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行
像蒸卻不叫蒸的兩種加熱法
——餾饅頭和烀白薯
做飯時經常用“蒸”法。用蒸汽加熱應該都可以稱“蒸”,實際情況不是這樣,特別是在廚房里。用蒸汽加熱的方式方法略有不同,就要換個名稱。甚至于操作方法完全相同,只是被加熱的飯食略有差別,就絕對不能說蒸,非得改個名稱不可。
蒸饅頭。把生面做成饅頭的加熱過程叫蒸饅頭。蒸花卷、包子、肉龍、蒸餃等等也是這種蒸。蒸饅頭時要放少半鍋水,鍋的半腰里放上屜,屜上鋪濕屜布,等水燒開了就把揉成形的面團放到屜布上,然后蓋上籠屜帽,旺火加熱到饅頭熟為止。可是,當操作過程完全相同,只是放在屜布上的不是成形面團而是冷饅頭的時候,整個加熱過程就不再叫蒸饅頭,而改稱“餾(li&)饅頭”了。把涼了的熟食蒸熱叫餾。(見《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
你若把“餾饅頭”說成“蒸饅頭”,準有人會笑話你。不過,假如因為你不會寫“餾”字,而把“餾饅頭”寫成“熱饅頭”,反而沒有人笑話你,因為很多人都那樣寫,約定俗成,反把“餾饅頭”當成土話了。
蒸白薯。把白薯放在屜上蒸是堂堂正正的蒸白薯;在鍋里放上少半鍋水,把白薯直接泡在水里,蓋上鍋蓋加熱至熟,這半蒸半煮的做法有個專名叫“烀(h$)白薯”。烀專指用少量水半蒸半煮,把食物做熟。(見《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烀白薯”的說法口頭上常有,“烀白薯”的寫法在文章里卻很少見,其原因在于“烀”字比較生疏。文章中的“蒸白薯”有相當一部分本該是“烀白薯”。
怎樣為浸泡物排水?
——“潷”和“泔”
廚師每天都要與水打交道。菜要洗,米要淘,豆子要泡,干貨要發(fā)。
水用完了怎么使它排開呢?這要根據(jù)用水的食物的特點來選用動詞。如果洗的是蘿卜、白菜,洗完拿出來,水一倒,完事;如果發(fā)的是蘑菇、海參,發(fā)完用手抓出來,水一倒,完事;如果泡的是大豆、小棗,泡好了,用笊籬撈出來,水一倒,完事;如果是淘米,可沒法把米粒撈出來,而是要把水倒掉,同時又讓淘好的米一粒不少地保留在淘米容器中。這樣,就得傾斜容器使水慢慢排出,最后水流干,留下洗干凈的米粒,這個動作叫b#,字寫作“潷”?!皾А笔窃诠腆w和液體的混合物中排出液體,淘米要排出水,那么煎中藥就要排出湯藥。煎好中藥,這時需要把藥渣擋住,把湯藥慢慢倒出來,這個動作也叫“潷”。
“潷”的動作一般是傾斜泡食物的容器,使液體剛好可以從容器邊沿流出,直到流盡為止,而米粒或藥渣卻不會隨液體流出。有些人不會寫這個“潷”字,于是寫“閉”“避”或“篦”等,這些都是寫了別字。潷中藥是去藥渣,潷出來的水叫湯藥;那么淘米、洗菜,潷出來的水叫什么呢?人們習慣上叫它“泔(gān)”或“泔水”,城鎮(zhèn)的人將它們作為廢水倒入下水道,農村的人把它們當作寶貝,多用作豬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