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光+陳菁菁
摘要:北京琉璃廠古玩行市場的形成,可劃分為上行線與下行線兩條軌跡。上行線是文人文化,下行線是市民文化。受當時文人文化影響,形成了近代琉璃廠市場古玩鋪的主體經(jīng)營模式。受市民文化的影響,琉璃廠里的廟市逐漸被古玩珠寶、玉石、字畫攤完全占據(jù),從此古玩行開始進入商品市場??梢姡本┝鹆S古玩行市場的組織結(jié)構(gòu)和交易制度是由文人文化和市民文化共同構(gòu)成的結(jié)果。
關(guān)鍵詞:北京琉璃廠;古玩;市場結(jié)構(gòu);交易制度;文人文化;市民文化
中圖分類號:F1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101(2016)06-0038-06
一、引言
琉璃廠是老北京古玩行的交易中心,如今的琉璃廠文化街是北京的地標性旅游勝地,但人們對琉璃廠古玩行歷史淵源尚缺乏深入的理解。目前很少有學者從經(jīng)濟史的角度進行研究,現(xiàn)代人對琉璃廠基本上進入了范文化的關(guān)注中。①了解近代琉璃廠古玩行的市場與交易活動能幫助我們?nèi)轿贿€原琉璃廠當時的文化氛圍與商業(yè)結(jié)構(gòu),也可以體現(xiàn)我國近代經(jīng)濟社會變遷中的文化審美與精神特質(zhì)。琉璃廠的古玩行并不像圖書業(yè)一樣具有比較完備的歷史資料。記載琉璃廠圖書業(yè)的有李文藻等人的《琉璃廠書肆記》以及《續(xù)記》、《三記》、《四記》等,還有孫殿起所編的《琉璃廠小志》將琉璃廠書業(yè)的歷史沿革較為系統(tǒng)地記錄下來。相比之下,記載琉璃廠古玩行的文獻典籍是較為少見的。本文主要考察其特有的古玩行市場供給需求與交易活動,分析其與經(jīng)濟、文化、社會的背景關(guān)系,總結(jié)近代琉璃廠古玩行市場史的地位與意義,力圖豐富人們對北京近代古玩市場的認識,并起到對藝術(shù)品市場史與中國近代經(jīng)濟史研究的補充作用。
二、近代琉璃廠古玩行市場供求分析
(一)供給方
1. 古玩鋪的經(jīng)營狀況。據(jù)馬建農(nóng)統(tǒng)計,從清乾隆到新中國成立之間,共有87家古玩鋪在琉璃廠地區(qū)經(jīng)營過。②而上述87家古玩鋪中,孫殿起在《琉璃廠小志》第三章附錄提及的寶珍齋卻并未被收錄。曾見證研究“龍骨”(甲骨文)的第一人王懿榮首次發(fā)現(xiàn)的清秘閣也未被收錄??梢?,現(xiàn)有出版物中對琉璃廠古玩鋪的統(tǒng)計也并不十分完備。據(jù)葉祖孚記載,在琉璃廠開設(shè)于清代咸豐、同治年間一直經(jīng)營到民國時期的古玩鋪,只有博古齋、德寶齋、筆彩齋、論古齋、英古齋五家,而這些老字號在北京解放前夕也已經(jīng)關(guān)閉了。到北京解放前夕,在琉璃廠尚開業(yè)的古玩鋪約30多家,其中就有最著名的榮寶齋。③
琉璃廠的古玩行多有東家?guī)Щ镉眩吹曛械膶W徒、伙計)的師門規(guī)矩,伙友學成后多會離開自立門戶,且往往生意能做過東家的店鋪。因此古玩行市場能保持經(jīng)營的老字號古玩鋪為數(shù)不多。所幸的是,歷史越久遠的古玩鋪,其相關(guān)的歷史資料也越多,能幫助我們對近代北京琉璃廠的古玩行市場有所了解。通過梳理各家老字號古玩鋪的歷史資料,我們可以得到近代琉璃廠古玩行的基本市場情況。
(1)在琉璃廠具有一定市場地位的古玩鋪多專攻一或兩個領(lǐng)域的藏品。琉璃廠最負盛名的古玩鋪均有主要經(jīng)營的古玩領(lǐng)域,博古齋、論古齋、筆彩齋、榮寶齋均以書畫為主營業(yè)務,德寶齋以金石與古印為主營業(yè)務,英古齋以玉石古印為主營業(yè)務。
(2)主營字畫雜項的店鋪多為京城人士開辦,東家在該領(lǐng)域一般具有很高的欣賞品味、鑒定水平或是修復造假技術(shù)。經(jīng)營古玩鋪的東家或代理經(jīng)理人多具有較高的鑒賞水平與鑒定技術(shù),更受文人文化的影響,如博古齋的祝錫之擅長山水畫與摹仿古畫,筆彩齋的幕后東家鄭王爺喜愛書畫,信遠齋蕭氏之子雖寒窗無果,但酷愛書畫字帖,故蕭氏創(chuàng)辦論古齋交予其子打理。由于字畫雜項的古玩需要很高的文學藝術(shù)造詣才能賞玩,而歷朝歷代都避免不了仿造名畫的情況,所以但凡經(jīng)營字畫并能長久在琉璃廠站穩(wěn)腳跟的古玩鋪都離不了在書畫上具有造詣的東家,且多為本地商人開辦。
(3)外地古玩商在琉璃廠開鋪很多,以山西商人與衡水商人為典型,供貨渠道具有優(yōu)勢性。琉璃廠古玩商的外地籍貫,多分為“老山西屋子”和“衡水幫”兩種。德寶齋與英古齋是山西商人古玩鋪,“老山西屋子”最早就是指德寶齋。德寶齋東家李誠甫就是頗有名氣的山西商人,過其手的國寶級的金石文物多件。英古齋同是山西人王德鳳所辦,其對雞血石、田黃、田白質(zhì)地的古印進貨源有很高的壟斷,多收于山西舊家物。論古齋是“衡水幫”古玩商頗有名氣的代表。前文所提及的馬寶山先生(作《琉璃廠原景》)也是近代“衡水幫”赫赫有名的國寶級人物。
(4)古玩鋪由皇室成員或官員暗中支持,資金來源穩(wěn)定,具有很強的市場勢力。按清王朝的制度規(guī)定,官員不準經(jīng)商,官員們便假借王府總管的名義出面經(jīng)商。除了上文所提到的筆彩齋由鄭王府出資外,賞奇齋是由攝王府總管張明芳出資,延清堂和大觀齋則是由內(nèi)務府總管出面經(jīng)營。當時官員們開設(shè)這類古玩鋪并不是為了發(fā)財,而主要是為了“擺譜兒”,顯示自己在琉璃廠有個“歇腳的地方”④。官場的風雅需求為琉璃廠的古玩行提供了極好的發(fā)展土壤,這些具有高官支持的古玩鋪并不具有盈虧方面太大的壓力,只要擺好譜,收好珍品,就能將買賣做下去,因此也多具有壟斷性的優(yōu)勢。
(5)古玩行的人才培養(yǎng)以門徒的形式,有伙友自立門戶的傳統(tǒng),其延續(xù)了琉璃廠古玩行的發(fā)展,但也對老字號古玩鋪的維持造成了一定的沖擊。
葉祖孚先生曾提到,在清朝官員暗地開辦的古玩鋪里干活的伙友多在熟悉了買賣業(yè)務積攢了一定資金后離開單開新店。上文也提到了博古齋培養(yǎng)了眾多古玩行家,從博古齋走出去的伙友所開的古玩鋪也都具有一定的實力。這一現(xiàn)象是琉璃廠古玩行所認可的,也成為了近代古玩行在琉璃廠發(fā)展迅速的原因之一。當然,另一方面伙友單干也挑戰(zhàn)了眾多老字號古玩鋪的競爭能力。
2. 古玩鋪的供給貨源。古玩行前輩對琉璃廠古玩行的貨源都有各自的見解,但往往將貨源與進貨渠道相混淆,其中最簡明且具有代表的應是葉祖孚先生對古玩貨源的三種分類⑤。但這種用古玩貨品原始出處與進貨渠道同時作為標準對貨源分類的情況并不十分符合邏輯。本文將供給貨源定義為古玩貨品流入市場前的原始出處,將古玩商的進貨方式納入交易部分進行分析。故琉璃廠古玩行的供給貨源大抵分為四種情況。
(1)來自民間收藏的古玩。這一部分貨源會經(jīng)多種渠道進入古玩鋪。一是門市坐收,由普通市民或農(nóng)民送上家傳寶,或是仕宦人家的傭人送上府中的收藏佳品。因此“打點”好仕宦人家的傭人,往往是“坐等”貨源好壞的關(guān)鍵;二是古玩商人走家串巷,下戶收購,行話稱“下宅門”。離京上任或被罷免降職的官員府邸都是很好的收貨場所。作好了調(diào)查功課的古玩商能隨時掌握潛在貨源賣主的經(jīng)濟變化與以次換新的需要,并根據(jù)所掌握的情況派得力伙友或親自下戶收貨。懂行精明的古玩商“下宅門”的貨既多又好,價錢也相對便宜,因此打點宅院府邸的看門人也是行內(nèi)人的習慣;三是“跑曉市”,即每天黎明前到曉市去收購?!杜f都文物略·雜事略》中對曉市有詳盡的描述:“每值雞鳴,買賣者率集于斯,以交易焉。售品半為古董,半系舊貨,新者則不加入。其交易盛集于清晨,因名曉市”⑥。近代北京的曉市有三處,分別在宣武門、德勝門與崇文門。琉璃廠古玩行內(nèi)所跑曉市多為附近的宣武門,市中貨品也多為古董。曉市中主要以民間收藏家的古玩為主,當然曉市貨品質(zhì)量參差不齊,也有其他貨源的古玩。行內(nèi)流傳曉市起源于家道中落的世家或仕宦變賣家當?shù)臄偽唬骸芭f傳此項市場非官設(shè),緣有世家中落,思以動產(chǎn)易米柴之資,恥為人見,因于清晨提攜舊物至僻處”⑦。
(2)盜墓品。在皇家墓穴中盜掘的珍品一直是搶手的貨源。其中就包括1928年民國革命軍第十二軍孫殿英部從清東陵所盜之寶。當時從慈禧太后墓中盜掘出的珍寶曾一度流落到琉璃廠的古玩店。當時涉及銷贓的古玩鋪有多家,包括義文齋、怡寶齋和經(jīng)營青銅器聞名的尊古齋等。后受社會輿論的壓力,民國政府出面整頓,將上述幾家古玩鋪停業(yè)了一段時間。但這種打擊并不是很有力度,因此盜墓品一直都是琉璃廠古玩鋪的上品貨源,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解釋了近代盜墓者猖獗的現(xiàn)象。
(3)宮廷或皇室成員府邸的珠寶字畫等古玩。清代末年局勢動蕩,紫禁城內(nèi)的人們?yōu)榍笞员昂艽蟮娘L險私自運出宮里的珍品。皇室成員府邸的小妾奴仆等也會私自帶出府中的古玩變現(xiàn)以備不時之需。末代皇帝溥儀在離開紫禁城時帶出的大量珍貴文物大多流散在外。偽滿覆滅時,隨溥儀出宮的歷代書畫珍品1 200余件也都散失在長春、通化一帶,后由外地古玩商人收集帶回琉璃廠古玩行市場。
(4)外國侵略者的銷贓品。英法聯(lián)軍在1860年攻陷北京后,將圓明園、清宮廷、西黃寺等文物集中地搶劫一空。八國聯(lián)軍1900年攻陷北京時又將清政府四十年來在全國各地重新搜集的宮廷文物搶掠了一遍。由于內(nèi)部分贓不均或是需要換購日用品等原因,外國侵略者直接把搶掠得到的贓物拿到民間出售或換購物品。這些被銷贓的古玩成為了民間古玩商的商機,被逐一收集帶回琉璃廠的古玩鋪,古玩商憑此大發(fā)橫財,有名的例子便是西什庫教堂附近的達古齋古玩鋪。其東家原是天主教徒,因為他是主教樊國梁的親隨,便于到處搜羅流散民間的古玩贓物,事變以后就離開了達古齋。
(二)需求方
近代琉璃廠古玩行的市場需求受社會變遷的影響很大。筆者將從市場不同消費群體的角度,根據(jù)歷史變遷對不同消費群體的影響,將古玩行的市場總需求大致劃分為四個階段,進一步解釋近代琉璃廠古玩行市場總需求的變化趨勢。
1. 文人學者。清中葉是琉璃廠發(fā)展最繁盛的時期。作為京城的文化中心,文人學者與隱退官宦成為流連琉璃廠的???。受會館文化影響,來京考取功名的文人也會以琉璃廠所購古玩作為疏通師長考官的禮數(shù)之一。文人學者曾是琉璃廠最早出現(xiàn)的消費者,然而自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開始后,昔日“玩物”的文人文化也受到了鴉片與戰(zhàn)爭的影響。普通的文人墨客對古玩的消費份額也逐漸縮水。20世紀開始,這一減少更加明顯。在周肇祥《琉璃廠雜記》的“無畏隨手志”中也對這一變化有所描述:“古董玩物,亦運動品之一種。國變后,運動品亦為之一變。古董玩物,要者殊少,民國新人物,嗜好自不同也”⑧。對于“運動品”目前沒有一致或得到業(yè)界認可的解釋。筆者認為,“運動”二字,源于字面意思,“運動品”是可運動把玩于手的文玩,例如山核桃、古玉或珍貴石料的健身球等。對于周肇祥所說的“國變”這一時期,有兩種可能性。一是庚子國變(1900年),二是辛亥革命(1911年)。由于提到“民國新人物”,筆者推斷是以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統(tǒng)治為“國變”。故我們可推測自1911年后,過去熱衷于賞玩收藏古玩的文人雅士在對古玩的消費需求上出現(xiàn)了一個明顯的下降。
但文人學者對古玩的消費需求并未隨著清朝統(tǒng)治的結(jié)束而完全消失。自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打開了國門后,洋人對中國古玩文物的大量收購激發(fā)了部分文人學者的愛國情節(jié),以保護中國國粹為目的的文人消費需求就這樣產(chǎn)生了。這些文人學者多以高校教授為主,在民國時期他們一方面在琉璃廠鑒別古玩,另一方面奔走于新興的金融家、銀行家之間,尋求收貨的資金支持。有良心的古玩鋪掌柜也會故意尋找國人買家,避免將稀世珍寶出手給洋人。有的學者如張伯駒先生甚至不惜傾家蕩產(chǎn),只為避免國寶外流。他們的努力雖改變不了近代中國大量古玩文物流入海外,但仍留住了許多國寶級文物,為華夏子孫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 官宦紳士。清代琉璃廠地區(qū)的繁榮,有很大一部分要歸功于官宦紳士對古玩鋪的暗中支持。官場中特別是在翰林院任清閑差使的官員中,都將琉璃廠古玩行里自家的排場看作是風雅與財富的象征。官宦權(quán)貴對古玩的消費只是為了“擺譜兒”,古玩鋪也是作為彰顯身份的“歇腳地兒”,因此成為了琉璃廠古玩行的重要消費渠道。到了清末這一繁榮局面也受到了影響。
官宦紳士作為近代琉璃廠古玩行的第二大消費群體,其需求受國內(nèi)政治變動的影響較大。袁世凱于1913年當選為中華民國大總統(tǒng),官員對古玩行的消費需求也由此開始回升,并于1915年袁世凱宣布稱帝時達到頂峰。這一時期琉璃廠古玩行出現(xiàn)了短暫的復蘇,但好景不長,隨著袁世凱的下臺而再次回落。袁大總統(tǒng)喜愛古玩珍品,民國政府官員無不層層疏通,以琉璃廠所購古玩討好上級。這使得官宦紳士在此期間對古玩的需求猛增。當然此時的官員早已更換,不同于清朝的王公貴族與高官權(quán)貴了。袁世凱下臺(1916年)后,隨著五四運動、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等歷史事件的發(fā)生,官宦紳士的消費需求再次直線下降。周肇祥在《琉璃廠雜記》中有專門對這一時期的描述:“至昔日京曹官愛金石書畫者,多失勢星散,即在都稍有蓄積,亦無不惴惴然逃亂糊口是計,不敢出救命錢以添累贅物,此冷寂所由來也”⑨。在此期間,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對本有所回升的琉璃廠古玩行造成了重大的打擊“歐戰(zhàn)未已,……即京朝官,亦以薪俸支發(fā)不以時,囊中稍有余錢,亦留備緩急。故廠肆冰清鬼靜,甚于民國元年”⑩。20世紀持續(xù)動亂的國內(nèi)外形勢,使得過去作為琉璃廠古玩行主要的消費群體的官宦紳士也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到一戰(zhàn)爆發(fā)后,民國官員更是沒有悠然的心態(tài)與富余的財富去消費古玩了。從清末到民國年間,政府官員對古玩的消費出現(xiàn)了很大的變化,我們可從民國三年(1913年)大總統(tǒng)召開的茶會上的古玩擺件看出差距:“遍視室中新陳設(shè),各瓷器皆粗品,銅器間有一二佳者”{11},這是周肇祥對該年4月11日民國總統(tǒng)款待府中高級文武官與政治約法兩議員的茶會的擺件描述。從茶會陳設(shè)與清朝官員對古玩的消費與品味上,明顯看出民國官員在對古玩擺件的消費上與清朝不可同日而語。
3. 外國人?!叭瓴婚_張,開張吃三年”是琉璃廠古玩行流傳的一句行話。從清末開始,中國人對古玩的消費開始驟減。如果說在19世紀末還有清朝官宦紳士支撐琉璃廠的古玩消費的話,那么到20世紀無論是文人學者還是政府官員,中國人所占有的消費份額都開始大量下降。這也使得琉璃廠不再如清中葉般繁榮發(fā)展而進入了蕭條期。但進入20世紀的琉璃廠古玩行并沒有消失,一些老字號古玩鋪甚至支撐到了建國前期才關(guān)門歇業(yè)。充滿諷刺意味的是,這都要歸功于近代西方帝國對東方文化的好奇與癡迷,“那時的中國人幾乎絕對看不到好東西了,只有“洋大人”來了,才迎入“內(nèi)柜”,飽撮所藏”{12}。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之前,“出口”成為了琉璃廠古玩的主要消費渠道,當然這里的“出口”不同于其他的國際貿(mào)易,而是帶有嚴重的侵略性與掠奪性質(zhì)的。
外國對古玩的消費能力是巨大的,同時也是扭曲的。盡管外國人的消費需求避免了琉璃廠古玩行的消亡,但該時期的古玩行市場開始了惡性的發(fā)展。清末光緒年間,帝國主義侵華勢力開始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開辦貿(mào)易商行,專門收購中國的古玩文物。琉璃廠的部分古玩鋪也開始專做洋人生意,各大古玩鋪都有會說一些“洋涇濱”(英語)的伙計,琉璃廠也開始出現(xiàn)專門招攬洋人生意的纖手(中介人)。近代琉璃廠歷史中,著名的美國人福開森被古玩鋪尊稱為“福大人”,他除了在中國傳教辦學外,還經(jīng)常出入琉璃廠收購古玩文物。日本人與法國人等也紛紛踏足琉璃廠。日本人在北京開設(shè)了山中商會,以買賣中國古玩為主營業(yè)務。法國第三公使魏武達專門研究中國的青銅器、康熙彩、孔雀綠等古玩,收購了大量珍品,卸任后在巴黎開設(shè)了中國古玩店。
古玩文物大量對外輸出的趨勢一直持續(xù)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即當時中國人所稱的歐戰(zhàn)。“歐洲大戰(zhàn)爭,各國士商多奉徵調(diào)回國,東游者亦裹足,古董販子乃大失望。東四牌一帶,入其屋,莫不垂首喪氣。或日方午,掩門抱膝飲燒酒,語喃喃似夢囈。側(cè)聽之,乃不規(guī)則之中英混合語,似自夸其物之珍貴也……老輩皆謂自開業(yè)以來前所未有。某鋪主耶教徒,日夕誦經(jīng),求上帝早彌戰(zhàn)禍,俾免墮饑餓地獄,聞者嗤之”{13}。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琉璃廠古玩行惟一較強的需求驟減,廠肆之中尚存的古玩鋪生意也十分冷清。
三、近代琉璃廠古玩行市場的交易活動
古玩行的交易,大多隱晦內(nèi)斂,談買賣更像是友人寒暄,但其背后往往算盡心機,暗流涌動?;蛟S是受文人文化的影響,古玩行無論是行內(nèi)還是行外的交易活動都有心照不宣的講究和規(guī)矩,往往都是古玩鋪內(nèi)掌柜關(guān)門傳授給伙友的。
(一)行內(nèi)交易
1. “竄貨場”交易?!案Z貨場”是古玩行商會所設(shè)的行內(nèi)交易集中地。同行人之間交易議價有多種方式。一是“袖內(nèi)拉手”,即議價期間買賣雙方掌柜都保持機密,議妥后以報出價目為準。一旦進入竄貨場的古玩,是不許“掏貨”的?!疤拓洝本褪侵肝唇?jīng)當眾將貨擺出、議價便私自將貨買走。雖然竄貨場最早并非官設(shè),但參與其中交易的古玩商都受所謂行內(nèi)規(guī)矩的約束。商會規(guī)定“買賣公平,雙方有利”{14}。竄貨場內(nèi)也禁止不文明的打架斗毆行為,違者罰款,嚴重者不許再進入竄貨場交易。當然,買貨不受騙的古玩商實在是少之又少。在竄貨場買貨,要求必須有行家的眼力。有時古玩商難免買到“打眼貨”{15},特別的是,掌柜的不會前去找賣家理論,而是將“打眼貨”藏起來,以免失了自家的體面名聲。若是鋪中伙友買了打眼貨,掌柜可請商會協(xié)調(diào)解決,行話稱“砸漿”。
2. “封貨”交易。另一種是對價值較高的文物采取“封貨”的方法?!胺庳洝倍酁楫斾佁幚怼爱斔镭洝钡臅r候使用的方式。由當鋪一方發(fā)起,給各古玩鋪發(fā)出約請書。各古玩鋪派人前往看貨,看中后寫上貨號與愿出價錢,密封交與當鋪。因全過程看不到貨品價格,故稱為“封貨”。三天后當鋪開封亮價,并通知擬出最高價格的古玩鋪攜款提貨(若遇兩家出價一樣,則抽簽決定)。同樣,大戶人家宅門內(nèi)也有時會采用封貨的形式變賣府中古玩。
3. 鋪間交易。是直接到其他古玩鋪或是掛貨鋪中進行直接的行內(nèi)交易。古玩鋪之間也存在著相互供貨的情況,但若古玩鋪的人以顧客的身份到其他古玩鋪中買貨,則被稱為“撬貨”,是違背行內(nèi)誠信的不受歡迎的行為。古玩商會對掛貨鋪是承認的,掛貨鋪也僅存在于北京城內(nèi)。由于掛貨鋪內(nèi)經(jīng)營的玩意兒不分古玩與舊物,價格也往往較低,因此有眼力的古玩鋪能買到好的古玩文物。掛貨鋪與古玩鋪的交易關(guān)系也是雙向的,掛貨鋪收購古玩鋪的舊貨,二者形成了相互供貨的模式。
行內(nèi)交易從來都不會明碼標價,出售價格與收購價格的高低全看買賣雙方入行的經(jīng)驗與雙方眼力。內(nèi)行人交易,不如外行人輕松,有些行家買主為迷惑買家,或掩蓋自己貨物的殘缺修復的痕跡等,會反復揣摩買家心理,迂回交涉,或采取打包賣出的手法以遮短。對于這一情況,史料并沒有詳細的記載,但在文學作品與近年來興起的影視作品中屢見不鮮?!段逶禄被ㄏ恪肥菍iT以琉璃廠古玩行為背景拍攝的電視劇,在其第二集中,泛古堂的老板為賣出已損壞的汝窯三足鼎就用盡了心機。買家若是行家,則會見到好貨時故意壓價,以降低賣主的心理預期,再逐步加價。當然還有其他聲東擊西的方式。在鄒靜之的《北京琉璃廠》小說中,豐一閣的劉掌柜到天津文物街收貨時,心里看上了哥窯的洗子,卻故意尋別的瓷器價格,最后以買青花盤子價格太高為由,搭上個洗子,撿了個大漏。雖這樣的故事沒有史料認可,但多位琉璃廠前輩口耳相傳的經(jīng)歷對我們了解近代琉璃廠古玩行的交易活動有很大的幫助。
(二)行外交易
從買方預期角度可將古玩分三種:好貨、次貨、撂跤貨。筆者對這三個分類的理解與古玩行前輩略有不同。好貨,是指買者在購買時,古玩的年代、工藝、完整度等信息是符合買方預期的;次貨,是指買者在購買時,古玩的實際價值低于買方預期,而這一價值是根據(jù)古玩的年代、工藝、完整度等信息來評判的;撂跤貨,即古玩行中通用定義,是真假未定的貨。故好貨不一定是價值很高的文物古玩,只要是符合買方預期的,哪怕是雍正仿宣德的青花瓷,只要買家議價時知道這是雍正仿宣德的青花瓷,合理議價,就是好貨。由于鑒定文物的眼力不一樣,也并不具有一個絕對性的評判標準,所以出現(xiàn)了有人看真有人看假的撂跤貨。從買方預期的角度對古玩分類,可以對古玩商“騙人”的外行交易進行進一步的解釋。
行外交易的形式有很多種。第一種是古玩鋪里坐等買家上門選貨的,這種買家多是逛琉璃廠的常客。老古玩鋪中多多少少都有些裝點門面的規(guī)矩,鋪中陳列古玩,時不時的會重擺一下,即換湯不換藥。這樣客人來鋪里才有新鮮感,不然坐等的客源會逐漸減少?!侗本┝鹆S》的小說中,袁掌柜就曾開導伙友“賣古舊東西的……得有點自鮮活勁,要不買賣轉(zhuǎn)不起來”{16},這里描述的其實就是坐等交易的精髓之理。第二種是買家預訂相關(guān)類型的古玩,古玩鋪里掌柜會親自去天津、山西等外地根據(jù)買家需要找貨收貨。這類買家多為洋人,古玩鋪所得利潤也較高?!读鹆S雜記》中就記錄有“輔聚齋黃估,自陜西購來古瓦當十余,皆新出土。歐戰(zhàn)前為法國人托覓者”{17},歐戰(zhàn)前洋人曾大量收購指定類型的古玩文物,為豐富對東方的歷史研究與博物館收藏,因此這種行外交易也曾興盛一時。第三種是古玩鋪中收得好貨,會邀請各大買家前來鋪中賞玩挑選,這樣一是增加好貨出售率,抬高行價;二是以次貨蒙騙心氣高的買主,往往得手;三是古玩鋪掌柜也做不了主的撂挑貨,讓看上的買家出手,以防砸漿{18}。第四種是古玩鋪派伙友帶貨串宅門,也有本兒小開不起鋪的包袱齋。包袱齋是指夾包袱串宅門摟貨的人,多從古玩鋪明碼進貨,賣出賺差價,賣不出將貨退回鋪里即可。古玩行講究誠信,不用押金,談好了貨拿走賣,賣出了再交錢。這在其他行業(yè)都是極少見的。周肇祥先生就曾以這樣的交易形式收過似是唐宋時的紅磚“石竹山房送來一磚,紅土質(zhì),極粗,面作寶塔狀……字體端重,似唐宋時物”{19}。這一類行外交易的方式,也是處理撂跤貨的好辦法。古玩商拿不準的貨送進宅門給懂行的買家品鑒,遇到贗品也能保守秘密不外傳。這類交易形式需要串宅門的伙友或摟貨的人了解宅門內(nèi)買家的喜愛偏好,往往買家不確定的撂跤貨也能成功出手。正如周先生,雖不確定紅磚年代是否為唐宋時物,但也應字款端正,泥料地道而下手收貨。
行外交易市場價格波動較大,水漲船高?!短戾肱悸劇分袑⑹袌鰞r格猛增的情況分列三種。第一種是買家抬價爭貨:“廠肆之習,尋常之物,有數(shù)人出價則其直頓增。往往有數(shù)人爭購一物,終不能得,別有好事者出重價得之”{20}。這種情況,多會使得市場價值高于古玩自然價值;第二種“亦有眾人公爭,賈人居奇不售,遂終不售者”{21}。這種情況下買家抬高市價,古玩商為貪厚利,攬貨不售,最終市價下跌,古玩貨品亦無法以高價售出。這看出了市價波動較大,短期被抬高后會出現(xiàn)由預期降低而產(chǎn)生的市價回落;第三種“亦有賣者明知不直,而故增其身價,以博具眼者。大抵士夫與賈人中分權(quán),而互為勝負”{22}這一種情況并不同于古玩商惡意騙人,買家也并不一定是遇到了次貨。古玩商通過行內(nèi)輿論的作用,抬高某一特定類別的古玩(如鈞窯瓷器等),將行市提高到不正常水平,并由此吸引買家高價收貨。這需要古玩商具有極高的行業(yè)眼光與操控能力。
四、結(jié)語
北京琉璃廠古玩行市場的形成,可劃分為上行線與下行線兩條軌跡。上行線是文人文化,源于從明代起退隱到琉璃廠的官宦文人。下行線是市民文化,源于清代康熙年間(1662—1722)的燈市與廟會。
明代居住于琉璃廠的官宦文人,大多隱度晚年,這些人平素喜愛琴棋書畫,給自己的住所掛上齋名或堂號,以招徠客人,以文會友。明嘉靖年(1552年),寄居在各省、府會館的應試舉子中有人從家鄉(xiāng)帶來字畫、法帖、銅、瓷、玉等玩物,與居住在琉璃廠的藏主相互欣賞交換,出現(xiàn)了最早意義上的古玩交易。受那時的文人文化影響,古玩行的交易不講買賣,講究“把東西勻給我”。這種文人文化的熏陶一直延續(xù)到近代,形成了近代琉璃廠市場古玩鋪的主體經(jīng)營模式。
另外一條軌跡則是來自于市民文化。據(jù)考證,康熙年間燈市移到了琉璃廠?!度障屡f聞考》有記載:“燈市在東華門崇文街,今亦在琉璃廠”{23}。燈市上也逐漸有了出售字畫、古玩、書籍的小攤。雍正十二年(1734年)琉璃廠里的火神廟{24}同時舉行廟市。廟市逐漸被古玩珠寶、玉石、字畫攤完全占據(jù)。從此古玩行開始進入商品市場,這是受市民文化影響的琉璃廠古玩行發(fā)展的下行線。
綜上所述,受上行線——文人文化的影響,琉璃廠古玩鋪確立了“面是文化,里是買賣”的特有經(jīng)營特質(zhì),同時受下行線——市民文化的影響,古玩鋪又逐漸進入了真正的商品市場,突破了單純的文人交流以物易物的形式,并在近代確立形成了特有的古玩行的發(fā)展基礎(chǔ)。
注釋:
①馮偉:《清代北京琉璃廠刻書研究》,北京印刷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②⑦馬建農(nóng):《琉璃廠》,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頁。
③④⑤{21}{22}葉祖孚:《北京琉璃廠》,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65頁,第72頁,第74頁,第65頁,第65頁。
⑥湯用彬:《舊都文物略》,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62頁。
⑧王冶秋:《琉璃廠史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62年版,硫璃廠雜記一。
⑨⑩{11}{13}{17}{19}周肇祥:《琉璃廠雜記》,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琉璃廠雜記一第1頁,琉璃廠雜記二第55頁,琉璃廠雜記一第45頁,琉璃廠雜記一第54頁,琉璃廠雜記二第93頁,琉璃廠雜記二第90頁。
{12}王冶秋.《琉璃廠史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62年版,第45頁。
{14}陳重遠:《鑒賞述往事》,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9頁。
{15}打眼貨:指沒看準年代的古玩、贗品、或是有破損經(jīng)過人為修復的古玩。
{16}鄒靜之:《琉璃廠傳奇》,北京電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321頁。
{18}砸漿:指高價買進贗品或修復品,無法出手,俗稱砸漿。
{20}【清】震鈞:《天咫偶聞》,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70頁。
{23}【清】于敏中:《日下舊聞考》,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007頁。
{24}火神廟:《日下舊聞考》記載“琉璃廠東舊有火神廟,乾隆乙未年,步軍統(tǒng)領(lǐng)衙門奏請發(fā)所存?zhèn)滟p銀以修正殿前殿各三楹,東配殿十五楹,又增建西配殿及東西廡各三楹?!?/p>
Structure and Deal of Antique Market at Beijing Liulichang Area in Modern China
Zhang Yaguang1,Chen Jingjing2
(1.School of Economic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2.School of Art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
Abstract: The formation of Beijing Liulichang antique marke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racks and they are uplink and downlink. The uplink is the literati culture and the downlink is the civil culture. Influenced by the literati culture at that time, the main business model of modern Liulichang is formed. And affected by the civil culture, temple fairs in Liulichang are gradually completely replaced by the antique jewelry, jade,calligraphy stalls, since then the antique industry began to enter goods market. Thus,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transactions of modern Beijing Liulichang antique market are jointly resulted from the literati culture and civil culture.
Key words: Beijing Liulichang; Antique; Structure of Market; Trading System; Literati Culture; Civil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