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的紅山上有一座吉祥寺,1999年10月能清法師在寺廟中開設了一家養(yǎng)老院,旨在照看那些無依無靠的老人。這座養(yǎng)老院是我國首家免費養(yǎng)老院。吉祥寺接收老年人,提供免費的食宿,但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必須念佛。具體而言,他們每天須念佛數萬次。
在我們這個從小教育人們尊重老年人的社會里,有子女的老年人進入養(yǎng)老院有一種恥辱感。但對年輕人和政府而言,吉祥寺代表了一種趨勢。在實行了數十年的計劃生育政策后,中國現在進入老齡化社會。父母和祖父母依賴一個遠離家鄉(xiāng)到大城市工作的孩子贍養(yǎng)的情況并不少見。
吉祥寺的模式減輕了人們良心上的負擔,被政府部門視為榜樣。在2009年全國“兩會”期間,首次有人提出寺廟收養(yǎng)老年人這一理念后,有關方面明確支持老年人入住寺廟。僅僅在上海附近的江蘇省就有很多養(yǎng)老院是寺廟建起的。
在我們國家,很多貧困老年人不得不工作到干不動為止。但他們在顯密吉祥寺里不用這么做。中午11點半吃午飯,下午5點吃晚飯,之后是休息,接著是晚課。對貧困老年人而言,這是有尊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