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這小城里邊,以前住著我的祖父,現(xiàn)在埋著我的祖父。
我生的時候,祖父已經(jīng)六十多歲了,我長到四五歲,祖父就快七十了,我還沒有長到二十歲,祖父就七八十歲了。祖父一過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從前那后花園的主人,而今不見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園里的蝴蝶、螞蚱、蜻蜓,也許還是年年仍舊,也許現(xiàn)在完全荒涼了。
小黃瓜、大倭瓜,也許還是年年的種著,也許現(xiàn)在根本沒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還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間的太陽是不是還照著那大向日葵,那黃昏時候的紅霞是不是還會一會兒工夫變出來一匹馬來,一會兒工夫會變出一只狗來,那么變著。
這一些不能想象了。
聽說有二伯死了。
老廚子就是活著年紀(jì)也不小了。
東鄰西舍也都不知怎樣了。
至于那磨房里的磨官,至今究竟如何,則完全不曉得了。
以上我所寫的并沒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們充滿我幼年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就記在這里了。
(節(jié)選自《呼蘭河傳》,有改動)
很多人讀《呼蘭河傳》,有的說這是一部小說,可它的情節(jié)零碎,線索也不連貫;有的說這是一部自傳,可它的主人公那么多,卻偏偏沒有講述作者本身。其實(shí),讀蕭紅的作品,最好先走進(jìn)蕭紅的生活。1942年1月22日,蕭紅因肺結(jié)核和惡性氣管擴(kuò)張病逝于香港,年僅31歲,《呼蘭河傳》完稿于1940年12月20日的香港??梢哉f,這本書是在蕭紅生命的最后階段完成的,她的一生輾轉(zhuǎn)漂泊,這本書就是對她的童年和故鄉(xiāng)的回憶。翻開《呼蘭河傳》,仿佛跟隨著她的筆伐一起放映那泛黃卻依舊濃郁的記憶。茅盾先生在為本書作序時說,蕭紅的心境是寂寞的。所以這本書不僅是一幅多彩的風(fēng)土畫,還是一首凄婉的歌謠。
作文評點(diǎn)報·作文素材初中版2016年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