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白先勇的《永遠的尹雪艷》塑造了一個具有顛覆意義的舞女尹雪艷形象。朱天文《世紀末的華麗》中的女模特兒米亞形象同樣令人印象深刻。時隔二十五年的兩篇小說,在人物塑造和敘述策略上卻有著內在的延續(xù)性。本論文將對兩部作品進行對照閱讀,進行內部影響研究。
關鍵詞:《永遠的尹雪艷》 《世紀末的華麗》 人物塑造 敘述策略 延續(xù)性
白先勇的短篇小說集《臺北人》塑造了眾多女性形象,尤其是交際花形象,其中以《永遠的尹雪艷》中的舞女尹雪艷最具代表性,因為這是一個具有顛覆意義的謎團一樣的人物,具有可讀的無限性。而朱天文的《世紀末的華麗》中的女模特兒米亞,性格大膽,叛逆而另類,為世紀末的情緒增添了一抹色彩。細細對比,不難發(fā)現(xiàn)兩部短篇小說在人物塑造和敘述策略上具有一定的內在延續(xù)性。
一、人物性格的相似性
1.自主選擇的獨立意識 尹雪艷原是上海百樂門的舞女,來到臺灣后成為知名交際花,她的尹公館也很快成為她舊友新知的聚會所。作為公館主人,她熱情好客,照顧周到,每個人都視訪問尹公館為一次享受。然而,“尹雪艷有她自己的旋律。尹雪艷有她自己的拍子。絕不因外界的遷移,影響到她的均衡?!弊鳛榻浑H花,她不因留戀奢靡生活而迷失自我;作為別人口中的“煞星”,她從不澄清自己,依然扮演情場高手的角色。面對不同人群的或奉承或抱怨,她總能妥帖地機智應對;面對情人的相繼逝去,她總能得體地處理后事??梢哉f,在一片奢靡頹廢的氣氛中,尹雪艷著一身素白打扮獨立于世,她的獨立意識極具超越性,使她有別于20世紀中國文壇呈現(xiàn)的一系列交際花形象。米亞生活在20世紀90年代的臺灣,十八歲時她成為一名模特兒,對嗅覺和顏色的敏感,使得她對于臺灣對于自身的記憶總能與當時的各種時尚元素結合起來,她的記憶是一幅斑斕香艷的畫作。二十五歲的她對于金錢和愛情有著自己的主張,她“同意,她們(米亞和她的朋友們)賺自己的吃自己的是驕傲,然而能夠花用自己所愛男人的錢是快樂,兩樣”。米亞不拒絕做物質女郎,她拜物、拜金,也好崇拜自己的身體。在20世紀末受西方影響深刻的臺灣時尚圈物欲橫流,米亞的愛情論金錢論無疑契合了這一社會環(huán)境;稍有不同的是,米亞并非全然依附于男性,她的內心極具強調自我存在、自我付出的獨立意識,她的這一追求從側面透出當代女性自我價值的認知。
2.對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堅守 “諸行無常”是佛教的三法印之一,是說一切世間法無時不在生住異滅中,過去有的,現(xiàn)在起了變異;現(xiàn)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它常用來比喻萬物變化多端,人生無常。整日混跡于俗物之間的尹雪艷卻熟諳這一佛理。每當宋太太對著尹雪艷傾訴衷腸,掩面而泣時,尹雪艷便遞上揩臉的毛巾,用憐憫的語調勸慰:“宋家阿姐,‘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誰又能保得住一輩子享榮華,受富貴呢?”對于用來消遣的麻將游戲,尹雪艷尚且可以表現(xiàn)得豁達超脫,自然,對于人生尹雪艷更是持有一種參透一切的哲學態(tài)度。白先勇本人曾談及:“佛道的精神和對人生的態(tài)度對我的影響越來越深……”尹雪艷憑借其淡然的人生智慧,堅守著對傳統(tǒng)文化思想精髓的繼承,同時,也承載著白先勇濃重的佛教情懷。師承胡蘭成的朱天文在“三三社”及辦《三三集刊》時曾有“喚起三千個士”的社團標語,這所謂“三千個士”正是源于胡蘭成的教誨,他說要做天下士,寫出來的是一個士的文章。在朱天文的創(chuàng)作中,較為明顯地體現(xiàn)出對儒家“士”情懷的追求。在日新月異的世紀末的臺灣,有太多的新鮮事物等待著人們去認識去接受,遺忘同樣日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關鍵詞。米亞選擇對人類的記憶能力做感性卻切實的挽留。小說最后,米亞大膽幻想“有一天男人用理論與制度建立起的世界會倒塌,她將以嗅覺和顏色的記憶存活,從這里并予之重建”。這種停留在意識中的解構與重建是米亞不滿現(xiàn)實社會的情緒爆發(fā),同樣也暗含著一種博大的拯救意識;一定程度上,與作為現(xiàn)代意義上的“士”的思想,即表露對社會的責任感、對人類整體的忠誠感,是相一致的。
二、敘述策略的延續(xù)性
1.敘述立場:女性主義立場的指涉 白先勇筆下的尹雪艷美麗卻也可怕,她“八字帶著重煞,犯了白虎,沾上的人,輕者家敗,重著人亡”。尹雪艷難逃紅顏禍水的宿命似乎是眾人料想的結局。然而,白先勇卻寬容地賦予尹雪艷“長存”的魔性,她那重煞八字不斷禍害她的情人愛人,她用頑強的生命力解構著傳統(tǒng)男性權力社會的處死令,紅顏依舊,毀滅的是無數(shù)男性。白先勇借尹雪艷的傳奇性,進行女性主義立場的書寫,顛覆并控訴著封建社會中女性悲劇的最大殺手:男性強權。著名學者王德威先生曾評論說:“作為張愛玲的忠實信徒,朱(天文)在創(chuàng)作《世紀末的華麗》時或許牢記了張愛玲的一段話‘衣裳似乎是微不足道的東西?!迸L貎好讈喿咴谑澜鐣r尚的前端,她用身體詮釋各種入時的剪裁、各式新穎的搭配。她的身體跟隨流行趨勢變換裝束,她的情感伴侶也跟隨心情浮動發(fā)生著微妙的變化。1986年,十八歲的米亞著迷王子時期雌雄同體的打扮,與她的男朋友們耽溺于整夜扮吸血鬼的游戲。此后一年,米亞又由制服改穿軍裝式,帥氣男生一樣的打扮,展開一段同性戀之旅。二十歲她不想再玩,改回女性打扮,深陷與中年男人老段的戀情。作為T臺寵兒和情場高手,米亞自有一套關于衣服與情人的新邏輯:情人之于自己,無異于衣服之于身體。當“情人”與“衣服”之間畫上等號,女性主義立場便鮮明顯現(xiàn):消解傳統(tǒng)一夫多妻的制度,打破男人玩弄女人于股掌之間的常規(guī),米亞將時尚秀后臺換衣服的動作適用到情場之中。小說最后,作者這樣寫道:“湖泊幽邃無底洞之藍告訴她(米亞),有一天男人用理論與制度建立起的世界會倒塌,她將以嗅覺和顏色的記憶存活,從這里并予之重建?!边@是米亞的哲學,也是朱天文在世紀末發(fā)出的女性由解放到回歸統(tǒng)治的強音。
2.表現(xiàn)手法:豐富的象征意蘊 小說《永遠的尹雪艷》中,多次寫到尹公館熱鬧的牌局,“尹雪艷站在一旁,叼著金嘴子的三個九,徐徐地噴著煙圈,以悲天憫人的眼光看著她這一群得意的、失意的、老年的、壯年的、曾經(jīng)叱咤風云的、曾經(jīng)風華絕代的客人們,狂熱地互相廝殺、互相宰割?!倍谛≌f《世紀末的華麗》中,從1989年的春裝秀到1991年的反皮草秀,米亞回憶了多場她的T臺輝煌。麻將一局連著一局,時裝秀一場接著一場,借以象征時間無情冷漠的流逝,變更的只是一個個搓麻人與一場場時裝秀的主題。如果說,時間流逝的寓意太過鮮明,那么,在空間改造方面的統(tǒng)一性書寫則隱藏得尤為巧妙?!队肋h的尹雪艷》中,尹雪艷對于她的西式洋房,刻意布置了一番,家具多是中式傳統(tǒng)風格,且“冬天有暖爐,夏天有冷氣,坐在尹公館里,很容易忘記外面臺北市的陰寒及溽暑”?!妒兰o末的華麗》中,則寫道:“鐵皮篷架,顯出臺灣與地爭空間的事實,的確,也看到前人為解決平頂燠曬防雨所發(fā)明內外交流的半戶外空間?!眱尚≌f都涉及對空間的改造,引發(fā)對人物漂泊意識歸宿問題的探尋。在《永遠的尹雪艷》中,因政治風云的急劇轉變淪為歷史遺民的達官顯貴們,流落異鄉(xiāng),飽受漂泊之痛的折磨與侵蝕。他們對故鄉(xiāng)依戀不舍,日夜思念,只是這種沉溺日漸變質,逼迫他們找尋各種途徑拒絕現(xiàn)實當下的生活。在他們看來,尹公館內的布置、佳肴、牌局等都是一種讓自己忘卻現(xiàn)實、回到過去的最好方式。在《世紀末的華麗》中,米亞喜歡那間頂樓有鐵皮篷陽臺的屋子,在物欲橫流的時代,外表華麗的米亞內心卻是孤獨的,各種果皮和花瓣的鋪曬仿佛填滿她的內心,為她潛在的漂泊意識尋找可靠的歸宿。
3.美學風格:感傷的書寫筆調 濃郁的感傷主義色彩可以說是貫穿白先勇小說的重要特色。在《永遠的尹雪艷》中,顯在的悲劇是尹雪艷眾多情人的破產(chǎn)或是死亡,女作家歐陽子在《王謝堂前的燕子》中曾評價尹雪艷,“不是人,而是魔?!奔偃粢┢G真是魔,卻又無法避免身旁生命的流逝,無疑是被遮蔽的最大悲劇。這種死亡的必然,浸透著白先勇對人類命運的審視。朱天文在《世紀末的華麗》中沿用了白先勇的感傷筆調,雜糅著各式各樣的時尚元素,從顏色、氣味到服飾質地,從音樂、繪畫到藝術名人,朱天文多彩繁雜地展現(xiàn)了一個深受現(xiàn)代西方影響的都市生活狀貌。正如詹宏志對《世紀末的華麗》的評價“朱天文以華麗熟艷的技法筆調寫人生腐壞前的一瞬”。在異化的城市生活環(huán)境中,米亞因虛無與惶恐發(fā)出對青春逝去的感嘆,發(fā)出對世紀末情緒的低沉悲鳴。白先勇與朱天文共用感傷的筆調在反思當下、憂心未來的道路上,進行著一脈相承的觀照,引人深思。
三、結語
透過對于小說《永遠的尹雪艷》與《世紀末的華麗》諸多延續(xù)性的解讀,我們欽佩于白先勇與朱天文兩位作家對于一代人命運的理性觀照以及對不同時期社會環(huán)境的細膩觀察與分析,他們用文字喚醒當代人的傳統(tǒng)文化意識,他們用文字彰顯當代作家應有的社會責任感。
參考文獻:
[1] 朱天文.世紀末的華麗[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
[2] 白先勇.白先勇散文集(下冊):第六只手指[M].上海:文匯出版社,1999.
[3] 白先勇.臺北人[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4] 蔡克健.訪問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四卷)[M].廣州:花城出版社,2000.
[5] 王德威.如此繁華[M].上海:上海書店,2006.
[6] 歐陽子.白先勇文集(第二卷).王謝堂前的燕子[M].廣州:花城出版社,2000.
[7] 武鳳華.白先勇小說中的佛教因素[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碩士學位論文.
作 者:李延佳,曲阜師范大學在讀碩士,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編 輯:張晴 Email:zqmz0601@163.com
名作欣賞·評論版2016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