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瑞萍++趙蕊
摘 要 當代社會發(fā)展多元化,大學生在高校接受高等教育時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壓力,需要對他們進行疏導和教育。但是由于教育體系的不完善,導致大學生思想教育效率不高,疏導體系不健全等,因此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導與教育在高等教育體系中至關重要,不僅有利于學生全面素質(zhì)的提高,同時也有利于和諧校園文化的構建。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導;大學生
當前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科技的進步以及多元文化的沖擊,使這個時代的人思想活躍,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也在變化著,也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趨勢。特別是中國市場經(jīng)濟開放以后,追求財富和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成為當代人們最主要的價值觀,使人們的精神世界受到?jīng)_擊。處于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階段的大學生的心理同樣會受到這種思潮的沖擊,需要高校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對產(chǎn)生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調(diào)整認知結構,全面的認識這個社會和擔負在自身的重任,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提高大學生解決生活和學習中各種問題的能力,健康成長并成為這個社會需要的人才。
1 心理疏導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當代大學生成長在一個比較自由的環(huán)境中,具有思想開放、崇尚自由、情感豐富等特點,同時也容易產(chǎn)生一些問題如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壓力。因此高等教育中不僅要實現(xiàn)知識教育,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還要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心理問題的能力,成為社會高素質(zhì)人才。
1.1 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為了適應這個社會時代的發(fā)展和個人成長的需要,大學生不僅要學習各種文化專業(yè)知識,還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處于大學教育的學生心理上有來自生活、學習、情感等方面的壓力和困難,通過心理疏導,幫助學生排除壓力,解決困難,并他們在多遠文化沖擊的大環(huán)境下認清自己的目標,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沖破心理障礙,學會克服各種來自自身和外界的壓力,并解決各種問題,完成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成為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zhì)人才,在走入社會以后面對各種各樣的壓力和困難時能夠引刃而解。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是人格的全面培養(yǎng)。心理疏導是根據(jù)每一個學生自身的特征進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國教育自古以來就具有人文關懷,注重因材施教,根據(jù)不同學生不同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教育方案,全面指導學生各方面的活動,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心理疏導。
1.2 有利于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
學校是教育學生的場所,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來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校園文化,培養(yǎng)大學生完整、健康的人格,才能夠?qū)崿F(xiàn)素質(zhì)教育。良好的校園文化有利于學生健康的身心的培養(yǎng),大學校園生活豐富多彩,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校園活動,加強同學之間的交流,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完整人格培養(yǎng)的大環(huán)境。在這樣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下,大學生能夠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努力學習,積極主動與他人交往,豐富自己的校園生活,真正的實現(xiàn)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 如何實現(xiàn)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導
2.1 重視并提高運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導能力
在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公共必修課,很多學生只是為了不掛科修學分,并不重視這門課程。但是,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應該不僅僅是為了修學分畢業(yè),而是應該重視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善于思考和聯(lián)想,很多不同的學科知識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對于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學生真正理解這門課程設立的目的,努力培養(yǎng)和完善健康的人格,提高綜合能力和素質(zhì),合理安排各個科目的學習時間,努力學習,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導并提高心理疏導的能力。在面對生活和學習上的壓力時,能夠正確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困難,針對不同的問題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生活中本來就存在各種各樣的困難,需要學生要有積極向上、自信的人生態(tài)度來面對它,而不是消極的去發(fā)泄心中的不快。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運用心理疏導的方法,在學習和生活中積極與同學和老師交流,培養(yǎng)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鍛煉自己堅韌的品格,面對困難迎難而上。另外,壓力不斷積累容易產(chǎn)生負面情緒和焦慮情緒,選擇適當?shù)耐緩?,如聽一些舒緩、輕快的音樂,找朋友傾訴,大哭一場都是可以發(fā)泄情緒,放松自己。
2.2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
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不僅要具有完整的知識體系,還要不斷學習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與學生共同成長,真正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堅強的后盾。在高等教育中由于課程與作息時間的安排,學生與教師的交流的時間僅限于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交流受到主客觀條件的限制。教師應該主動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需求,建立新型的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關愛學生。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zhì),在面對有心理壓力和困難的學生時,積極引導學生,利用正確的心理疏導方法,幫助學生走出困境解決困難。
2.3 構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完善大學生心理教育機制
良好的校園文化有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學生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校園文化的積極向上氣氛,面對學習、老師、同學更加自信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更加深厚了,在知識不斷積累的過程中也收獲了生活的真諦。另外家庭環(huán)境也是大學生成長的重要環(huán)境之一,家長同樣需要對存在壓力和心理問題的孩子進行心理疏導,了解他們的需求,真正關心和愛護他們,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素質(zhì)的提高努力構建一個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黃錫榜.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路徑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06).
[2]趙飛.淺析心理疏導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1(10).
[3]駱立麗.心理疏導方法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2.
作者簡介
朱瑞萍(1988-),女,漢族,河南省鄭州市人。碩士研究生學歷。現(xiàn)為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助教。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
趙蕊(1988-),女,漢族,河南省開封市人。碩士研究生學歷?,F(xiàn)為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助教。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作者單位
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 河南省鄭州市 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