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維
摘要:文章探究了初中化學中關于銅的學習的相關問題,希望對于解決有關銅的問題有幫助。
關鍵詞:初中化學銅學習方法
化學是一門滲透很多領域,涉及世間各種物體變化的學科,化學也是大的科學門類中比較基礎的學科,學習與應用化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這個世界,而且便于同學對于一些應用科學進行進一步深入的學習與探究。學習化學對于人生哲學來說大有裨益,可以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擺脫愚昧,相信科學。世界的歷史因為化學而得到進步。自從門捷列夫發(fā)現(xiàn)了元素周期表之后,人類不斷將新的元素“填充”進去(發(fā)現(xiàn)新元素),因此人類才得以更全面深刻地認識這個世界?;瘜W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并且將繼續(xù)改變我們的生活,大到核電站,小到一個暖手貼,這些都充斥著化學的身影。化學如此之重要,教師一定要做好教學工作,學生也要意識到學科的重要性。
一、要解決的問題
下面我們言歸正傳,回到課程本身。銅是我們很熟悉的一種金屬,而在化學里也是我們熟悉的一種元素,有很多的習題涉及銅,也就是“Cu”,下面我們看幾個例子:
1.有一種煉銅的方法叫“火法煉銅”,它的化學方程式為:Cu S+O =2Cu+SO 。在Cu S,中銅的化合價是。
2.銅的化學特性不活潑,只有將H O 滴入Cu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才發(fā)生反應,其表現(xiàn)為溶液很快變成藍色,那么銅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將溶液和溶液混合,會析出綠色堿式碳酸銅沉淀,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想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首先要進行一些相關知識的學習。
二、相關知識
1.銅:化學符號“Cu”(源于拉丁語:Cuprum),化學性質不活潑,因此是人類最開始發(fā)現(xiàn)的金屬單質,也是最開始使用的金屬。銅的原子序數(shù)為29。
銅常見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1)銅與氧在加熱的情況下發(fā)生化合反應:
2Cu+O 2CuO
化學反應的現(xiàn)象為亮黃色的銅絲變成黑色的化合物,該化合物即為氧化銅,這里因“O”的化合價為“-2”價,故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零的原則可知“Cu”在這里呈“+2”價。
如果以上反應在產(chǎn)生黑色的氧化銅后繼續(xù)加熱,則反應會有進一步變化,即以下反應:
4Cu+O =2Cu O
該反應現(xiàn)象為黑色氧化銅進一步變?yōu)榧t色化合物,該化合物即為氧化亞銅。這里因“O”的化合價仍然是“-2”價,故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零的原則可知“Cu”在這里呈“+1”價。
根據(jù)以上化學反應實例可知,“Cu”一般具有兩種常見的化合價,分別為“+1”和“+2”。
(2)銅與空氣的反應:
在潮濕的空氣中,銅可與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產(chǎn)生可以防止銅進一步腐蝕的“銅綠”——(堿式碳酸銅),其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下所示:
2Cu+O +CO +H O=Cu(OH) ·CuCO
或:2Cu+O +H O+CO =Cu (OH) CO
這是堿式碳酸銅的兩種不同形式的化學式。在這里,氫氧根“-OH”呈“-1”價,碳酸根“-CO ”呈“-2”價,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零的原則可知“Cu”在這里呈“+2”價。
(3)銅和鹵素發(fā)生的反應:
Cu+Cl =CuCl
該反應可直接在常溫下完成,“Cu”呈“+2”價。
(4)Cu+2FeCl =2FeCl +CuCl
該反應為銅和三氯化鐵發(fā)生的反應,這個反應在電子行業(yè)有著廣泛的應用,大量的科技愛好者或職業(yè)的科技工作者運用這個反應進行電路板的制作中很重要的“腐蝕”這一步程序。
(5)銅和酸發(fā)生的化學反應:
銅與鹽酸發(fā)生反應:
2Cu+4HCl+O =2CuCl +2H O
銅與硫酸發(fā)生反應:
2Cu+2H SO +O =2CuSO +2H O
銅與濃鹽酸發(fā)生反應:
2Cu+8HCl(濃)=2H [CuCl ]+H ↑
銅與HNO 、熱濃硫酸等氧化性酸發(fā)生反應而溶解:
Cu+4HNO (濃)=Cu(NO ) +2NO ↑+2H O
3Cu+8HNO (?。?3Cu(NO ) +2NO↑+4H O
Cu+2H SO (濃)=CuSO +SO ↑+2H O
三、解決問題
1.對于第一道關于問硫化銅中銅的化合價的問題,我想各位在大標題“二.相關知識”中已經(jīng)注意到了,我反復提到一個叫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零的原則”的這么一個東西,很好理解,不用過多解釋,我們直接運用這個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即“S”呈“-2”價,故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零的原則,“Cu”呈“+1”價。有的人可能會問,為什么“S”在這里就是“-2”價呢?為什么不是“0”“+6”“+4”這些化合價呢?這是個既簡單又復雜的問題,如果把這個反應還原為實體的反應中進行思考,那么這將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有限的篇幅無法解釋,而如果單純地只就化學方程式本身進行思考,那么這個問題就很簡單了:前面已經(jīng)提到,“Cu”的常見化合價為“+1”價和“+2”價,我們分別代入(其中x為“Cu”的化合價,y為“S”的化合價)進行試驗,根據(jù)排除法就可得出“S”呈“-2”價的結論。
2.對于第二道題,該反應為將雙氧水滴入稀硫酸和銅的混合物中產(chǎn)生藍色的硫酸銅溶液的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u+H O +H SO =CuSO +2H O
在這里,“Cu”呈“+2”價。像這種反應一定要搞清楚各個元素在反應過后呈什么樣的價態(tài),以便于寫出沒有給出的反應生成物的化學式及化學方程式的配平。
3.對于第三道題,該反應為硫酸銅溶液和碳酸鈉溶液混合發(fā)生的化學反應,但是,這里要注意,并不是所有鹽發(fā)生反應都是置換反應,比如這個反應就是個典型的例子(知道這個例子之后,當我們在做例如“鹽溶液和鹽溶液之間只能發(fā)生置換反應”這種判斷題時就可以毫不猶豫地得到答案),它的反應方程式如下:
2CuSO +2Na CO +H O=Cu (OH) CO +2Na SO +CO ↑
這里的難點是寫出堿式碳酸銅化學式,這個一般就要靠平時多做題的積累。另外,要知道反應過后各元素的化合價,這樣才便于寫出題中未給出的化學式(當然,這道題只是特例,一般初中階段不會讓學生獨立寫出這么難的化學式,這里只是想借此例強調寫題中未給化學式的方法。)
四、結語
通過今天對三個例題的研究和探討,我們了解到了“Cu”銅這種元素,知道了它常見的化合價,以及常見的反應和一般的化合物的形式,這對于我們今后解決有關“Cu”的問題有很大的幫助,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人教版初中化學教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化學.
[2]崔學桂等主編.基礎無機化學實驗(無機及分析化學部分).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4.
[3]石中英.教育哲學導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