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菲菲++李忠端
摘 要 泰山文化作為一個對全國有重要影響性的名山,對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起到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闡述泰山的多元性文化,分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公民層面所體現(xiàn)的泰山文化價值,最終得出泰山文化對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價值。
【關(guān)鍵詞】泰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民層面
1 前言
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全民族的文明素質(zhì)得到明顯提高,建立一個文明的和諧社會是我們的目標。泰山文化有著5000年的歷史,在發(fā)展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它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縮影。借助泰山文化來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民心。
2 泰山文化的多元性深化發(fā)展訴求
泰山是一座從自然山發(fā)展到精神山的名山。泰山文化包括物質(zhì)文化、精神文化、封禪文化、民俗信仰文化、社會主義文化。泰山是炎黃子孫的根源之山, 是華夏歷史文化的兩源之一。泰山遠古文化的歷史地理背景, 是形成泰山在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發(fā)展史上特殊地位的人文基礎。
2.1 泰山物質(zhì)文化
泰山作為五岳之首,位于山東省泰安市的中部,以風景壯麗、山勢重疊,形體厚重著稱,又因有蒼松巨石和云山霧繞的陪襯,使其在雄偉中增加幾分秀麗。泰山具有壯麗的自然景觀,如桃花峪、傲徠峰等; 秀麗的水文景象,如黑龍?zhí)镀俨?、王母泉;豐富的自然資源,如煤、鐵、碧玉等礦產(chǎn)。
2.2 泰山精神文化
泰山具有勇攀高峰的進取精神,如杜甫在《望岳》中所寫的經(jīng)典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泰山之美盡在攀登之中,正是在攀登的過程中,人們才能體現(xiàn)自我超越感;具有天人合一的和諧精神:自然與人文的和諧,泰山“儒釋道”多元文化的和諧,“以人為本”的主客體之間的和諧。
2.3 泰山封禪文化
泰山封禪文化形成于秦漢時期、成熟于唐宋時期。秦朝封禪泰山是出于維護政權(quán)統(tǒng)一的政治需要。秦朝開創(chuàng)了有正式記載的帝王封禪泰山的先河,使歷代帝王有封禪泰山的渴望,使泰山的名望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其次,泰山封禪文化成熟于唐宋時期。唐、宋朝帝王封禪泰山在心境上與秦、漢有很大區(qū)別,他們除了政治目的相同之外,不再利用封禪祈求長生不老等迷信活動。
2.4 泰山民間信仰文化
泰山民間信仰文化始于早期自然崇拜。泰山由于形體高大、地處東方、而具有了早期山體崇拜的天然優(yōu)勢,使人們認為泰山是具有靈性的。另外,泰山神--碧霞元君文化影響力也很深遠,人們對碧霞元君有一種美好的囑托。最后,泰山石敢當文化也是聞名中外,是指泰山石有靈性,可以鎮(zhèn)邪,抵擋一切。泰山石敢當是東方地帶乃至全世界華人“保護神”。
2.5 泰山社會主義文化
泰山文化永垂不朽在于其與時俱進的時代性。首先,泰山挑夫精神。泰山上有一批整日挑著扁擔、低頭彎腰往返于泰山之間的挑夫,他們整日不辭辛苦為人民做貢獻的敬業(yè)精神值得大家學習。其次,泰山革命烈士精神。泰山腳下的烈士陵園內(nèi)安葬著許多在抗日戰(zhàn)爭光榮犧牲的革命先驅(qū)。泰安當?shù)卣啻闻e辦愛國主義教育,使當?shù)鼐用窈陀慰蛡兡軌蛄私獾较嚓P(guān)的歷史史實,學習革命先驅(qū)們不怕犧牲、團結(jié)一致的精神,并激發(fā)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
3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泰山文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新時期中國社會文化建設的核心,它為當今中國未來發(fā)展提出了不同層面的要求。就公民層面來分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公民層面價值可以在泰山文學中得以體現(xiàn),泰山作為“政治山”、“宗教山”的主體地位相對應的泰山文學幾乎都以崇山祀岳相對應。
“愛國”:對祖國的依戀、愛護,它不僅是愛祖國的大好河山,而且還愛自己的骨肉同胞和祖國的燦爛文化。顧炎武在《日知錄》中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陸游的“位卑未敢忘憂國”都體現(xiàn)了公民要具有愛國的品質(zhì)。泰安市革命烈士陵園建在泰山南麓,烈士陵園里埋葬的大都是在抗日戰(zhàn)爭英勇犧牲的革命戰(zhàn)士。泰安烈士陵園內(nèi)每年有十萬余群眾懷著崇敬的心情前來緬懷祭奠革命烈士。人們在參觀的過程中理解到了幸福的來之不易,從而實現(xiàn)了對游客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及艱苦奮斗精神的教育。因此,泰山成為了泰安市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并獲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榮譽稱號。
“敬業(yè)”:兢兢業(yè)業(yè)行為方式。它是每個公民從事勞動時所必須踐行的傳統(tǒng)美德。諸葛亮的《出師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體現(xiàn)了公民要具有敬業(yè)的品質(zhì)。古代由于沒有高山運輸設備,所以處處需要人力。當今社會,泰山上仍可以看到挑著扁擔的登山者,他們樸實善良、吃苦耐勞、埋頭苦干,也許會有怨言,但是在工作上他們?nèi)匀槐3忠唤z不茍的態(tài)度。挑夫們這種兢兢業(yè)業(yè)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魯迅稱埋頭苦干的人為民族的脊梁,從一定意義上說,泰山上的挑夫便是民族的脊梁。
“誠信”:誠實守信的行為方式。社會上人與人之間離不開交往,人們在交往的過程中要貫徹“誠信”這一傳統(tǒng)美德,做到不說謊、守信用??鬃釉凇墩撜Z》中提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體現(xiàn)了公民要具有誠心的品質(zhì)。在泰山的民間信仰中,碧霞元君是民間信仰影響最廣泛的文化之一。傳說中,碧霞元君可以懲罰惡人,祈禱子嗣、保佑善人、弱者。因此,在碧霞祠內(nèi)到處都掛著“平安鎖”等物件,人們懷著一種精神寄托,來到泰山碧霞元君面前,虔誠的祈禱,并及時還愿。當然這只是民間信仰中的傳說,但是恰恰能警示人們?yōu)槿颂幨酪v求誠信,因此泰山這個充滿仁愛的山也是一座誠信山。
“友善”:友愛和善的交往方式。人與人之間要堅持“友善”的處理方式,堅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價值理念??鬃釉凇墩撜Z》中提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體現(xiàn)了公民要具有友善的品質(zhì)。從公民角度來說,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要想達成和諧的狀態(tài),必須要學會用以鄰為善的方式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在具有包容精神的泰山文化中,儒釋道三教能夠做到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友善方式去處理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最終實現(xiàn)三教合流,并以儒家文化為主。這些都可以為公民的友善價值準則的培育起到促進作用。
4 泰山文化培育公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探索
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它包含兩個前提: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研究的不斷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便于人們理解并能為人們接受和信奉。 實現(xiàn)這一動態(tài)過程,需要與時代相結(jié)合,解決當今社會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還需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公民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換句話說,就是要通過公民熟悉的傳統(tǒng)文化,以喜聞樂見的方式表示出來,使公民深化了解泰山文化,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融入公民意識之中。
為解決上述問題,我們需要考慮為什么這里要選擇泰山文化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呢?這與“生屬長安,死屬泰安”的這一文辭有關(guān), 這也是東岳泰山的影響遠及全國的原因。泰山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縮影,它可以成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載體。因此在實現(xiàn)路徑上,政府應該發(fā)動社區(qū)、旅游機構(gòu)、媒體等擴大傳播泰山文化傳播途徑。社區(qū)內(nèi)開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guān)的泰山文化課程,積極培育區(qū)域精神,維護本地區(qū)的基地建設,增強組織榮譽感。各地區(qū)的旅游機構(gòu)對導游進行職業(yè)培訓,增加導游對泰山文化的理解。媒體通過網(wǎng)絡傳播泰山文化,定期開設泰山文化節(jié)目、穿插公益廣告使群眾快速認識到泰山文化。
5 結(jié)語
泰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問題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需要進一步深入的研究,積極探尋弘揚泰山文化的路徑,才能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論支撐和現(xiàn)實載體,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脫離空泛,最終為人民群眾所理解和接受并實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及其大眾化。
參考文獻
[1]孟華.和諧:泰山文化的核心[J].泰山學院學報,2007,1(01):13-17.
[2]呂繼祥.大力弘揚和培育泰山精神[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2003,9(03):43-46.
[3]周郢.從“神圣山”到“文化山”——唐宋金元時期泰山文化之變革[J].泰山學院學報,2014,36(02):16-23.
[4]陳頤年.泰山文化概論[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2:212.
[5]劉新庚,劉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動力要素與過程機制探索[J].中南大學學報,2012,6(03):1-4.
[6]周郢.天下泰山——泰山文化在全國的傳播[J].泰山學院學報,2009,1(01):7-9.
作者單位
西南政法大學 重慶市渝北區(qū) 4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