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瓊,楊德軍,陳勇,鐘萍,張快富,張樹仙
(云南省林業(yè)科學院熱帶林業(yè)研究所,云南 普文 666102)
?
西雙版納1年生百日青容器苗育苗試驗*
邱瓊,楊德軍,陳勇,鐘萍,張快富,張樹仙
(云南省林業(yè)科學院熱帶林業(yè)研究所,云南普文 666102)
采用L9(34)正交試驗設計方法,進行了容器規(guī)格、肥料種類和育苗基質對1年生百日青苗高、地徑和高徑比影響的研究。結果表明:肥料種類和育苗基質對苗高、地徑的影響均達到了顯著水平,對高徑比的影響不顯著,容器規(guī)格對苗高、地徑和高徑比的影響均不顯著。對不同因素、不同水平的各個組合處理進行分析,1年生百日青容器育苗最佳組合為12cm×16cm的容器規(guī)格,施用1%的復合肥作為基肥,采用100%森林土作為育苗基質。其次也可選用10cm×14cm的容器規(guī)格,施1%的復合肥作為基肥,80%森林土+20%的火燒土的育苗基質組合培育百日青容器苗。
百日青;容器苗;容器規(guī)格;肥料種類;育苗基質
百日青(Podocarpusneriifolius),為羅漢松科羅漢松屬常綠大喬木,產(chǎn)于中國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四川、海南、湖南、江西、云南等省區(qū)[1],在云南主要分布在景洪、勐海、麻栗坡等縣,常見于海拔為540~1 300m地帶的闊葉林中。其材質優(yōu)良,木材堅韌,作為樂器、雕刻、建筑及家具用材[2];而且樹姿秀麗,四季常青,適于庭園種植,常用作綠籬或行道樹,是優(yōu)良的景觀綠化樹種。尤其百日青的果實,成熟時卵圓形的假種皮呈紫紅色,頂端鈍圓,似一和尚頭,而肉質種托呈桔紅色,形似和尚披著的袈裟。近看,綠葉叢中的果實宛如一尊尊紅頭羅漢,端坐枝頭,極富觀賞價值[3]。百日青為古老的裸子植物,有其原始的輸導組織和種子結構,極大地限制了它的生長速度和對不良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3~4]。但由于野生資源砍伐嚴重,又缺少種植及保護,現(xiàn)存的植株不多[5]。目前,國內對百日青的研究較少,僅見百日青的栽培技術[2,4]和生態(tài)分布[5],其容器育苗技術研究還未見報道。為了更好地開展該物種的保護工作以及合理地開發(fā)與利用該樹種,結合云南熱區(qū)國家木材戰(zhàn)略儲備基地建設項目的實施,筆者在1年生百日青苗木育苗期開展了不同容器規(guī)格、不同肥料種類和不同基質配比的3因素3水平正交設計試驗,以期篩選出百日青苗木培育的最佳組合,為培育優(yōu)質的百日青容器苗木提供技術支撐。
育苗試驗地設于云南省林業(yè)科學院熱帶林業(yè)研究所中心苗圃(101°6′E,22°25′N),海拔860m,氣侯屬熱帶北緣季風類型,干濕季分明,11月至次年4月為干季,5-10月為雨季,年均溫為20.1℃,≥10℃積溫7 459℃,最熱月(7月)均溫23.9℃,最冷月(1月)均溫13.9℃,極端最高氣溫38.3℃,極端最低氣溫-0.7℃。年降水量1 655.3mm。年平均相對濕度83%,土壤類型為赤紅壤,呈酸性,pH4.3~6.3。
2.1材料
百日青種子采自西雙版納普文熱帶樹木園內,35年生的人工林。種子千粒重為564.5g。
2.2方法
2013年12月20日選用籽粒飽滿,無病蟲害的種子,播種前用0.2%高錳酸鉀溶液浸泡種子10min,再用清水沖洗干凈,晾干后撒播于基質為100%的森林土苗床上進行催芽,播種后用細土覆蓋,覆土厚度以種子直徑的1~1.5倍為好。苗床上方搭建塑料小拱棚,以保溫保濕。育苗期間注意控制苗床濕度。
育苗試驗采用L9(34)設3因素3水平的正交試驗,不考慮交互作用,共計9個處理(見表1),每處理20株,重復3次。各試驗因素及水平分別為,A因素:容器規(guī)格。A1為8cm×12cm,A2為10cm×14cm,A3為12cm×16cm;B因素:肥料種類。B1為2%磷肥,B2為1%復合肥,B3為5%有機肥;C因素:基質配比。C1為100%森林土;C2為80%森林土+20%火燒土;C3為90%森林土+10%江沙。肥料作基肥施用,在2014年2月14日將所有的肥料按試驗設計稱取拌入相應基質中一次性施入。
2014年2月16日,選取生長均勻、健康、苗高約6cm,基徑約0.20cm的小苗移栽到容器內。移栽小苗時用削尖的筷子插入容器中央,左右搖動形成一個小穴,其深度剛好與小苗的根長一致,將芽苗放入小穴中,用筷子輕輕在芽苗邊上覆土壓一下,如果芽苗的根太長,用手輕輕將過長的根掐短,防止窩根。移植后澆透定根水,在苗床上搭設70%的遮陽網(wǎng)。育苗期為12個月(2014年2月16日至2015年2月25日),苗木管理措施與常規(guī)育苗相同。
2.3數(shù)據(jù)處理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Excel和DPS7.05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和比較。
3.1百日青容器苗正交試驗結果分析
不同試驗因素對1年生百日青容器苗成活率影響結果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不同處理組合的成活率存在差異,第9和第4處理幼苗成活率最高,均為100%,其次是第2和第7處理,均為98.33%(均死1株),第8處理的成活率最低,為86.67%(死8株),說明各試驗組合都適合百日青幼苗的生長,但第9、4、2、7處理組合有利于提高百日青苗木的成活率。
參考張飛等[6]的方法,對1年生百日青容器苗試驗中容器規(guī)格、肥料、育苗基質等3個因素3個水平組合的正交試驗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見表1。從表1中的R值可以看出,對苗高和地徑2個生長指標影響因素由大到小的排列都是肥料﹥育苗基質﹥容器規(guī)格,而對成活率的影響因素由大到小的排列是肥料﹥容器規(guī)格﹥基質育苗;從K值來看,容器規(guī)格為12cm×16cm、肥料為1%復合肥、育苗基質為80%森林土+20%火燒土表現(xiàn)最好。根據(jù)正交試驗結果,初步確定適合百日青容器苗生長水平有容器規(guī)格為12cm×16cm、肥料為1%復合肥、育苗基質為80% 森林土+20%火燒土。
表1 百日青正交試驗的9個不同處理組合及測定結果Tab.1 The 9 different treatment combinations of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P.neriifolius
3.2不同的試驗因素對百日青容器苗苗高、地徑生長的影響
高徑比是指苗高與地徑的比值,它反映了苗木高度和粗度的平衡關系,也是反映苗木抗性及造林成活率的較好指標。一般說來,在苗高達到要求的情況下,高徑比越小越好。
從表2可以看出,容器規(guī)格對百日青容器苗的苗高、地徑和高徑比的影響不顯著。肥料種類和育苗基質對苗期的苗高、地徑的影響均達到極顯著和顯著水平,而對高徑比的影響不顯著。
表2 百日青苗木各性狀正交試驗方差分析Tab.2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and variance analysis on traits of P.neriifolius seedlings
注:P﹤0.05時表示差異顯著,P﹤0.01時表示差異極顯著。
為確定各試驗因素對苗高、地徑和高徑比的影響程度,進行LSD多重比較。表3結果表明,3個容器規(guī)格中,苗高、地徑和高徑比均以12cm×16cm(A3)大小的容器為最高,其次是10cm×14cm(A2)的容器,最小的為8cm×12cm(A1)的容器。但3種容器規(guī)格對苗高和地徑的生長影響不顯著。隨著容器規(guī)格的增大,苗高、地徑和高徑比明顯增加,因苗木培育的時間越長,需要的營養(yǎng)空間越大,因此1年生百日青苗木適宜的容器規(guī)格為12cm×16cm。
表3 3因素不同水平下1年生百日青容器苗生長表現(xiàn)Tab.3 The growth of 1-year-old container seedlings of P.neriifolius with 3 factors of different levels
注:數(shù)據(jù)為平均值±標準誤;同列數(shù)據(jù)后不同大寫字母表示差異極顯著(P<0.01),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相同字母表示差異不顯著。下表同。
不同肥料種類試驗中,苗高、地徑和高徑比均以施1%復合肥作基肥(B3)的表現(xiàn)最好,其生長量分別為苗高36.14cm、地徑0.40cm和高徑比91.09。其次是施2%P肥(B1),表現(xiàn)最差的是施5%有機肥(B3)。多重比較發(fā)現(xiàn),苗高和地徑在施2%P肥和5%有機肥二者間無顯著差異,但二者都顯著小于施1%復合肥作基肥的處理。
不同的育苗基質配比試驗中,苗高、地徑生長表現(xiàn)均以基質為80%森林土+20%火燒土(C2)的最好,其次是100%的森林土(C1),表現(xiàn)最差的是90%森林土+10%江沙(C3)。多重比較發(fā)現(xiàn),3種育苗基質間的苗高和地徑均以80%森林土+20%火燒土為育苗基質的生長顯著大于育苗基質為90%森林土+10%江沙,而育苗基質為100%的森林土和90%森林土+10%江沙間的苗高和地徑的差異均不顯著。高徑比以80%森林土+20%火燒土最大,其次是100%的森林土,最小的是90%森林土+10%江沙,但這3種育苗基質間的高徑比差異不顯著。
3.3不同因素的試驗組合對百日青苗木的影響
從表4可以看出,3因素不同處理組合對1年生百日青的苗高和地徑的影響達到了極顯著水平,對高徑比的影響不存在顯著差異。多重比較發(fā)現(xiàn),苗高和地徑生長量最大的組合為處理9,即容器規(guī)格為12cm×16cm,施用1%復合肥作為基肥,采用100%森林土作為育苗基質處理,苗高和地徑平均值分別為37.02cm和0.41cm;其次為處理2即8cm×12cm的容器,施用1%的復合肥作為基肥,采用80%森林土+20%的火燒土育苗基質和處理4即容器規(guī)格為8cm×12cm,施用1%的復合肥作為基肥,采用90%森林土+10%的江沙處理為育苗基質處理,最差的組合為處理8,即容器規(guī)格為10cm×14cm,施用2%的P肥作為基肥,采用90%森林土+10%的江沙處理,最佳處理組合的苗高、地徑平均值分別比最差處理組合高32.93%、24.24%。
表4 3因素組合不同處理對百日青苗木各性狀的影響Tab.4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f 3-factor combination on traits of P.neriifolius seedlings
百日青容器育苗試驗表明,容器規(guī)格對1年生百日青容器苗的苗高、地徑和高徑比3個主要性狀的影響不顯著,肥料種類和育苗基質除了對高徑比影響不顯著外,對苗高和地徑的影響均存在顯著差異。3因素不同水平組合的9個處理對1年生百日青容器苗的苗高、地徑的影響均存在極顯著差異,而對高徑比的影響不顯著。綜合分析比較9個處理得出百日青容器苗最佳的育苗組合為處理9即12cm×16cm的容器、施1%的復合肥、育苗基質為100%森林土,其次可選擇處理2即10cm×14cm的容器、施1%的復合肥、育苗基質為80%森林土+20%火燒土。
胡根長等[7]研究表明培育1年生紅豆樹(Omosiahosiei)容器育苗試驗中,隨著容器規(guī)格的增大,紅豆樹的苗高和地徑明顯增大,這與本試驗研究結果相同,培育苗木的時間越長,所需的營養(yǎng)空間越大,需要的容器規(guī)格越大。楊斌等[8]在云南省林業(yè)科學院熱帶林業(yè)研究所培育6月齡印度紫檀(Perocarpusindicus)和陳建文等[9]在江城縣莫索壩培育6月齡的西南樺(Betulaalnoides)的研究表明容器育苗的最適宜的組合都為育苗基質為70%的森林土+30%的火燒土、追施沼氣肥、14cm×18cm的容器規(guī)格,這與本研究結果相似,采用最大的容器規(guī)格,育苗基質都是以森林土為主,不同的是本試驗采用施1%復合肥作為底肥。在苗木生產(chǎn)實際中,除了考慮苗木的質量外,還要考慮盡可能地降低生產(chǎn)成本,因此在苗木培育過程中,育苗基質盡可能就地取材,采用當?shù)氐纳滞翞橹?,在滿足苗木生長的前提下,容器規(guī)格要盡量小,苗期采用一次性施足基肥,減少追肥產(chǎn)生的人工費。本試驗基于這樣的考慮,總結出了適宜1年生百日青苗木培育的最佳組合為采用12cm×16cm的容器規(guī)格,施用1%復合肥作為基肥和采用100%森林土作為育苗基質,可供生產(chǎn)中參考。
[1]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植物志(第4卷):種子植物[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6:104-105.
[2]靳丹婭,鐘萍,楊德軍.百日青栽培及其幼林生長規(guī)律[J].廣西林業(yè)科學,2012,41(1):62-64.
[3]馮志舟.我國的百日青樹之最[J].云南林業(yè),2002,23(5):26.
[4]鐘萍,趙敏.優(yōu)良綠化樹種百日青的栽培技術[J].四川林業(yè)科技,2013,34(2):106-108.
[5]朱圣潮,張履勤.浙江省百日青(Podocearpusneriifolius)的生態(tài)分布[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1):57.
[6]張飛,陳發(fā)棣,房偉民,等.菊花SRRP-PCR反應體系的優(yōu)化與確立[J].植物資源與環(huán)境學報,2009,18(3):44-49.
[7]胡根長,周紅敏,劉榮松,等.紅豆樹輕基質容器育苗試驗[J].林業(yè)科技開發(fā),2010,24(6):103-106.
[8]楊斌,史富強,付玉嬪,等.印度紫檀容器育苗適宜容器規(guī)格、基質和肥料配方[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12,40(2):26-29.
[9]陳建文,楊斌.西南樺容器育苗基質配方篩選試驗[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14,20(03-04):101-102,107.
Container Seedling Technology of Podocarpus neriifolius
QIU Qiong,YANG De-jun,CHEN Yong,ZHONG Ping,ZHANG Kuai-fu ,ZHANG Shu-xian
(Institute of Tropical Forestry,Yunnan Academy of Forestry,Puwen Yunnan 666102,P.R.China)
The seedling height,basal diameter,and height-diameter ratio of one year oldPodocarpusneriifoliusin different treatments of container sizes,fertilizer types and seedling substrate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orthogonal design of L9(34).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there was the significant impact of fertilizer types and seedling substrates on seedling height and basal diameter,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height-diameter ratio.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impact of container sizes on seedling height,basal diameter,and height-diameter ratio.The optimum treatment to the one year old container seedlings was 12cm×16cm(container size)+1% compound fertilizer(grounded fertilizer type)+100% forest soil(seedling substrate);the second best one was 10cm×14cm(container size)+1% compound fertilizer(grounded fertilizer type)+ 80% forest soil(seedling substrate)+20% fire clay(seedling substrate).
Podocarpusneriifolius;container seedling;container size;fertilizer type;seedling substrate
10.16473/j.cnki.xblykx1972.2016.05.020
2015-11-17
云南省技術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項目(2011CI069),國際熱帶木材組織(ITTO)資助項目(PD501/08Rev.1[F])。
邱瓊(1978-),女,工程師,主要從事熱區(qū)珍貴樹種培育方面的研究。E-mail:1162737741@qq.com
簡介:楊德軍(1975-),男,正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熱區(qū)珍貴用材人工林培育技術的研究及推廣。
E-mail:823431257@qq.com
S 791;S 723
A
1672-8246(2016)05-0103-05