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瑞,李雪丁,郭民權,陳凌彥,林梅輝,陳劍橋(.福建省海洋預報臺,福建福州350003;.河海大學,江蘇南京0098)
平潭海域定點實測海流資料分析
陳金瑞1,李雪丁1,郭民權1,陳凌彥2,林梅輝1,陳劍橋1
(1.福建省海洋預報臺,福建福州350003;2.河海大學,江蘇南京210098)
利用2014年8月11日—2015年3月19日布放在平潭海域海床基海流調(diào)查資料,通過調(diào)和分析、EOF分解和低通濾波等方法,對海流剖面分布特征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4個主要分潮潮流橢圓主軸方向呈現(xiàn)西南-東北方向;準定常流呈現(xiàn)出上下兩層流速方向相反的垂直空間結構,以水深32 m處為界,上層呈現(xiàn)偏南方流動,下層則呈現(xiàn)偏北方流動,流向隨深度增加不斷向左偏;9月份準定常流垂直結構開始發(fā)生變化,于次年1月份轉(zhuǎn)流深度達到最深;U、V分量第一空間模態(tài)方差貢獻分別為60.8%、76.5%;近表層余流隨時間的變化與海面風基本一致,對風的響應非常迅速;上層余流流速隨著水深增加逐漸減小同時滯后的規(guī)律,說明風變化的信號由表層逐漸向下傳播且影響逐漸減弱,傳播的深度主要取決于海表面風速的大小。
平潭;海床基;海流分析;余流
平潭島位于福建省東部沿海,東臨臺灣海峽,西隔海壇海峽,其周邊海域島嶼眾多,地形復雜,加上臺灣海峽的狹管效應,使得附近海域海流復雜,結構形態(tài)多變。隨著近年來平潭的開放和開發(fā)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周邊海域的海上活動日益頻繁,船只航行安全等問題日益突出,開展其周邊海域海洋環(huán)境的調(diào)查研究愈發(fā)重要。
針對該海域流系特征,前人已經(jīng)做過不少研究:平潭附近海域的海流具有季節(jié)性變化[1-2],夏季西南季風控制整個臺灣海峽,使得海水流動的總趨勢是向東北方流動,進而導致平潭附近海域上升流運動;林培根等[3]根據(jù)2011年夏季臺灣海峽的調(diào)查資料分析平潭附近海域上升流的變化主要受西南季風的影響,大概有3 d左右的滯后響應時間;肖暉等[1]指出平潭上升流區(qū)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形抬升、北上海流經(jīng)向運動和西南季風作用等所致。冬季平潭周邊海域主要受浙閩沿岸流控制,朱大勇[4]對“908”臺灣海峽西側(cè)沿岸海床基觀測資料進行分析,猜測2007年冬季平潭島南部海域近底層的暖水來源于黑潮南海分支或者黑潮與南海的混合后并由臺灣海峽東側(cè)運移到臺灣海峽西側(cè);潘愛軍等[5]發(fā)現(xiàn)平潭島外海浙閩沿岸流對冬季風松弛的響應(海流和近海底水溫)主要是由于冬季影響中國東南沿海的大氣鋒面系統(tǒng)過境激發(fā)的沿岸向南傳播的陸架截獲開爾文波引起的,而非局地風場驅(qū)動的??寺搅骷捌洚a(chǎn)生的向(離)岸水體堆積效應所致。本文旨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利用平潭海域定點連續(xù)實測海流和海面風資料開展垂向結構特征分析,加深對平潭海域海流的了解和認識。
2.1海流數(shù)據(jù)
本文所用海流數(shù)據(jù)由福建省海洋預報臺于2015年7月份布設在平潭海域(水深50 m,見圖1)的海床基監(jiān)測系統(tǒng)[6]獲取。該系統(tǒng)由國家海洋技術中心研發(fā),自帶羅盤,能記錄海床基的方向、傾斜和搖擺等角度,用于間接監(jiān)測測量數(shù)據(jù)的有效性;采用Nortek 600 KHz AWAC自底向上測量剖面海流數(shù)據(jù),流速測量準確度為(±1%測量值±1)cm/s,流向為±5°,垂向分辨率為2 m/層,測量范圍為2—48 m,采樣間隔為1 h,本文選取了各深度上比較完整的2014年8月11日—2015年3月19日的海流數(shù)據(jù),有效觀測數(shù)據(jù)達98%。
圖1 定點觀測站位圖
2.2海面風數(shù)據(jù)
本文所用海面風數(shù)據(jù)由位于海床基監(jiān)測系統(tǒng)東偏北方39 km(見圖1)的大型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浮標(3號大浮標)獲取。該浮標采用Young 05106型風速風向傳感器測量距海面上方10 m高的風矢量,采樣間隔為10 min。選取3號大浮標的海面風數(shù)據(jù)作為參考主要依據(jù)為二者相對較近,觀測的海面風數(shù)據(jù)受陸地影響較小。
3.1潮流橢圓
平潭附近海域?qū)儆趶姵眳^(qū),潮流作用尤為明顯。通過調(diào)和分析可以將實測海流分解成由不同天文潮的作用引起的流動和非周期性的余流部分[7],本文采用Pawlowicz等[8]提供的潮流調(diào)和分析Matlab程序包計算站點的潮流橢圓要素(見表1),橢圓短軸正值表示潮流橢圓逆時針旋轉(zhuǎn),負值表示潮流橢圓順時針旋轉(zhuǎn),傾角表示橢圓長軸與正東方逆時針旋轉(zhuǎn)的夾角。站點4個主要分潮潮流橢圓垂向結構如圖2所示。
表1 主要分潮潮流橢圓參數(shù)
從該站點的潮流橢圓垂向結構可以看出:4個主要分潮潮流橢圓主軸方向基本一致,呈現(xiàn)西南-東北方向,M2分潮橢圓主軸方向隨深度增加先呈逆時針旋轉(zhuǎn)至6 m水深后轉(zhuǎn)為順時針旋轉(zhuǎn),S2分潮橢圓主軸方向隨深度增加呈順時針旋轉(zhuǎn),K1分潮橢圓主軸方向隨深度增加呈逆時針旋轉(zhuǎn);從表層至10 m層,M2和S2兩個主要半日分潮潮流橢圓長軸隨深度增加急劇增大,K1和O1兩個主要全日分潮潮流橢圓長軸則隨深度增加先減小后增大,從44 m層至底層,各分潮潮流橢圓長軸隨深度增加急劇減小,中間層各分潮潮流橢圓變化不大;M2分潮潮流橢圓長軸在22 m水深處達到最大值,為46.4 cm,S2分潮潮流橢圓長軸在32 m水深處達到最大值,為16.3 cm,K1分潮潮流橢圓長軸在12 m水深處達到最大值,為13.7 cm。各分潮橢率隨深度增加先減小后增大,M2和S2分潮潮流橢圓呈逆時針旋轉(zhuǎn),K1和O1分潮潮流橢圓在15—20 m水深以淺呈順時針旋轉(zhuǎn),以深呈逆時針旋轉(zhuǎn)。
圖2 主要分潮潮流橢圓垂向結構圖
3.2準定常流
近海海流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周期性潮流運動外,還包括準定常流動,準定常流能直接反映水體的運移和交換情況,對水中懸浮物質(zhì)和可溶性物質(zhì)的輸運、稀釋及擴散等都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對實測海流數(shù)據(jù)進行時間序列平均得到準定常流[7],圖3給出了準定常流的垂向結構,該站點的準定常流在垂直方向上呈現(xiàn)出上下兩層流速方向相反的空間分布結構,以水深32 m處為界,上層呈現(xiàn)南偏西方流動,下層則是東北方流動,上層準定常流流速大小隨深度增加不斷減小,下層準定常流流速大小隨深度增加逐漸增大,近底層又開始減小;上層流速明顯大于下層流速,最大值出現(xiàn)在表層,達42 cm/s,最小值出現(xiàn)在32 m層,為2.7 cm/s;各層準定常流流向隨深度增加不斷向左偏,表層準定常流流向為南偏西25°,底層則為北偏東8°;在垂直方向上以v變化明顯。通過垂向平均準定常流得到全流流速大小為9.6 cm/s,流向南偏西17°。
圖3 準定常流的垂向結構圖
圖4 準定常流隨時間的變化
為了更細致分析準定常流隨時間的變化,對實測海流進行月平均(見圖4),8月份準定常流以東北方流動為主;9月份準定常流垂直結構開始發(fā)生變化,上層開始呈現(xiàn)西南方流動,下層還是以東北方流為主;10月份上層準定常流相比于其他月份的準定常流偏大,且轉(zhuǎn)流深度偏深,筆者認為是由于10月份期間1419號臺風“黃蜂”和冷空氣配合影響,加大臺灣海峽的海表面風,增強上層水體的流動,從而影響該點準定常流的轉(zhuǎn)流深度;11月份至次年1月份,無臺風影響,冷空氣影響逐漸加強,在其作用下的準定常流也逐漸加強,且轉(zhuǎn)流深度變深;2月份之后,準定常流又開始逐漸恢復到夏季整個水層的東北方流動。
3.3 EOF分解
經(jīng)驗正交函數(shù)分解(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是一種處理大量時空變化數(shù)據(jù)比較有效的多元分析方法[9],它的主要優(yōu)點在于對數(shù)據(jù)時空分離,即能分解成不隨時間點變化的空間函數(shù)和不隨空間點變化的時間系數(shù),從而揭示變量的基本特征和演變規(guī)律。
圖5 測站U、V的前3個垂向模態(tài)
本文將站點實測海流數(shù)據(jù)先經(jīng)過濾潮,然后采用EOF分析方法分解得到的前3個垂向模態(tài)(見圖5),U分量的前3個空間模態(tài)方差貢獻分別為60.8%、18.2%和8.2%,V分量的前3個空間模態(tài)方差貢獻分別為76.5%、12.3%和5.0%。U和V分量的第一模態(tài)的方差貢獻大于其他模態(tài),占主導地位,其垂直模態(tài)都是正值,但從表層到海底逐漸變?。坏诙B(tài)揭示一個反向流,在16 m水深處發(fā)生變化,所以為一階模態(tài);第三模態(tài)的符號在6—8 m和26—28 m處改變了兩次,為二階模態(tài)。
第一模態(tài)是零階模態(tài),體現(xiàn)準定常流特性。其余各模態(tài)為不同階數(shù)的高階模態(tài),體現(xiàn)了海流的斜壓特征。U、V分量第二模態(tài)和第三模態(tài)有一定程度的反相關性。
3.4風生余流
為了探討海面風對海流垂向結構的影響,本文將實測海流數(shù)據(jù)剔除周期性潮流成分后,進行40 h低通濾波得到各層次時間序列余流認為該站點的風生余流[10-11]。
本文僅給出3個典型月份(2014年9月、10月和2015年1月)的海表面風矢量與余流的對比圖(見圖6—8),近表層余流隨時間的變化與海面風基本一致,對風的響應非常迅速,風較強時余流加強,風較弱時余流減弱,風轉(zhuǎn)換方向時余流方向也隨之轉(zhuǎn)換;上層余流流速隨水深增加逐漸減小同時滯后的規(guī)律,說明風變化的信號由表層逐漸向下傳播且影響逐漸減弱,傳播的深度主要取決于海表面風速的大??;下層余流流速呈現(xiàn)與海面風不一致變化規(guī)律。
9月份副高逐漸南退,大陸冷高壓開始建立并加強,冬季風迅速建立,弱冷空氣開始影響我省海域,但臺風次數(shù)仍較多。臺灣海峽受夏冬季風交替驅(qū)動下,風向變化明顯;除了受臺風影響期間(9月14—16日和20—22日)海表面風速較大,其他時段風速普遍較小。9月14—16日受弱冷空氣與1415號臺風“海鷗”共同影響和9月20—22日受1416號臺風“鳳凰”影響下,海面風力大,各層余流流向基本一致,風生余流能傳播到底層。
圖6 2014年9月海面風和余流的矢量圖
圖7 2014年10月海面風和余流的矢量圖
圖8 2015年1月海面風和余流的矢量圖
10月份開始,臺灣海峽基本上受冷高壓天氣系統(tǒng)控制,以偏北風為主。雖然由于狹管效應造成臺灣海峽的海面風普遍比其他海域大,但從圖7和8可以看出,大部分時間段的風生余流無法傳播到底層;在天氣系統(tǒng)減弱期間(冷空氣交替),如1月5日或26日附近,東北風減弱,風生余流僅能傳到很淺的深度,甚至整層都轉(zhuǎn)為東北風流動;在兩種情況下風生余流能傳播到底層,一種是10月10日受冷空氣與1419號臺風“黃蜂”共同配合影響下,海面風足夠大;第二站情況是冷空氣影響足夠強,使得海表面風大,如1月28日附近。
本文通過對平潭海域7個多月定點連續(xù)實測海流和海面風資料進行定量分析,結論如下:
(1)潮流調(diào)和分析表明:4個主要分潮潮流橢圓主軸方向基本一致,呈現(xiàn)西南-東北方向,10—44 m層各分潮潮流橢圓變化不大,橢率隨深度增加先減小后增大;
(2)準定常流在垂直方向上呈現(xiàn)出上下兩層流速方向相反的空間分布結構,以水深32 m處為界,上層呈現(xiàn)偏南方流動,下層則是偏北方流動;準定常流流向隨深度增加不斷向左偏;
(3)EOF分解結果顯示:U、V分量第一空間模態(tài)方差貢獻分別為60.8%、76.5%,體現(xiàn)了準定常流特性;
(4)通過對海面風與余流的對比分析,近表層余流隨時間的變化與海面風基本一致,對風的響應非常迅速;上層余流流速隨著水深增加逐漸減小同時滯后的規(guī)律,說明風變化的信號由表層逐漸向下傳播且影響逐漸減弱,傳播的深度主要取決于海表面風速的大小。
[1]肖暉,郭小鋼,吳日升.臺灣海峽水文特征研究概述[J].臺灣海峽,2002,21(1):126-138.
[2]劉金芳,劉忠,顧翼炎,等.臺灣海峽水文要素特征分析[J].海洋預報,2002,19(3):22-32.
[3]林培根,陳照章,胡建宇,等.2011年夏季臺灣海峽上升流的變化特征及其與風場的關系[J].臺灣海峽,2012,31(3):307-316.
[4]朱大勇.2007年冬季平潭島南部海域近底層暖水的來源與振蕩分析[J].應用海洋學學報,2013,32(4):480-487.
[5]潘愛軍,萬小芳,郭小鋼,等.平潭島外海浙閩沿岸流對2006年冬季風松弛的響應特征與機理[J].中國科學:地球科學,2012,42(9):1317-1328.
[6]齊爾麥,張毅,常延年.海床基海洋環(huán)境自動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研究[J].海洋技術,2011,30(2):84-87.
[7]于華明,鮑獻文,朱學明,等.夏季北黃海南部定點高分辨率實測海流分析[J].海洋學報,2008,30(4):12-20.
[8]Pawlowicz R,Beardsley B,Lentz S.Classical tidal harmonic analysis including error estimates in MATLAB using T_TIDE[J]. Computers&Geosciences,2002,28(8):929-937.
[9]吳俊杉,劉子洲,劉聰,等.蒙特利灣底層潮流特征分析[J].海洋湖沼通報,2014,(3):13-21.
[10]費岳軍,史軍強,堵盤軍,等.冬季舟山外海定點實測海流資料分析[J].海洋通報,2013,32(6):648-656.
[11]劉天然,魏皓,趙亮,等.北部灣春季季風轉(zhuǎn)換時期兩潛標站余流分析[J].熱帶海洋學報,2010,29(3):10-16.
Analysis of the observed current data near Pingtan islands
CHEN Jin-rui1,LI Xue-ding1,GUO Min-quan1,CHEN Ling-yan2,LIN Mei-hui1,CHEN Jian-qiao1
(1.Fujian Marine Forecasts,F(xiàn)uzhou 350003 China;2.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 China)
The flow profiles,measured by a sea-bed buoy around Pingtan Island from August 11,2014 to March 19,2015,are analyzed by tidal current harmonic analysis,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and low pass filte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ng axis directions of four major semi-diurnal tidal currents ellipse are from southwest to northeast.The subtidal flow is characterized by two layers with a southward flow in the upper layer and a northward flow in the lower layer.Vertically,the flow tends to flow leftward with an increase of depth and these two layers are divided at 32 m.In September,the two-layer flow profile starts to form and the border line of these two layers is the deepest in January.The EOF results indicate the first mode of velocity in U and V direction contributes 60.8%and 76.5%,respectively.The surface subtidal current coincides well with the wind variation through a fast response.The flow velocity and corresponding response time to wind in the upper layer decrease with depth.This suggests the signal of wind variation transports downward with a reduced effect on velocities and the transportation depth depends on the wind speed.
Pingtan;seabed-based;current analysis;residual current
P731.21
A
1003-0239(2016)04-0046-07
10.11737/j.issn.1003-0239.2016.04.006
2015-11-25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資助項目(2013BA04B00);國家海洋局2014年海域使用金福建省海洋預警報能力升級改造項目。
陳金瑞(1985-),男,工程師,碩士,從事海洋預報工作。E-mail:chenjinrui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