(fā)展時間序列中的必然產物。
沒有四合院的北京將不再是北京,沒有秦始皇陵的西安也將不再是西安。再比如,像蘇州這樣的城市,園林建筑早已成為其城市特色與文化標識,而強烈的歷史感則是園林建筑的重要意義之所在。宋代蘇舜欽曾作《滄浪亭記》專門記述買地建造滄浪亭的由來,也為我們標注了今日所見滄浪亭年深月久的由來;與滄浪亭僅有一路之隔的可園更是早在五代末期便有其址,荒廢后為南宋韓世忠所得,清代沈德潛曾重筑并更名為“近山林”;明代文征明參與設計建造的拙政園不但有他的心血精華,而且懸掛了太多他親筆題寫的匾額,來自西洋的彩色玻璃仿佛也在訴說這個園子與眾不同的時代感;始建于明代萬歷二十一年的留園也經歷了四百余年的歷史變遷,定園里那塊乾隆父子御筆親題的石碑明證了大清皇帝對江南的鐘愛與迷戀,說起網師園人們則一定會想到名滿天下的張大千……園林只是建筑,但園林之中其實就暗藏著一部簡略的蘇州城史。
在中原地帶,因為黃河的泛濫和水土的變遷,黃河流域的很多古代城市建筑已不復存在,例如宋代的開封早被掩埋在地下,只有等待考古發(fā)掘才能讓我們識得廬山真面目。但這是特例。更多時候,單看建筑與建筑的銜接,一座城市的歷史就已經呼之欲出了。
哈爾濱、天津、上海,這些開埠較早的城市,與外來文化交流較多,某些街區(qū)歐式建筑十分密集,呈現出與其他地方十分不一樣的城市風貌。但同樣遍布大大小小的歐式建筑,這些城市所反映出來的文化風格也并不一致。不論是否情愿,我們都不得不說,哈爾濱的景觀更多是移民文化的產物,而后兩者的景觀則更多是殖民文化的產物,所以人們在觀賞這些建筑的時候心情并不相同。前者更多是開放、包容,后者更多大約是五味雜陳。
即使是那些最普通的民居,也自有其莊嚴的存在,“一般傳統民居都是在嚴格的經濟條件制約下來進行建筑的。它追求占用最小面積的宅地,利用山坡和荒閑土地,最大限度地滿足功能要求;追求消耗最少的資金與材料,爭取最多的使用空間;追求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用最簡單的裝飾達到最強烈的美觀效果”③。
為了呈現該有的城市樣貌,或者說是為了補足和表現這樣一種結構意義,某些未能很好保留傳統建筑的地區(qū)開始了有目的的重建工作,也就是說重新興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建筑。還有一些地方為追求旅游效益在興建復建之外另辟蹊徑,采取購買傳統建筑構件自行組裝的方式進行城市景觀建設。這種出發(fā)點無疑是好的,但由于缺乏真正的專家的指導,“組裝”產生了位置不對、風格不對,甚至將徽派建筑的構件與其他地區(qū)流派建筑構件進行“錯位”搭建的牛頭不對馬嘴的紊亂狀況。究其根源,是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和景觀設計者及具體施工人員不具備嚴謹的景觀構建知識和構建態(tài)度,而這種不負責的做法難免會貽笑大方。
城市的歷史是一種客觀存在,城市的建筑也是一種客觀存在,二者的有效結合才是現代城市景觀中傳統建筑存在的文化根基。從這些傳統建筑中,我們既可以透視得到風云詭譎的民國時代,也可以領略到百千年前的閭里滋味。
中國考古發(fā)現的建筑遺址,如陜西的仰韶遺址、半坡遺址、浙江的河姆渡遺址等,所使用的建筑材料都來自于最直接的自然,毫無例外的土木材料的使用也使中國早期建筑絕大多數地采用了土木結構。而這些來自于自然的材料,也使中國人與環(huán)境的距離縮短為零,進而對自然環(huán)境產生了近乎天然的依賴和向往。
說起現代城市,人們大多喜歡使用“繁華喧囂”“車水馬龍”“人流如織”這樣的詞語?,F代城市所帶來的巨大的心理壓力也使人們不堪重負。為解決這些沉重的心理負擔,人們不約而同地開始尋找能夠讓自己平和起來的生活環(huán)境。中國傳統建筑以相對封閉的結構獲得了寧靜幽雅的空間,點綴其間的各色花草竹石和小橋流水一起,能夠帶給人心靈的安適。北京四合院的天價飛漲也可以作為旁證。
中國傳統建筑有著自成一格的建筑方法和建筑態(tài)度,那些以榫卯構件相連接的木結構建筑精巧而且牢固,藻井之華麗繁復,斗拱之氣宇軒昂,讓無數人驚訝與嘆服。除了以結構取勝之外,還有無數的細節(jié)禁得住人們的認真打量。蘇州園林的構思奇巧歷來為人稱道,僅僅是其中的木窗展現的就是“一窗一品”的風情。也就是說,任何一座園林,哪怕它有幾百扇窗子,你也找不到兩扇同樣的,拙政園、留園、獅子林、滄浪亭,無一例外。
中國傳統匠人們嫻熟而富有創(chuàng)意的雕花工藝展現在木雕、磚雕、石雕之上,展現在門楣、窗扇、家具之上。其題材和線條、表現力都可以說是美輪美奐,例如取材于吉祥紋樣的回文萬字、八寶器物,取材于動物的喜鵲登枝、馬上封侯(猴)、三羊開泰,取材于神話故事的八仙過海、和合二仙、福祿壽三星報喜等無不如此。在中國,以木雕及磚雕為特色的建筑樓館更是被直接命名為“雕花樓”。作為古建筑保存較好的省份,江蘇現存的古雕花樓也只有兩處,一處在蘇州的東山鎮(zhèn),一處在泰州的高港區(qū)。兩處雕花樓均精巧絕倫,既勝在規(guī)模也勝在細處,滿眼的雕花構件,讓人眼花繚亂、目不睱接。
中式傳統建筑自有其獨特的審美功能,傳統建筑包括色彩、線條、形象、形制等在內的審美形態(tài)與內涵直接體現為亭臺水榭、院墻屋瓦,粉墻黛瓦是江南,紅墻金瓦是宮殿。與此相異的歐式傳統建筑則以其高大厚重歷經百年而風雨不動的姿態(tài)站在城市一隅,哥特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古典主義、折衷主義,不出國門而能盡覽異國情調,尖頂、圓頂,暖爐、壁畫,這些建筑帶給人們的審美感受同樣強烈而持久。這些帶有不同文化血統的建筑滿足了現代城市建筑的結構功能,在展現中西之美的同時,也使古典與現代之美互相映襯,彰顯著每一座城市的文化風貌?,F代城市不是一躍而走進現代的,它的來路遙遠而漫長,在古典與現代之間,人們的心靈會在和諧統一之間受到一次又一次美的濡染和刺激,從而對建筑產生更多的理解和認識。
著名建筑學家吳良鏞院士曾說:“所謂‘抽象繼承’是指從建筑傳統中:第一,將傳統建筑的設計原則和基本理論的精華部分(設計哲學、原理等)加以發(fā)展,運用到現實創(chuàng)作中來;第二,把傳統形象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提取出來,經過抽象,集中提高,作為母題,再用到當前的設計創(chuàng)作中去。這樣的繼承,并非形式的抄襲或舊零件的排列組合,既有創(chuàng)作原理的繼承與發(fā)展,又有形象的借鑒與創(chuàng)造?!雹艹鞘兄械膫鹘y建筑層次清晰地展現了人們審美思想的演進,并對當前的景觀設計產生著直接的作用。關于這一點,身為國際著名前衛(wèi)設計師的美國建筑師彼得·埃森曼也曾對中國建筑師發(fā)出意味深長的忠告:“你們的文化不應該跟隨西方的想法,應該理解西方的想法而不是跟隨。這也是為什么我想理解你們的文化但不跟隨?!雹葜袊就猎O計師和城市規(guī)劃者只有真正理解了這一思想,才能將來自文化深處的信仰植入自己的審美理念和日常工作,也才能夠為更多的城市生活者提供便利。
建筑是凝固的藝術,建筑也是凝固的敘事。傳統建筑所負載的敘事功能無與倫比,它比文字更直接,比圖畫更立體,它身上附著的城市故事往往讓人欲罷不能。這一敘事功能不僅體現在它的建筑文化意義上和歷史滄桑感上,還體現在它對人文文化的記錄與傳播上。在現代旅游業(yè)興起和不斷發(fā)達的過程中,人們對以建筑為表現形式的文化景點有了更多的關注。不但是四大名樓、四大名亭、南北方園林等等以建筑本身吸引游客,那些在建筑學上并不起眼但具有更多敘事意義的地方也日漸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熱點。
許多地方,出于不同的目的,將與本地有關的文學作品中的場景和情節(jié)以建筑的方式予以再現。例如,山東依據小說《水滸傳》再現打造的“水滸城”,紹興依據魯迅小說興建的“咸亨酒店”等,將建筑就此納入了公眾史學的范疇。而這些小說、名著的再現,也體現了建筑特殊的文化承載功能。在增加城市內涵方面,名人故居所負承載的卓越敘事功能使其擁有了其他建筑所不能比擬的優(yōu)勢。
如果說古代的事,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南方,成都錦官城,從杜甫草堂到武侯祠,從杜子美的憂國之思到諸葛亮的“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幾多思緒牽人愁腸;中原,商丘古城中的侯宅讓人在追溯侯方域生平的同時不能不想起李香君,想起“秦淮八艷”,想起明清易代之際的政壇與文壇,想起清代孔尚任滿懷心事寫下的一部《桃花扇》。
如果說現代的事,這樣的例子同樣數不勝數。湘西鳳凰,有民國第一總理熊希齡的故居、文學大家沈從文的故居,還有學術巨子陳寅恪家的老宅;天津城內,有梁啟超的飲冰室,有李叔同紀念館,有曹禺的故居;紹興有魯迅故居、周恩來故居、秋瑾故居、蔡元培故居;上海更是有與孫中山、宋慶齡、魯迅、郭沫若、茅盾等名人相關的“十大故居”;遠在東北的哈爾濱也還有原汁原味的東北民房——蕭紅故居。
事實上,故居類建筑因為所處地域不同,理所當然地不可能具有建筑學上的一致性,但它們所負載的文化功能卻是極其一致的。同為建筑學家,戴志中教授等在著作中引用挪威建筑理論家克里斯蒂安·諾伯格-舒爾茨(Chris-tian.Norberg-Schulz)的觀點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的成長就是逐漸意識到存在含義,因為對含義的體驗成了人的基本需要?!雹奕绻f建筑,尤其是中國傳統建筑,具有建筑學之外的倫理學和社會學含義,那么即使不談其中的易學思想、中庸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等等觀念的附著與融合,而僅僅觀照其間的歷史文化元素之積累與沉淀,這些故居類建筑都帶有先天的最為優(yōu)良的文化基因。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具有一定文化基礎的觀賞者的眼中,此類建筑甚至較現代景觀具有更多的看點和無窮的吸引力。
不僅僅是名人故居,就算是那些主人并不十分知名的大家老宅和各種以舊主人姓氏命名的“XX大院”,也展現給我們一種非富即貴的現實,后面也總是投射著中國古代的官府文化與商業(yè)文化。從其建筑的樣式、結構、裝飾風格到室內的細節(jié)設計和家具、擺件的運用,都是建筑思想的直接投射與運用。
就一般性建筑而言,不只是獨具特色的老北京的四合院,連同那些在各地散落遺存的驛道、牌坊、門樓、官署、名亭、名樓,除了建筑學意義,也都攜帶著十分厚重的文化敘事的元素。說得遠些,沒有墓上作塔的青冢一堆也能引人無限遐思。洛陽龍門香山之上的白居易墓、山東的孫臏墓、內蒙的昭君墓都只是聚土為丘的形式,但總能引人留連,并不由自主地生發(fā)思古之幽情。
這些明顯帶有文化敘事功能的建筑,其意義或許更多不在于建筑的古老程度、精美程度以及它在建筑史上的地位,而是在于它身上所附著的人文情節(jié),那些與其相關的人和事才是人們觀賞建筑時的著眼點。那些位于家鄉(xiāng)的名人故居的建筑特征當然是“老宅”,更多的是中國的傳統建筑,我們從中不但可以看到大家們的成長,而且看得到一個家族的由來與變遷。而那些位于現代城市中的名人故居有很多采取的都已不再是中式的傳統建筑樣式,而是西式建筑,比如上海的宋慶齡故居、巴金故居、天津的曹禺故居。但小洋樓里的中國文化元素和主人們在中國文化進程中所起的作用不但是重要看點,也是極其耐人尋味的文化現象。那些無言的訴說同樣可以讓人心蕩神馳。
因為歷史原因,傳統文化曾經遭遇過不該有的劫難,與之相關,許多傳統建筑也一度在城市景觀中被遺忘甚至被破壞。那些上了年紀的北京人總是說今天的北京城已經不是從前的北京城,在享受現代城市景觀和城市功能的同時,他們念念不忘的是老北京的城市建筑正在一點點地被削減和磨滅。當年梁思成和林徽因等建筑學家所號召和呼吁保護老北京的建議在今天看來尤其具有意義,那些有幸被保留的城門和其他建筑也給了我們追憶和追悔的空間。
東北名城哈爾濱素有“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之稱,它的異域文化特征和城市風情不僅是由人們的生活方式決定的,更是因為這里有鱗次櫛比并具有百年歷史且保護得相對較好的歐式建筑。哈爾濱的圣索菲亞教堂如今已是這個城市重要的文化名片,也是外地人來到城市的必訪之地,更是許多影視劇的取景地??墒?,曾經的圣索菲亞教堂也處在一片居民區(qū)包圍之中,當地政府也是克服了很多困難才讓這個美妙的建筑重見天日的。城市是人類文化進步的產物,現代城市也是現代文化和現代人生活的必需品。但擁有今天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忘記昨天,甚至忘記自己的來路,只有林立的高樓的現代城市也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城市,只有有著清晰文化脈絡和文化表現的現代城市才能讓人真正看到“現代”的模樣,看到它與傳統的差異,看到它在傳統之上的演進歷程。
因為現代城市中各種意義上的傳統建筑具有深重的歷史感,可以印證人類不同時期的審美思想,能夠以一種非文字的方式留存特殊的城市記憶,所以對傳統建筑的保護和重新利用可以有效地避免一個城市的“文化失憶”。土耳其詩人納喬姆·希格梅有一句話曾打動很多人的心:“人的一生中有兩樣東西是永遠不能忘卻的,這就是母親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保護和利用傳統建筑雖然體現了現代有責任意識的知識分子帶人們回歸家園的明確意圖,但保留和發(fā)掘它的文化魅力和文化影響力仍舊是一個一直需要積極思考的問題,需要城市景觀規(guī)劃者的深度介入,也需要相應社會工作者做好相關的文案準備,以備決策者之問詢、咨度。
(作者單位:黑龍江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①王國維《觀堂集林》(卷10)[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頁。
②本文中的“傳統建筑”不僅指中國傳統建筑,也包括那些由外國人設計和修建的西洋傳統建筑,以及各類中西宗教建筑。那些近年成為旅游熱點但并不處于現代城市之中的各類以中國傳統建筑為賣點的“古鎮(zhèn)”則不在本文的討論范疇。
③汪之力《中國傳統民居》[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頁。
④吳良鏞《廣義建筑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65頁。
⑤尹一木、朱濤《采訪埃森曼》[J],《世界建筑》,1997年第7期。
⑥戴志中、舒波、羊恂等《建筑創(chuàng)作構思解析:符號·象征·隱喻》[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6年版,第197頁。
黑龍江科技大學決策咨詢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