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永 邱蕾 文/本刊記者 王俊文
這棵大樹為何根深葉茂
——記全國勞動模范、衡水中學校長張文茂
通訊員 張永 邱蕾 文/本刊記者 王俊文
〉〉 衡水中學校長張文茂
“欲枝葉茂者必深其根,欲水流之遠者必浚其源?!焙颖焙馑袑W校長張文茂,作為一名扎根教育沃土四十年的老教育工作者,從弱冠之年到年逾花甲,從民辦教師到教育專家,他見證了中國教育的改革發(fā)展、輝煌成就,更締造了衡水中學這個中國基礎教育的傳奇神話。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來到衡水中學三十多年來,張文茂經歷了學校的低迷,見證了學校的崛起。
2012年10月13日,劉延東同志和省市主要領導來到衡水中學調研,對衡水中學的辦學成績和育人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劉延東同志指出,衡水中學是一所辦得非常好的學校,名不虛傳,其珍貴在于衡中有著在不斷探索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精神,希望衡水中學能把先進的理念和好的經驗做法進行輻射。教育,對于張文茂來說是他的信仰和生命,如今,他正堅定地引領著這所學校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張文茂說:“依托哲學思維探尋教育思想,重要的不是提供某種現(xiàn)成的、可以明顯提高教學成績的答案,而是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和探索精神,喚醒教師的生命自覺和價值追求,以此引領師生思考、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推動辦學思想、辦學實踐向前發(fā)展?!边@種以哲學思維引導教育尋求本原、探索歸宿的實踐,充分發(fā)揮了哲學在塑造價值理念、提供科學方法論上的作用,這也更契合教育的初心。
幾十年的一線教學經驗,幾十本的教育心得整理,張文茂厚積薄發(fā),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育思想與管理智慧。他常說:“‘治大國若烹小鮮’,教育面對的是鮮活的生命,更是如此,有些事情急不得也慢不得,更折騰不得、動搖不得?!睘榱寺男薪逃熑危瑢崿F(xiàn)教育夢想,2014年,張文茂提出了“四個不動搖”,即堅持務本求真、追求卓越的精神和理念不動搖,堅持課堂教學改革、轉變教與學的方式不動搖,堅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管理、發(fā)展不動搖,堅持常規(guī)為基、安全第一、質量至上不動搖。
在“四個不動搖”的引領下,學校發(fā)展、教師和學生的成長完全是按照其內在規(guī)律去運行,卓越也就成為了其運行軌跡的必然選擇。正如張文茂所說,升學率只是各種工作的副產品,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情。
面對學校極高的升學率,很多人問張文茂這是不是他最自豪的事情,張文茂卻說:“沒有升學率會邊緣化,只有升學率會庸俗化,升學率只是教育這個大課題中一個比較具象的指標,但絕不是高中教育的最終歸宿,未來名校的競爭一定是藝體工作的競爭,而且面對成績,我們只有高峰只上再造高峰,永不止息才是應有姿態(tài)和境界?!?/p>
2014年8月,衡水中學參與舉辦的衡水第一中學正式啟用,張文茂卻對衡水一中的管理提出了“新校不新”的原則,他要求校園的安全、文化、衛(wèi)生以及學生的住宿、就餐等各方面都要考慮周密,加快建設速度?!靶滦2恍隆笔菑埼拿嫦蛩季S管理智慧的又一體現(xiàn),在這一思想的引領下,衡水一中運轉良好、發(fā)展迅速,完全沒有出現(xiàn)新校管理的過渡期。
“校長是出思想的,副校長是出思路的,中層干部是出措施的,員工是出行動的,而思想能否領先時代,決定著一所學校的發(fā)展前途和命運?!边@是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張文茂懂教育、有思想,這對于一所有著光榮歷史并期待更多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示范校,尤為關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yè),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張文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先有父母心,再做教書人”,他常常提醒老師們反思,“如果所教的學生是自己的孩子,那么我們會怎么對待他們呢?”張文茂對學生這種發(fā)自內心的愛與期望,源自他一生的教育夢想,源于他對教育愛之永恒、人之永恒的思考。
上世紀80年代,衡水中學只是一所縣中,升學率排名墊底,老師、學生陷入累垮身體也難以取得顯著成績的惡性循環(huán)。本地的孩子寧愿選擇背井離鄉(xiāng)、移讀他鄉(xiāng),這些張文茂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心情更是莫大的痛苦和內疚。1992年,張文茂走上了學校的管理崗位,他和當時的李金池校長統(tǒng)一了思想,下決心一定要扭轉局面,他們大膽改革,臥薪嘗膽。終于,1995年,衡水中學首次奪取了全市高考第一名,隨后連續(xù)22年位居全市榜首;2000年,衡水中學勇奪河北省高考第一名,并創(chuàng)造了全省高考17連冠的教育奇跡。
“讓學生享受幸福的教育,是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追求?!睘榱俗屆總€孩子都上得起學,張文茂多方聯(lián)系,竭盡全力為學生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為此,學校從2003年開始實施獎助學金制度,通過愛心幫扶、社會資助等多種途徑,千方百計為學生辦好事、做實事、解難題,讓每一名學生都享受到平等接受教育的機會。有這么一對兄弟,父母雙亡,兄弟倆跟著祖父過日子,家境十分貧寒。張文茂得知后,破例收兄弟倆入學,并在獎學金上給予較大的支持。在張文茂的幫助下,兩個孩子均考上名牌大學。
〉〉 成人禮上,校長張文茂牽手學生步入成人門、踏上成才路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精準扶貧”的重要思想,張文茂意識到,教育可以在精準扶貧上發(fā)揮更大作用,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與幸福。為此,他加快了合作辦學、學校幫扶的步伐,不斷放大衡中辦學優(yōu)勢,發(fā)揮輻射帶動作用,特別是當他走進阜平、康保、尚義、崇禮等國家級貧困縣時,他深刻理解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扶貧必扶智”這一重要論斷的含義,認識到了教育是拔窮根,阻止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短短幾年,張文茂的足跡遍布了全國20余個省、市、自治區(qū),或是加強校際交流合作,毫無保留共享辦學經驗,甚至實現(xiàn)遠程同步備課、教學。另外,衡水中學還通過舉辦校園開放日、召開全國高中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論壇、卓越校長峰會等全國性會議,目前,全國各地的很多高中,都有衡中的影子,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國愛心校長”、“微善號全國優(yōu)秀校長”、“衡水市十大道德楷?!薄ⅰ昂馑邢佬麄鞔笫埂薄豁楉棙s譽見證了張文茂的公益之路、愛心之路,他感慨地說,“我和老師們幾十年的堅守,有一個最大的收獲,就是創(chuàng)造了個人幸福和利他幸福的統(tǒng)一。我相信,這些擁有幸福感和使命感的孩子們,必將為國家的繁榮富強做出應有的貢獻,享受更大的幸福?!?/p>
提到衡水中學,人們往往驚訝于她極高的升學率,其實衡水中學的奧賽、藝體、科技創(chuàng)新、國際交流等各項工作都處于河北省甚至全國的領先地位。僅2016年暑假,衡中學子“南征北戰(zhàn),西進東伐”,參加各級各類賽事就多達700余人次,獲得國際級獎項7項、國家級獎項280余項、省級獎項80余項,此外還有3000多學生參加了各種社會實踐、各類社團活動以及夏令營等多達50余項。衡中之所以能夠多元競放、百花齊放,正是得益于文化的引領、環(huán)境的浸潤,多元文化激發(fā)了多樣人生,多樣人生成就了多彩衡中。
走在衡中校園,處處可見傳統(tǒng)文化、核心價值觀的文化石、雕塑、標語等內容,這是學校文化建校、文化育人的重要舉措,而看不見的精神文化更是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師生的內心,外化于每一位師生的言談。“把學校建成一個精神特區(qū)”,張文茂和全體師生探索、實踐了二十余年,正能量越聚越多,真善美愈積愈美,師生在不知不覺、似懂非懂中,建立起了正確的價值觀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精神特區(qū)”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tǒng),每個人帶著屬于自己的性格特點與人生方向在這片精神沃土上和而不同、和諧共生。張文茂說,校長應該是一個鋼琴家,每一名師生都是鋼琴上不可或缺的琴鍵,要發(fā)揮好每一個琴鍵的作用,才能彈奏出和諧的音符、美妙的樂章。衡中的和諧文化,不僅包含著一種價值的認同,更具有一種競爭的態(tài)度,并由此產生了內蘊力、凝聚力、創(chuàng)新力。
2014年,張文茂正式提出了責任教育,并明確了“辦負責任的學校,當負責任的老師,做負責任的學生”的總要求?!柏熑谓逃呛庵凶詈诵牡母偁幜?,是衡中人一直以來都具備的精神境界和價值追求。”他說,“責任可以激發(fā)一個人的內生動力和成長欲望,這也是一個人生命發(fā)展的根本性、基礎性的問題。”在責任的驅動下,老師們忠誠履責,自覺奉獻,并把責任落實到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們胸懷家國,好學樂學,并把責任作為成就人生的底色,學校也就自然進入了良性發(fā)展的軌道,能夠為學生成才、教師幸福、國家富強做出貢獻。
在厚德文化、和諧文化、責任文化的共生下,每個人回歸本源,找到本真,實現(xiàn)了本色人生,形成了本色文化?!皹闼囟煜履芘c之爭美。”張文茂常對師生說:“本色是做人之道,要常存童心童趣,童心是生命本真的體現(xiàn),是永不滿足的體現(xiàn),也是創(chuàng)新追求的體現(xiàn)。有了本色,個人利益就會看得很淡,干事就會干凈、干脆、利索?!焙庵腥说纳砩蠜]有銅氣、只有“土氣”,沒有俗氣、只有正氣。
出生于上世紀50年代的張文茂,身上有著對國家深厚的價值認同與情感認同,更有著從農村走出來的淳樸務實與吃苦耐勞精神。張文茂常對老師們說:“如果對國家、民族和人民沒有感情,很難成就一番大事業(yè),有了感情才能主動想工作、找工作、干工作,每天多奉獻一點點,每天多改變一點點,心理每天才舒服一點點”,“成績是干出來的,不是看出來的、等出來的!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這也是一個教育境界的問題?!?/p>
張文茂走上領導崗位20多年了,每天清晨5∶40,學生起床的鈴聲剛剛響起,他的身影已經出現(xiàn)在了操場上,晚上10∶00之后,無論天多晚、樓層多高,他都要去宿舍樓轉一轉、看一看,而且他始終堅持著每日進課堂,還經常參加教研活動。他說,作為一名校長,就要務實苦干,不能脫離師生,這是個作風問題,也是個基本功。衡中工會主席梁輝算了一筆賬,他說,張校長只要不出差,每天早上5:40到晚上10:00,減去一日三餐的時間,每天工作時間達到了十四、五個小時,而且無論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風雨無阻。他的辦公室里經常放著方便面、火腿腸,很多晚餐,他就是靠這兩樣東西解決的。
衡中人都知道,張文茂外出學習考察,其節(jié)奏也是出了名的。王輝老師說,張校長到江蘇考察,周日下午出發(fā),周一、二兩天時間,考察周邊四所學校,聽課交流,實地察看,周二半夜趕回學校,周三又開始上班了。1000多華里,相當緊張?。《矣袝r一場報告下來三個多小時,張校長從沒動過位置,邊聽邊記,非常投入,對于持不同意見的論點,總要劃上個問號,會后再和同桌議論一番。在他眼中,一切可以學習的機會都必須抓住。
他以校為家,“兩眼一睜,干到熄燈”,在他的人生詞典中從來就沒有“節(jié)假日”“星期天”和“業(yè)余生活”這些詞,更不用說陪愛人逛逛商場、為孩子輔導功課了。長年無休止的超負荷工作,嚴重影響了他的身體健康,但他吃著藥帶病工作,硬是堅持了下來。有一次,他不顧幾天的腿痛就帶領老師們外出聽課學習,三天后,回到學校他的腿疼得已經不能走路,在同事們的催促下,到醫(yī)院檢查后發(fā)現(xiàn)他患了靜脈栓塞,不得不住院治療,醫(yī)生說,“如果醫(yī)治再推遲,后果將不堪設想”。而張文茂卻笑著說,“干革命就得有犧牲呀”。他把為黨工作、為師生服務的有限時間,看得比健康、比生命更寶貴,而這一切無不展示了他特有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
干給老師們看,帶著老師們干,這是他的行動指南。張文茂說:“管理,就是要做好陪伴、表率和引領,有學生的地方就一定有老師,有老師的地方就一定有領導干部?!庇谑牵庵谐霈F(xiàn)了考試結束老師們連夜閱完試卷、高考期間班主任凌晨起床為學生煮茶葉蛋等場景。這些并不是學校的管理要求,而是老師們自動自發(fā)的行為。老師們都說,張校長60多歲的人了,干起工作來像個拼命三郎,我們這些年輕人有什么理由不去付出呢。
唯有熱愛,才能堅持,唯有堅持,方能成就。作為目前連續(xù)在衡中工作的資格最老的教師,他對衡中的感情、對師生的感情,別人可能根本無法想象。一輩子鐘情于教育事業(yè)的張文茂一生為一大事而來——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yè),終生致力于打造一所富有獨特個性的特色品牌學校。十年來,衡水中學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等60余項國家殊榮,特色育人經驗以中央簡報和國務院送閱件的形式兩次送上中央領導案頭。老師們先后有100余項教育教學科研成果獲國家、省級獎勵,300余位教師在省級以上教學大賽中獲特等獎或一等獎,800余位教師赴全國各地講學或作公開課……有4000余人次的學生在各級各類大賽上摘金奪銀,有6人勇奪國際學科奧賽金銀牌和亞洲金牌,有933人考入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
“頭頂一片天,腳踏一方土,風雨中你昂起頭,冰雪壓不住?!边@是對大樹的謳歌,也是張文茂人生的真實寫照。這棵大樹深深根植于大地和人民之中,保持著旺盛的活力和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