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軍 孫有庚
(揚州市職業(yè)大學 藝術學院,江蘇 揚州225000)
青花玉雕與中國傳統(tǒng)文人山水畫的結合探索
——以揚州孫有庚青花山子雕作品為例
朱成軍 孫有庚
(揚州市職業(yè)大學 藝術學院,江蘇 揚州225000)
我國玉雕藝術作為傳統(tǒng)的民間工藝,歷史文化悠久,被首批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但近年來作為玉雕藝術載體的傳統(tǒng)和田玉料,資源枯竭價格昂貴,尋找新的玉雕原料,突破傳統(tǒng)玉雕藝術技法與題材,成為了玉雕藝術變革勢在必行的趨勢。孫有庚青花山子雕作品把揚州山子雕與青花玉料的特點相結合,探索創(chuàng)新出了一批具有文人畫氣息的玉雕作品,為玉雕的創(chuàng)作帶來了新的思路。
玉雕;青花玉;文人畫;意境;水墨
玉雕藝術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玉雕藝術產(chǎn)生于新石器時代晚期,在商代的時候玉器漸漸從實用轉向了欣賞,成為了裝飾品。我國玉文化至少有3000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的珍貴遺產(chǎn)和藝術瑰寶。玉文化和古代文人的品質往往聯(lián)系在一起,所謂君子以玉比德,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蘊。玉雕藝術作為傳統(tǒng)的民間工藝,被首批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它是我們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玉雕作品在傳承中也形成了渾厚、圓潤、儒雅、靈秀、精巧等特征。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玉料的喜愛,佩戴玉器、把玩玉器成為了社會上層人群的一種時尚。特別是新疆的和田玉料價格連續(xù)十年,每年保持50%的增值幅度,和田羊脂白玉價格每克上萬元,已經(jīng)遠遠超過了黃金的價格。和田玉料屬于不可再生資源,近幾年機械化的過度開采,和田白玉玉料資源接近枯竭,可以說是挖一塊就少一塊。和田玉料價格的上漲和玉料的稀缺,給傳承幾千年的玉雕藝術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一方面玉器收藏把玩的人群審美意識的提高,以前粗制濫造的工藝已經(jīng)失去市場。另一方面玉料的稀缺,玉雕藝術創(chuàng)作的載體也越來越少,玉料價格的昂貴也導致設計不可能隨心所欲地創(chuàng)作。尋找新的玉雕原料。突破傳統(tǒng)玉雕藝術技法與題材,成為變革勢在必行的趨勢。
和田玉料中有一種玉石類別叫青花玉料,青花玉料和和田白玉都是產(chǎn)自玉龍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流域,因為在玉料形成的過程中加入了石墨的元素,導致玉料黑白相間的特色,但在以前青花料并不被玉石玩家認可,價格也比較低廉,甚至有新疆人說三四十年前,這種玉料就是石頭,馬路上鋪的到處都是。但近年來隨著和田白玉價格的飛漲,青花玉料也開始火熱了起來。青花玉料其因獨特的玉質特征和巧妙的黑白配色,非常具有中國傳統(tǒng)水墨的韻味,受到玉雕藝術家的喜愛,也得到了和田玉玩家的認可。青花的玉質通常都細膩而富于脂感,青花籽料原石或成品黑白分明,油潤細膩,白如宣紙、黑如漆墨,黑白分明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猶如潑墨山水畫般的意境給人留下深刻的藝術感染力。黑色的神秘感,白色的高雅感,青花玉料如同水墨意境的自然山水。
揚州山子玉雕是對玉雕藝術的重大貢獻,山子雕巧妙回避或利用玉料瑕疵、巧妙地分色,最大地發(fā)揮玉石原料本身的價值,使玉雕技法和玉料原石特點完美結合天人合一。但近幾年來,隨著玉器行業(yè)的火爆,從事玉雕的人員也急速膨脹,揚州山子雕作品的精髓并沒有得到很好地繼承。以揚州灣頭鎮(zhèn)為代表的山子雕作品題材陳舊,構圖密不透風,亭臺樓閣層層疊疊,松樹大都呈“S”形,讓人乍看覺得作品工藝復雜,耗費工時較多,但細看的時候發(fā)現(xiàn)細節(jié)不到位、做工粗糙,更談不上山水作品的意境了。這種只注重工藝,不注重構圖與意境,主要靠玉料本身價值和所耗費的工時來提升玉雕作品的價值,粗放式的發(fā)展是注定要被市場所淘汰的。
圖1 《望岳》 和田青花籽料
圖2 《放舟》 和田青花籽料
圖3 《獨釣》 和田青花籽料
中國玉石雕刻大師孫有庚對山子雕有更深層次的了解,特別是他的青花玉山子雕作品的創(chuàng)作受中國山水畫構圖藝術的影響和理論的指導,展現(xiàn)出無窮的生命力。除了工藝的精美之外,還努力探索山子雕的人文意境。孫有庚的玉雕作品的“意”,有著豐富的山水自然之意,也有著鮮明的人文情懷之意。山水之意,不在具體的山和水,而在山水之外的山川氣象。孫有庚在青花玉山子雕玉雕作品創(chuàng)作風格上不斷探索,體現(xiàn)了一些中國傳統(tǒng)文人畫的特點:
(一)由工到藝
中國傳統(tǒng)玉雕作品的藝術性取決于玉雕藝人自身的高度,但是傳統(tǒng)的玉雕藝人往往沒有較高的藝術修養(yǎng)和審美高度,所做出的玉雕作品大都過于傳統(tǒng),匠氣十足。很難在玉雕作品中看到意境深遠、具有文人氣息的作品。李可染先生說過:傳統(tǒng)要用最大的功夫打進去,要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 孫有庚青花玉雕作品中有一種罕見的文人畫氣息,這與他本人的學識修養(yǎng)、審美情趣休戚相關。他特別反對僵化了的教條式的工藝,善于創(chuàng)新。孫有庚的山子雕遇到青花的玉料特色,其獨特的玉質特征和巧妙的黑白配色與水墨暈染有異曲同工之妙,成為了他玉雕突破傳統(tǒng)工藝的載體。例如圖1青花作品《望岳》,立意源于杜甫的詩意,作品以和田青花籽料雕刻,玉材黑白兩色界限清晰,遠處由深到淺的墨色,濃醇而富有層次,構成了支撐山峰的巖石;而下方瑩潤無暇的白色最引人注目,白色部分玉質潔白且富于脂感,神似山頂云霧。云霧之中詩人與客登臨山頂,意氣風發(fā)激揚文字。作品巧用青花玉色,以深淺浮雕等技法雕刻,巧妙構思制作精湛,遠處岱山的堅實與近處云霧的縹緲相映成趣。整件作品把文人詩意與水墨青花的韻味完美結合,使孫有庚山子雕開始了由工到藝的轉變。
(二)刪繁就簡
孫有庚在青花構圖上主動留空和簡化,他一反傳統(tǒng)玉雕構圖滿密場景具象的創(chuàng)作途徑,而讓瑣細消隱,讓繁復退場,給意象讓道。省略掉一切與主題無關的元素,裁剪式手法提煉自然,妙造自然,一切都成就了主題的襯托。意趣流露在鐫刻之外,巧妙地把詩情畫意盡情地傾訴出來。心境躍然于方寸之間,盡顯天地之寬。孫有庚是通過畫理去理解青花構圖的,他喜歡說的一個詞是“留白”,“留白”是以無勝有的藝術,用于畫,可使方寸之地能顯天地之寬;用于詩,可讓只言片語達無盡之意。南宋馬遠最擅此道,往往一只小舟一個漁翁便有煙波浩渺之感。孫有庚的留白,在構圖上主動地留空和簡化,一反傳統(tǒng)玉雕構圖滿密場景具象的創(chuàng)作途徑。如作品《放舟》(圖2),作者巧借玉色,以黑為山,以白為水,描繪出一幅泛舟圖。山巖峻峭,水流湍急,水面一葉輕舟,河水拍向駁岸,激起朵朵水花,水流雖急,但輕舟仍舊穩(wěn)穩(wěn)前行,舟上四人亦神態(tài)從容,船家搖槳,三位船客對坐暢談,悠然自得。黑灰相間的沁色恰似薄霧彌漫的群山,未受沁的白色則正如山間流淌的河水。作者寥寥幾筆,就勾勒出山水美景,構圖簡練而意境悠遠。
(三)取法自然
我國的水墨山水以山川及自然景觀為主要描寫對象,是傳統(tǒng)文人情思中最為厚重的沉淀。以山為德、水為性的內(nèi)在修為意識,咫尺天涯的視錯覺意識,一直成為山水畫演繹的中軸主線。從山水畫中,可以集中體味中國畫的意境、格調、氣韻和色調。孫有庚在工作之余最大的愛好就是約上三五知己一起爬山,在真山真水中尋找真善美的真諦?!巴鈳熢旎?,中得心源”“搜盡奇峰打草稿”,對于水墨山水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孫有庚讓大自然來改變自己傳統(tǒng)技藝的創(chuàng)作慣性?!包S山是吾師”,石濤和尚的這句名言讓他很受啟發(fā)。他數(shù)十次上黃山,瞬息萬變的黃山讓他領悟到“無狀之狀”山水根本。
(四)引詩入畫
山水之意,不在具體的山和水,而在山水之外的山川氣象。孫有庚作品引禪入畫,應用青花水墨表現(xiàn)了凈心頓明的空浩之境。這種詩意是人化的自然,旨在憑借對客觀景物的描繪,寄托人的主觀情感。意與景匯,景與情通,情景交融的“意境”形成了作品的靈魂。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边@首柳宗元的《江雪》描述了一幅江鄉(xiāng)雪景圖,青花籽擺件《獨釣》(圖3)正是取意于此。作品由灰白兩色的青花籽雕就,作者依形就勢,雕琢山石嶙峋,古木遒勁,山澗清溪水流輕緩,樹下,一位長者正坐于船中獨自垂釣。淺灰的沁色琢為凝霜的山石,其上浮雕葉已落盡的古樹,靜觀作品,深冬的寒意拂面而來,遐景蒼茫,意境幽僻。
(五)巧琢天成
“每一塊玉石原石都有自己的特點,青花籽料更是具有生命的立體水墨畫,學會與它們對話,對青花玉造型和豐富的灰色空間進行巧妙的借用。”孫有庚創(chuàng)作前經(jīng)常對徒弟如是說。揚州山子玉雕是巧妙回避或利用原材料瑕疵,變廢為寶的獨特藝術,孫有庚深諳其理,他在青花玉不青不白被視為廢物的灰色地帶,作起了氤氳水墨的大文章,在這混沌的灰色地帶蘊含的正是盡廣大、致精微的無限空間。因此,孫有庚的青花山子雕雖為一塊石頭,卻鏡像著山川的渾莽。水墨山水天然不是青花玉,青花玉卻是天然的水墨山水。孫有庚的青花玉雕作品水墨更是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有著豐富的山水自然之意,也有著鮮明的人文情懷之意。
作品《報春》(圖4)以和田青花籽雕就,玉材黑白兩色界限清晰。黑色的玉質構成了支撐山峰的巖石;白色玉質潔白雕琢為將融未融的白雪。作者妙用玉色,在黑白交界的部分鏤空雕刻出一枝梅花。儼然一幅山中春景:山體向陽處冰雪基本消融,露出嶙峋的山巖,而背陰處積雪尚存。在積雪的邊緣,一株生于峭壁的春梅,枝干橫斜,梅花盛開,迫不及待地宣告著早春的到來。整件作品渾然天成,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玉料本身的特點。
(六)造物在我
中國畫技巧達到成熟時,畫家可以不看對象,伏案面壁,“白紙對青天”地任意揮灑。幾十年的玉雕生涯,孫有庚對青花玉雕把握游刃有余,雕琢的對象雖復雜,但復雜中寓意著簡單,變化多端中隱藏著規(guī)律,對自然界反復觀察研究,使其印在腦里,熟爛胸中,而后才能傾瀉于指端,揮灑自如。孫有庚的玉雕作品有著豐富的山水自然之意,也有著鮮明的人文情懷之意。青花意向不在具體的山和水,而在山水之外的人文底蘊。
圖4 《報春》 和田青花籽料
孫有庚作品在秉承揚州玉雕傳統(tǒng)工藝的基礎上,潛心創(chuàng)作其以情帶意,出古入新,將藝術之工巧與美玉之天成融為一體,風格空明淡遠,作品往往見其大意,而不留刻畫之痕跡,山仔蘊真山水之煙嵐,四時不同,頗具詩畫意境。近年來孫有庚在青花玉雕創(chuàng)作中另辟蹊徑,把青花玉料與文人畫的水墨意境、格調、氣韻相結合,創(chuàng)作出了一批有著豐富的山水自然之意和鮮明的人文情懷的山子雕作品,實現(xiàn)了作品創(chuàng)作中由“工”到“藝”的轉折。創(chuàng)作的作品在全國玉石雕刻評比中獲金銀獎二十余項,青花玉雕創(chuàng)作藝術風格日臻完善。
J323
A
1003-9481(2016)06-0065-03
朱成軍,揚州市職業(yè)大學藝術學院講師。
孫友庚,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玉石雕刻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